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基于大量植物标本的研究,结合孢粉学资料,对云南产轴脉蕨属植物进行了分类订正。认定云南有该属的8个种。Ctenitopsis acrocarpa,Ctenitopsis glabra,Ctenitopsis sagenioides var.glabrescens,Ctenitopsis hainanensis为新异名。  相似文献   
82.
承认中国蕨科薄鳞蕨属的独立性,把喜马拉雅地区分布的Cheilanthes duthiei 新组合到了该属。  相似文献   
83.
承认中国蕨科薄鳞蕨属的独立性,把喜马拉雅地区分布的Cheilanthes duthiei新组合到了该属.  相似文献   
84.
中国卷柏科植物的研究(Ⅰ): 卷柏属同形叶亚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卷柏科卷柏属同形叶亚属进行了分类学修订,首次承认中国分布有3种,即西伯利亚卷柏 S.sibirica,印度卷柏S.indica和细瘦卷柏S.vardei。绘制了每种的叶形,孢子叶穗线条图;并绘有同形 叶亚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图。该亚属在中国的分布呈西南和东北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5.
Scratchpads 2.0系统是支持在线环境下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的创建、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虚拟研究平台。本文对该系统的研发背景和现状、系统使用的关键特征(包括个人数据和在线资源的动态整合机制、多语言内容的创建和管理、系统使用授权、动态数据追踪、团队协作,以及数据论文的发表机制),以及系统开发和管理者关心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系统安装和高效维护管理、分布式系统架构、模块化开发和管理机制、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了介绍。并针对与Scratchpads 2.0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工具研发和应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Scratchpads准确的角色定位、学科业务需求的深度挖掘和优越的技术实现,决定了它是网络时代分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将为世界在线植物志的实现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6.
龙头节肢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治友  张宪春 《植物研究》2009,29(5):513-516
采用原生境土、Knorp’s营养液和MS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对龙头节肢蕨(Arthromeris lungtauensis Ching)的孢子进行对照培养,观察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孢子黄色,呈二面体型,赤道面观为肾形,极面观椭圆形,周壁瘤状,有刺,单裂缝;接种5 d后孢子开始萌发,萌发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的发育为槲蕨型(Drynaria-Type);接种7 d后向丝状体发育,为3~8个细胞长;接种2周后向片状体发育,片状体呈长阔匙形,达6~8纵列细胞;接种6周后向原叶体发育,成熟的原叶体呈对称心形,毛状体二型(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和4~5个细胞分枝的毛状体)和假根分叉;接种9周后出现精子器,早于颈卵器1周出现和成熟;精子器具宽而短的柄,颈卵器的颈沟部较短而且通常弯曲。研究表明龙头节肢蕨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毛状体,假根分叉,颈卵器弯曲等进化特征,并对其分类学意义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7.
贡嘎山是横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座大山,是研究山地植物多样性和海拔分布的理想地区。为了探讨贡嘎山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多样性组成及海拔分布特点,该研究基于野外考察、标本采集鉴定及文献考证,对贡嘎山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贡嘎山地区有石松类植物3科4属25种,蕨类植物有23科56属291种。(2)主要的珍稀濒危植物有6种,分别是高寒水韭(Iso tes hypsophila)、松叶蕨(Psilotum nudum)、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小叶中国蕨(Aleuritopteris albofusca)、玉龙蕨(Polystichum glaciale)和扇蕨(Lepisorus palmatopedatus)。(3)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75种、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56种、凤尾蕨科(Pteridaceae)54种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37种;优势属为耳蕨属(Polystichum)45种、鳞毛蕨属(Dryopteris)24种、蹄盖蕨属(Athyrium)24种和瓦韦属(Lepisorus)19种。(4)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有286种(93.77%)。随着海拔的上升,石松类和蕨类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2000~3000 m海拔段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为20科46属192种,3000 m以上物种多样性逐渐下降,4500 m以上仅分布有4种蕨类植物。此外,该研究还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中国-喜马拉雅成分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8.
两色鳞毛蕨(Dryopteris bissetiana(Baker)C.Chr.)在中国是比较常见和熟知的一种蕨类植物。《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中采用的是一不合法的学名。在此给予纠正。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产自中国的瓦韦属薄叶组Lepisorus sect.Hymenophyton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基于标本研究、野外考察和实验观察发现,根状茎上鳞片的形态特征和孢子囊群上的隔丝的形态特征对该组种类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在此基础上将<中国植物志>收载的薄叶组16种重新归并为5种,分别是天山瓦韦L.albertii、太白瓦韦L.thaipaiensis、丽江瓦韦L.likiangensis、粗柄瓦韦L.crassipes和网眼瓦韦L.clathratus,其余11种均被作为异名处理.通过对鳞片的测量,利用SPSS 11.5软件采用Average Linkage(between groups)并采用欧式距离平方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上述各种聚类为5个明显的类群.  相似文献   
90.
张宪春 《植物研究》1991,11(3):1-15
作者对国产蹄盖蕨属软刺蹄盖蕨组植物从形态分类和地理分布上进行了研究,共计载了23种。其中Athyrium densisorum,A.medogenseA.chingianum为新种,A.paranigripes为一新名称。文中还附有分类检索表,每种都有文献、异名和标本引证及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