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为出发菌株,通过适应性进化获得了干酪乳杆菌酸胁迫抗性驯化菌株.对细胞内微环境的检测发现,驯化菌株在酸胁迫过程中能够维持较高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转移酶系统活力,并具有较高的H+ -ATPase活性以及胞内ATP浓度.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酸胁迫引发了细胞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原始菌株相比,驯化菌株保持了更高的代谢活性;同时,驯化菌株通过大量诱导应激蛋白如分子伴侣GroEL、GrpE,冷/热应激蛋白CspC、DnaK等维持了细胞的生理活性,有效提高了细胞对酸胁迫的抵御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酸胁迫下乳酸菌细胞的生理应答机制,探寻促进乳酸菌酸胁迫性能提升的最优策略,进而改善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性能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探讨青少年甲状腺肿物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甲状腺癌的复发、转移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按WHO病理分型标准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标准回顾性分析青少年甲状腺肿物124例及其中部分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随访资料。124例甲状腺肿物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 3,甲状腺癌39例(31.5%),其中乳头状癌35例,滤泡癌3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腺瘤59例(47.6%),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8.9%),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7例(5.6%),甲状腺炎5例(4%),甲状舌管囊肿3例(2.4%)。本组资料显示,青少年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为主,其复发、转移与组织学亚型为弥漫硬化型及甲状腺包膜和其外软组织受侵状态相关。虽然常见淋巴结转移、肺转移以及局部侵犯周围软组织,但患者总体预后较好。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与病变弥漫位于双叶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和是否伴有乳头样及腺瘤样增生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3.
利用兼并性引物和RACE方法, 在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中克隆了1个脯氨酸脱氢酶基因, 并命名为NstProDH1。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脯氨酸脱氢酶(ProDH)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酶学特性分析表明该酶具有脯氨酸脱氢酶的活性。比较南蛇藤不同器官该基因的转录表达模式与脯氨酸脱氢酶活性, 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受到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双重调控, 同时也暗示南蛇藤中还存在其它的脯氨酸脱氢酶基因。NstProDH1基因的表达模式与野生型拟南芥中的ProDH1具有相似性, 因此推测NstProDH1基因可能在功能上与拟南芥ProDH1基因相似。  相似文献   
84.
对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开展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合并感染的检测,明确合并感染的可能性,为防御这两种虫媒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依据。通过流行病史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对两名从泰国普吉岛旅行归来的发热病人进行了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诊断。两名患者在泰国旅行停留10天,在此期间两人均有蚊虫叮咬史。回国3天后两患者相继出现高热症状(39℃以上),且伴有皮疹,肌肉酸痛和乏力。实验室血常规检测发现轻度血小板降低伴淋巴细胞减少,登革病毒IgG/IgM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发现一名患者登革病毒IgM阳性。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证实两患者血液中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均阳性,同时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登革病毒C-prM蛋白部分基因,经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证实感染登革病毒属于Ⅰ型登革热病毒。这是我国首次出现的输入性登革病毒合并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病例,本研究建议对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满足的病例要同时进行两种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85.
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对肠道微生物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人们发现益生菌在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大量的研究发现,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疾病防治和保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乳酸菌对人体微生态环境的益生功能,并对乳酸菌和人体微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以及乳酸菌对一些常见人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6.
张娟  宋维峰 《生态科学》2013,32(5):631-635
以全福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对元阳梯田区农业生产和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通过科学的采集水样,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实验室条件,选取pH、COD、总氮、总磷、硝氮、氨氮、正磷酸盐等七项水质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实验测定,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选取的元阳梯田区五处采样点(森林水源地、梯田出水口、梯田入水口、全福庄小寨、河流入水口)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为:五个采样点的pH 指标处于Ⅰ~Ⅴ类之间;其COD、氨氮、硝氮等指标均处于Ⅰ~Ⅱ类之间;梯田出水口总磷超过Ⅴ类标准,其他采样点指标等级均处于Ⅰ~Ⅲ类之间;梯田出水口总氮超过Ⅱ类标准,其他采样点指标等级均处于Ⅰ~Ⅱ类之间。评价结果为:研究区水质总体处于Ⅰ~Ⅱ类之间,这是由于梯田灌区的水历经森林、土壤、甚至岩层的净化作用,整体水质较好,其中梯田出水口水质达到Ⅲ类水,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高频环形电切与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经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患者154例,按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75例行高频环形电切术治疗(研究组),79例行冷刀锥切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理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相当,在治愈率、残留率及复发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切除深度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镜活检与治疗后病理一致率为77.33%,对照组为79.7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环形电切术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的有效方法,与冷刀锥切术比较,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病灶切除深度小、治疗费用低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8.
长期以来,人参非侵染性病害一直没有得到人参种植户的认识和重视。经过几年的生产实际观察、总结,发现人参非侵染性病害是对人参生长影响比较普遍的病害,必须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建立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计算左心室相对重量,观察左心室组织病理学形态特点。结果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CAP-HS组收缩压明显升高,左心室明显增重,心肌细胞肥大,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间质纤维化,其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CON-HS组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也有升高(P〈0.05)。结论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增重,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与血压升高和摄入高盐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形成和心肌细胞损害产生的机制。方法以辣椒辣索损伤Wistar大鼠感觉神经,饲喂高盐饲料,建立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iNOS活性和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eNOS、iNOS蛋白表达;RT.PCR检测心肌eNOS、iNOSmRNA的表达。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结束时各组比较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2、3、4周时,辣椒辣素高盐组鼠尾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辣椒辣素高盐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隙明显增大,细胞核排列不整齐;心肌iNOS、NO水平升高(P〈0.05);eNOS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eNOSmRNA表达减少(P〈0.01);iNOS蛋白表达和iNOS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凋亡细胞数升高(P〈0.05)。结论eNOSmRNA和蛋白的低表达与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形成相关。iNOS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及iNOS活性升高使心肌组织局部产生大量NO。NO可能使得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加重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