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71.
选用抗旱性有差异的6份甘薯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鉴定抗旱性的基础上,通过室内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测定胁迫下与抗旱性相关的9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抗旱指数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田间抗旱鉴定,广薯87和徐薯22的抗旱性强,日紫0602和宁紫薯1号的抗旱性差;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片NOS、CAT、T-AOC和T-SOD活性随着PEG浓度增高,其活性增强;Pro、MDA、Prot和T-AA含量也增加;尤其在25%PEG-6000胁迫处理24 h,甘薯叶片NOS、T-AOC、Pro的相对值与抗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WC相对值与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这4个指标的加权隶属函数值D与抗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944);因此,可用这4个指标的D值对甘薯抗旱性进行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索适宜的磷肥用量,提高鲜食型甘薯的经济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以徐薯32为例,于2018—2019年进行两年的田间试验(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1.70 mg·kg-1),比较了不同施磷量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磷积累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施磷水平(P2O5),分别为0(P0)、25(P25)、50(P50)、75(P75)和100 kg·hm-2 (P100)。结果表明: 1)与P0相比,施磷显著提高了鲜薯产量和商品薯产量,以P75处理最高,其次为P50处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施磷显著提高了薯块中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在P50处理下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3)在生育期90~120 d,施磷显著提高了甘薯的磷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量。4)磷表观利用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下降,磷农学效率则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在P50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考虑鲜薯产量、品质、经济产量和磷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P2O5的适宜用量为50 kg·hm-2。  相似文献   
73.
2,4_D对甘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来源于‘徐薯18’叶片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在含有不同2,4D浓度的液体MS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悬浮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分裂方式和发育途径:2,4D浓度为1mg/L时,细胞均等分裂,增殖迅速;不含2,4D时,细胞多进行不均等分裂,并发育成体细胞胚。不同2,4D浓度中培养的悬浮细胞,其胞外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方式有很大差异,并与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NaCl胁迫对甘薯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及一些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随NaCl胁迫浓度的提高,甘薯叶片叶绿体数目逐渐减少,类囊体膜片层松散、扭曲、破裂及逐渐解体膜片层检叶绿素含量下降。与此同时,H2O2、MDA含量增加,ASP、SOD活性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盐品种在NaCl胁迫下能维持较强的H2O2清除能力和较低的MDA水平。  相似文献   
75.
基因库中离体保存甘薯种质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和蛋白分子标记等三个水平检测国家基因库中离体保存10年的甘薯种质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长期试管保存的甘薯种质,大多数在农艺性状、POD、MDH和叶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上与其原种基本相同。只有少数品种在EST、或α-Amy酶谱出现差异。这就意味着离体保存对甘薯种质的遗传产生影响,并且认为POD、MDH和叶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不适宜作为鉴定指标;而EST和α-Amy两种同工酶谱可用于检测甘薯离体种质遗传稳定性的生化指标。从22份种质的大田和试管两种生长状态下的生化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在这两种生长状态下,遗传稳定的种质,均与原种相同;遗传产生差异的种质,差异均能表达,只是因生长条件不同,酶谱表达方式有别。  相似文献   
76.
中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约2000份,绝大部分进行了抗性鉴定评价及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甘薯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田间种质圃和试管苗库。作为种质利用的资源材料有地方品种、引进品种、育成品种(系)、突变体和近缘野生种等。根据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本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包括调整资源收集重点、建立完整的资源保存体系、深入开展鉴定评价、建立核心种质库、进行种质创新等。  相似文献   
77.
甘薯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病毒研究进展孟清,张鹤龄(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呼和浩特010021)ResearchAdvancesinSweetPotatoVirusesMengQing;ZhangHeling(BiologyDepartment,InnerMongoliaUn...  相似文献   
78.
福薯1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广薯62为母本,A48、福薯26等8个品种为父本计划集团杂交获得的优质甘薯种质。该种质作为亲本材料具有开花习性好、结实率高的特点,杂交获得的后代品系具有入选率高、食味品质好、商品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利用福薯1号为母本已选育出3个品种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或福建省审定。  相似文献   
79.
转10k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甘薯蛋白质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毕瑞明  高峰 《生物技术》2007,17(3):33-36
目的:检测转10k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甘薯蛋白质及农艺性状的变化,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甘薯中能够表达。方法:以转基因甘薯和非转基因甘薯无菌苗及田间栽培苗为试材,对两者叶片、叶柄、茎、根不同器官醇溶性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田间栽培中植株农艺性状的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离体培养20d转基因植株根中醇溶性蛋白质含量较对照增加了330.43%,是对照的4.30倍;田间栽培45d转基因植株叶片、茎、根中醇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对照植株的8.38倍、4.60倍、5.19倍,较对照分别高出738.30%、360.26%、418.60%;田间栽培中转基因植株的形态及生长状况分析表明,转基因植株中外源遗传物质的存在对植株生长状况影响不显著。结论:初步证实了转基因甘薯中外源目的基因能够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80.
基于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全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筛选了全基因组中的TCP(teosinte branched1/cincinnat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转录因子,并分析了甘薯苗期在蔓割病菌胁迫及块根储藏期低温胁迫下TCP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甘薯基因组中共有27个TCP转录因子,其中ClassⅠ13个、ClassⅡ(CIN)8个、ClassⅡ(CYC/TB1)6个。甘薯TCP以单个基因或基因簇的形式不均匀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其中6对基因存在潜在复制关系。甘薯ClassⅡ(CYC/TB1)转录因子含有R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在TCP家族中共发现10个保守基序(motif),基序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15~60个,其中motif 1含有TCP结构域,motif 3含有R结构域,TCP转录因子的保守基序种类在组间存在一定差异。逆境胁迫下甘薯的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TCP转录因子在苗期受蔓割病侵染后有2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块根储藏期受低温胁迫下有11个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