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9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对不育男性精浆生化标志物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至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男性专科门诊就诊并进行精浆生化及精子DNA完整性检查的不育患者138例,按照有无VC分为VC不育组62例,非VC不育组76例,选取同期就诊无VC的正常生育者6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根据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将VC不育组患者分为VCⅠ度组、VCⅡ度组、VCⅢ度组。比较VC不育组、非VC不育组与正常生育组精浆生化标志物及精子DNA碎片率(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分析比较VC不育各亚组间精浆生化标志物及精子DFI变化情况。结果:精浆生化标志物分析:VC不育组精浆α-葡萄糖苷酶较非VC不育组及正常生育组明显减低(P<0.05),且VC不育各亚组间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依次减低,三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浆锌、柠檬酸、果糖在VC不育组、非VC不育组与正常生育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VC不育各亚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子DFI分析:VC不育组精子DFI较正常生育组升高(P<0.05),非VC不育组精子DFI较正常生育组升高(P<0.05),VC不育组精子DFI较非VC不育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VC不育各亚组间精子DFI逐渐升高,三组间两两比较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C的发生与进展程度与精子DFI及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异常具有相关性,其二者可作为评价VC的有效指标,并为VC的分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从海水中分离得到蛭弧菌类群(Bdellovibrio-and-likeorganisms,BALOs)新型菌株,丰富BALOs的种质资源。【方法】从中国深圳大亚湾取回海水样品后,使用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作为宿主,通过海水双层平板法分离得到BALOs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对16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完成分子鉴定。采用双层平板滤纸片法分析NaCl浓度、pH及温度对菌株BALOs10生长的影响并测定菌株BALOs10对16株细菌的裂解效果。【结果】成功分离出一株以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为宿主的BALOs菌株BALOs10。噬菌斑呈圆形、透明且边缘光滑整齐,菌体为弧状,极生单鞭毛,菌体大小(0.21–0.44)μm×(1.25–1.87)μm。菌株最佳生长温度、NaCl浓度和pH范围分别为35–37°C、2%–3%(W/V)和7–8。菌株BALOs10可以裂解9株不同种的受试菌,占总试验菌株数(16株)的56.3%,主要是海杆菌属和弧菌属;菌株BALOs10的16S rDNA与最相近的典型菌株Halobacteriovorax marinus SJ的相似性只有92.14%,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将其命名为Halobacteriovorax sp. BALOs10。【结论】本文研究发现了Halobacteriovorax属(嗜盐噬菌弧菌属)的一个新型菌株,丰富了BALOs种质资源,为后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3.
细腰亚目现生类群种类丰富,包含各类蜂和蚂蚁,因其传粉、寄生和社会性等习性备受关注。有关细腰亚目化石类群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广泛。系统回顾了中国东北部中侏罗世九龙山组地层和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已报道的细腰亚目化石物种。详细阐述了代表性类群魔蜂科(Ephialtitidae)、中细蜂科(Mesoserphidae)、异背蜂科(Anomopterellidae)、长腹细蜂科(Pelecinidae)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4.
正常草原兔尾鼠的血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草原兔尾鼠是一种新开发的实验动物。本文首次报道了在人工驯养和繁殖条件下,测定了119只该鼠正常血象值及血细胞大小。血象结果,性别间、不同采血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仅血小板值有显著性差异,高年龄组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75.
本文应用氚-烟酰苯胺标记湖北钉螺,示踪观察不同时间烟酰苯胺进入螺体组织和脏器内的分布和进入途径。结果显示,钉螺接触药物从22分钟开始检测出组织、脏器内氚含量,以后逐渐增高,至1440分钟达最高峰;合计不同时间各组织和脏器中药物含量由高至低排列次序为外套膜、胃肠、肝脏、肠内粪梗、睾丸、卵巢、鳃、神经节、心脏;转换氚含量为烟酰苯胺剂量,证实了烟酰苯胺杀螺的低用量与高效性;由单位重量组织和脏器中药物含量排位,反映出药物在螺体分布动态变化,以及药物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外套膜表皮三条途径进入。  相似文献   
76.
用RFLP标记剖析水稻穗颈维管束及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籼、粳亚种间杂种F1(圭630×02428)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对水稻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倒数第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等4个维管束性状,以及一、二次枝梗数,每穗颖花数3个穗部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6个QTLs,其中有7个QTLs的加性效应较大,单个QTL的贡献率在20%以上。发现有4个QTLs成簇分布于第1染色体从RZ776到C11的大约35cM的区段上,来源于亲本"圭630"的这一染色体区段对穗颈大维管束、第2节间大维管束、第2节间小维管束和二次枝梗数4个性状的表达均具有增效作用。还讨论了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增效QTLs、实现穗颈维管束性状遗传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77.
10种菊科植物水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用小白酒草、黄鼠草、刺儿菜、一年蓬、苍耳、苦苣菜、旋覆花、紫菀、黄花蒿、野塘蒿等10种菊科植物的水提液,对小麦进行不同浓度的皿内沙培实验,分别对小麦的根长、苗高及鲜重等三项指标进行测定的统计结果表明:10种菊科植物水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依种类有差异,其中旋覆花、黄花蒿、野塘蒿、紫菀对小麦表现出明显克生作用,而小白酒草、黄鼠草则表现出一定的促生作用;刺耳菜、一年蓬、苍耳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8.
海甘蓝种子经低浓度(0.1%)的甲基磺酸乙酯(EMS)或低剂量的(60kR)60Co处理后,呼吸速率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也受到促进。较高浓度(>0.1%)的EMS或高剂量(>60kR)60Co则抑制呼吸,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生长高度和根系活力等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79.
乌鸡酶解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猪胰脏作为胰酶的主要来源,对乌鸡的酶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5℃,胰酶混合物的合适用量为乌鸡鲜肉重量的5%,反应18小时达反应平衡,反应浓度以1kg鲜乌鸡2000ml水为宜,反应过程中维持pH7.3即可,酶解产物经测定:氨基酸及可溶性短肽总含量高达16.61%,其中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含量的53%。  相似文献   
80.
植物枯萎病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利用植物内生菌拮抗病原菌生长,从而降低其危害程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健康的番茄植株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B-R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为进一步探索该菌株的生防作用,首先将菌株发酵后离心,得到发酵上清液,采用盐酸沉淀法对其活性物质进行粗提,并检测其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及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活性。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傅里叶红外光谱(FI-TR)、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分析并鉴定活性物质的结构。结果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对尖胞镰刀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构分析初步鉴定抗菌物质中含有丰原素(fengycin),属于脂肽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