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为弄清螺旋粉虱 Aleurodicus dispersus 有翅斑型和无翅斑型两种翅斑型在生物学方面的异同,明确影响螺旋粉虱翅斑型分化的因子及其适应意义。【方法】在26℃条件下,观察了两种翅斑型个体及其后代的发育及繁殖能力,比较了不同亲本翅斑型对其F1代翅斑型分化的影响。以有翅斑型成虫为F0代,观察了不同寄主、不同季节对翅斑型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翅斑型的螺旋粉虱亲代及其F1代从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差异不显著;亲本为有翅斑型成虫时,其F1代成虫寿命、产卵能力及种群趋势指数均极显著高于亲本为无翅斑型个体的F1代;亲本为无翅斑型个体的F1代中无翅斑型个体比例显著高于亲本为有翅斑型个体;不同寄主植物对螺旋粉虱成虫翅斑型分化影响显著,木薯上无翅斑型成虫占所有成虫数的比例最低,仅3.82%,香蕉上无翅斑型个体比例最高,为25.73%;不同月份中螺旋粉虱成虫翅斑型分化有极显著的差异,7-8月高温时无翅斑型个体在实验种群中所占的比例最高,9月至次年3月随气温下降,无翅斑型个体所占比例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温度是影响螺旋粉虱翅斑型分化的重要因素。【结论】螺旋粉虱翅斑型分化既由遗传因素控制又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螺旋粉虱有翅斑型个体和无翅斑型个体并存,提高了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2.
【目的】为了探讨细菌对碳酸盐矿物种类和形态的影响。【方法】本文利用丛毛单胞菌HJ-1菌株进行了持续50 d的培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对细菌数量、沉淀物重量、培养液中Ca2+和Mg2+浓度等进行了动态监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矿物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矿物成分进行测定。【结果】丛毛单胞菌HJ-1菌株具有显著的诱导碳酸盐矿物沉淀的能力,碳酸盐矿物的重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形成的碳酸盐沉淀主要由文石和高镁方解石组成,其中文石的最高含量达86%。上述矿物在形态上复杂多样,主要有杆状、柱状、哑铃形、球状和板状以及不规则状和鳞片状集合体。【结论】通常,在Mg/Ca≤2并且有微生物参与的条件下极少形成文石。本文在Mg/Ca为2,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培养基中培养HJ-1菌株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石。作者认为,低Mg/Ca条件下文石的形成主要与HJ-1菌株分泌较多的胞外多糖有关。  相似文献   
63.
毛诚瑞  任强  李磊  何春阳 《生态学报》2023,43(17):6983-6998
过去几十年,青藏高原快速的城市扩展过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区位因素会影响城市扩展的空间格局,进而改变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认识青藏高原城市扩展过程的区位因素特征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区、生物群区和生态区3个尺度上分析了区位因素对青藏高原城市扩展过程的影响。基于长时间序列城市土地数据分析青藏高原城市扩展过程。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城市扩展区位因素特征。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在1990-2020年期间经历了快速的城市扩展过程。全区城市土地面积从277.4 km2增加到974.9 km2,增长了2.5倍。对青藏高原城市扩展影响最大的区位因素高程对城市扩展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之相对,铁路因素的重要性迅速上升,其重要性从2.15%增长到10.56%,增加了3.9倍。然而,铁路建设在促进青藏高原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区域内近三成的濒危物种产生影响。因此,在青藏高原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铁路对城市扩展带动作用,也要注意减少铁路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而促进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明确不同猎物及密度下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与拉戈钝绥螨Amblyseius largoensis(Muma)的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为其协同应用控制橡胶树害螨提供依据.在室温27±1℃、湿度75%±5%、光周期12 L∶12D 条件下,以六点始叶螨 Eotetranvchus sexmaculatus(Riley)、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Hirst)和东方真叶螨Eutetranychus orientalis(klein)为集团外猎物,观察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对集团内和集团外猎物的捕食选择行为,以及不同集团外猎物密度下两种捕食螨对同种和异种捕食螨的捕食作用.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对异种个体及集团外不同猎物的捕食偏好性及捕食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巴氏新小绥螨偏好取食集团外猎物,异种捕食螨拉戈钝绥螨残存率达到80.00%以上;拉戈钝绥螨偏好取食集团外猎物六点始叶螨和比哈小爪螨,而当东方真叶螨存在时,其更偏好取食异种捕食螨巴氏新小绥螨(残存率为26.67%);发生集团内捕食时,拉戈钝绥螨为集团内捕食者,而巴氏新小绥螨为集团内猎物.集团外猎物密度可显著影响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相残作用,尤以猎物六点始叶螨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东方真叶螨对拉戈钝绥螨影响最为明显,其充足时比无猎物时捕食量分别下降了 68.85%和62.90%.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的集团内捕食分别以比哈小爪螨和六点始叶螨的影响最大,猎物充足时比无猎物时捕食量下降了 80.00%和69.44%,但拉戈钝绥螨在以东方真叶螨为猎物时集团内捕食受猎物密度影响较小,猎物充足时取食量与猎物不足时接近,比无猎物时捕食量只下降20.83%.集团外猎物六点始叶螨、比哈小爪螨存在时,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表现为偏好选择集团外猎物,密度增加对两种植绥螨的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东方真叶螨充足与否,拉戈钝绥螨对巴氏新小绥螨的集团内捕食作用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5.
由镰孢菌引起的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其抗性比较复杂。准确可靠的鉴定和评价方法是抗性改良成功的前提。评述了小麦赤霉病抗性类型及其不同赤霉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重点讨论了抗性类型与抗性鉴定方法的对应性。希望对赤霉病表型鉴定、不同抗性类型的理解和评价以及抗性改良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室内饲养红棕象甲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成虫交配、产卵行为,描述在交配和产卵过程中发生的多种行为。红棕象甲整日均可见其交配行为,但在暗光周期开始0.5h左右明显有一个交配高峰期。其交配持续时间、交配几率不受虫体大小的影响。在无外界因子干扰的条件下,交配持续时间均可达1min。红棕象甲卵为单产,一处1粒,主要是通过口喙蛀孔辅助完成;观察红棕象甲幼虫、蛹的行为,例如取食、争斗、蜕皮、做茧等行为。且随着低龄幼虫向高龄幼虫的过渡,幼虫的取食和钻蛀行为从棕榈植物中心向外围扩散。通过摇动或震动茧后红棕象甲在其中表现的行为,并结合茧的颜色和质地可准确判断茧中存在的3种虫态。  相似文献   
67.
齐安东  王箐  张杰  李磊 《生物磁学》2009,(14):2681-2684
目的:从显微解剖学角度探讨筛动脉及其分支起源和走行。方法:采用固定和灌注过的成人头部标本25具50侧。显微镜下解剖筛动脉及其分支的起源和走行。观察并测量筛孔数目iDacryon点与筛前孔(DA)、筛中孔(DM)、筛后孔(DP)、视神经管眶口(DO)的距离,筛前后孔之间的距离(AP),筛后孔与视神经管眶口之间的距离(PO),对所得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筛前动脉主要起自04段,有36支(72.00%),眶内段长(5.16±1.24)mm,管径为(0.56±0.17)mm;筛后动脉主要起自02段,有26支(56.52%),眶内段长(9.08±2.29)mm,管径为(0.37±0.14)mm。筛孔数目以双孔最多(占54侧),其次为三孔(占40侧),单孔和四孔各占3侧。DA:(17.28±2.24)mm;DM:(25.46±2.74)mm;DP:(30.48±2.27)mm;DO:(36.26±2.32)mm;AP:(13.20±2.19)mm;PO:(5.78±2.17)mm。结论:获得了筛动脉及其分支起源和走行的显微解剖学数据,为影像诊断和神经外科、眼科等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介入治疗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五种SPR传感芯片的再生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且无需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药物研发、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并且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传感芯片是Biacore系列仪器的核心部件,目前芯片只能从Biacore公司购买,价格昂贵,导致很多仪器利用率低下,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阐述了用于Biacore系列仪器的五种传感芯片(J1,C1,CM5,SA和NTA芯片)的再生制备方法,并列举了应用实例,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多年的改进与优化,制备的芯片能够达到Biacore芯片同等品质。此方法的推广,将有助于推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9.
重金属在海草中累积及其对海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草是生长在近海浅水中的单子叶高等植物,对维持近海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而重金属污染对海草有重要影响.研究重金属对海草的影响过程与机理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海草受重金属污染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海草重金属累积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重金属对海草生理生态特别是光合效率的影响,以及海草对重金属胁迫的内在生理生化适应机制等.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通过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比较海草通过叶片吸收与通过根吸收重金属的差异,进行多种重金属在毒性协同和拮抗方面的研究,比较重金属对海草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差异,加强重金属对海草毒性机理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对比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龈下菌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112例牙周病患者,根据矫治器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固定矫治器,n=54)和实验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n=58)。对比两组牙周健康指标、龈下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矫治10个月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矫治10个月后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福塞斯坦氏菌(Tf)和中间型普里沃菌(Pi)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10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10个月后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1 d、7 d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升高后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改善牙周健康指标、龈下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等方面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