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鲍氏不动杆菌及其密切相关的菌株3和菌株13TU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而且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可以在重症住院患者中引起快速流行,并且倾向于有多重耐药性。但是由于对快速多变的生物分类学缺乏了解且没有切实可行的菌种鉴定方法,故不动杆菌属大多数菌种的生态学尚未被阐明。  相似文献   
62.
2006年水稻两迁害虫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46,自引:7,他引:39  
翟保平  程家安 《昆虫知识》2006,43(4):585-588
近年来水稻两迁害虫连续大暴发,2005年更是多灾多难:先是稻纵卷叶螟继2003年特大发生后再次特大暴发,发生程度与2003年相近;后期,沉寂长达10年的褐飞虱卷土重来,又一次特大暴发,令人猝不及防而损失惨重.小虫何以屡屡成大灾?痛定思痛,更需正本清源,缕清近年来水稻两迁害虫频发的来龙去脉及成灾的内因外因,确定有效的先期预警方法,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3.
黑龙江省草地螟第三个暴发周期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L.是我国北方农牧区重要突发性害虫,黑龙江省是主要迁入危害区,自1996年进入第3个暴发周期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危害,该周期比上一周期发生时间提前5~7d,周期持续时间也延长了5年。此周期内该省草地螟累计发生面积近1 333万hm2次,比上个周期增加了近800万hm2,草地螟1代幼虫密度最高达每m210 000头以上,尤其2004年在该省大范围内达到特大发生,有13个县(市)田间百步惊蛾达到万头以上,个别高达50 000头以上。作者根据这一周期草地螟发生实况,分析了草地螟种群暴发与气候条件变暖的关系,包括天气、湿度、种植结构、天敌等因素的影响,为草地螟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Li JH  Fang XN 《病毒学报》2011,27(3):308-314
1概述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于1969年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1],之后多次引起的世界性的暴发流行,尤其在欧洲和亚洲国家或  相似文献   
65.
【目的】为探索我国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间歇性大暴发频度的大尺度地理差异及其成因,作者研究和分析了我国1956—2008年52年间共发生的121次甜菜夜蛾大暴发频次地理分布的行政区域特征、纬度特征和经度特征。【方法】首先查阅和整理我国历代以来有关甜菜夜蛾记载和研究的文献,并按时间序列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中国1956—2008年52年间共发生甜菜夜蛾大暴发频次为121年次,然后分别按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纬度分级区域和经度分级区域进行重新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中国不同省区及不同经纬度地区甜菜夜蛾有暴发记录的历年总频次数,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按省级行政区域进行统计,中国有17省(直辖市)有甜菜夜蛾暴发的记录;按暴发频次多少可分为低频暴发区(记录1~4次的共有8省市,即天津1、北京1、海南1、湖南1、云南2、广西3、辽宁3、福建3)、中频暴发区(记录5~9次的共有5省市,即湖北5、安徽7、上海8、江西8、陕西8,占总频次的29.8%)和高频暴发区(记录10次以上的4省市,即山东10、河南13、浙江13、江苏34,占总频次的58%)。按经纬度值进行统计,中国甜菜夜蛾有暴发记录的纬度范围为21.44°~41.97°N,即从中国南部的福建莆田至北部的辽宁抚顺都有甜菜夜蛾暴发的记录,经度范围为107.09°~123.97°E,即从中国西部的陕西关中至东部的辽宁抚顺都有甜菜夜蛾暴发的记录。而暴发最频繁的纬度范围是28°~38°N,约占总频次的89.3%;暴发最频繁的经度范围是113°~121°E,约占总频次的81.8%。【结论】中国甜菜夜蛾间歇性暴发区以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主,暴发寄主以蔬菜和棉花为主,暴发季节以7—10月为主。甜菜夜蛾间歇性高频暴发区,其地理特征主要为低海拔地区,即平均海拔低于500 m(也有极少部分发生在平均海拔为1 000~2 000 m之间的盆地);其气候特征主要为暖温带3 400℃≤活动积温≤4 500℃及亚热带地区4 500℃≤活动积温≤8 000℃、湿润(年降水量≥800 mm)及半湿润地区(400≤年降水量≤800 mm)和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区(该两个气候区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或寒冷干燥)。  相似文献   
66.
研究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invA基因、血清型和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2011至2012年发生于石家庄地区6起食物中毒分离出的16株沙门菌,参照GB 4789.4-2010方法确定其血清型;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分离株侵袭蛋白A(invA)基因;应用中国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PulseNet China)推荐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型研究。16株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共分为5种血清型,分别为都柏林沙门菌2株、鼠伤寒沙门菌2株、肠炎沙门菌8株、圣保罗沙门菌3株、依麦克沙门菌1株;所有分离株invA基因均为阳性;血清型不同的分离株基因型也不相同,其中2起食物中毒分离株的基因型相同,相似性系数为100%,符合同一起暴发的一般规律。石家庄地区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致病性较强,某些血清型存在暴发的风险,应加强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67.
研究通过比较杂交子一代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spp.)与亲本在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后累积死亡率差异, 血液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和脾脏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 以深入了解奥尼罗非鱼抗病性杂种优势的生理和分子基础。结果显示: 在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后, 奥尼罗非鱼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亲本(P<0.05)。感染前奥尼罗非鱼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最高, 感染后3种罗非鱼的白细胞都显著性升高(P<0.05), 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显著性下降(P<0.05), 呼吸暴发受到抑制, 奥尼罗非鱼血液生理指标与父本奥利亚罗非鱼更为接近; 奥尼罗非鱼在感染细菌后的血糖浓度和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亲本, 呼吸暴发强于亲本(P<0.05)。定量PCR结果显示感染后3种罗非鱼脾脏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都显著上升(P<0.05), 3种罗非鱼的TNF-α和IL-6都在感染后7h达到峰值, 奥尼罗非鱼IL-1β在感染后48h达到峰值, 尼罗罗非鱼IL-1β在感染后24—48h达到峰值, 奥利亚罗非鱼IL-1β在感染后72h达到峰值; 奥尼罗非鱼的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前后都最高, IL-1β m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前和感染后7—48h显著高于亲本(P<0.05)。研究表明杂交育种途径能显著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与亲本相比, 奥尼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的侵染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感染后3种罗非鱼促炎性细胞因子都显著升高, 可能参与了宿主对细菌感染的防御, 但奥尼罗非鱼的免疫应答比亲本更活跃, 表现出抗病力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8.
69.
分析一起发生在某幼儿园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为预防预警此类事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描述疫情的发生过程、三间分布、临床特征、确认检验。采集相关人员肛拭子标本、可疑食物、剩余食品、餐具样品、饮用水样本等,开展有效的实验室检测。在搜索的34例病例中,临床诊断病例为2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为 5例,隐性感染者16例,罹患率为16.59 %,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各楼层的5个班级,年龄2-5岁之间。症状主要为呕吐(100%)、腹泻(23.52%)、恶心(55.88%)、腹痛(58.82%)、发热(67.65%)。实验室检验结果为诺如病毒GII型和GI型、GII型混合,常见肠道致病菌均为阴性。依据《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研判本起事件为人员交叉感染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性疫情。加强对幼儿园全方位管理、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宣传和防控培训,对有效预防和减少类似疫情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0.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followed by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ct variations in the timing and magnitude of Pinus contorta Dough ex Loud. growth releases attributed to mountain pine beetle outbreaks in 31 stands of central British Columbia. Four major growth release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from 1970 to 2000. Variations in the timing of growth releases among clustered stands corresponded well to aerial survey data indicating the timing of beetle outbreaks in the study area. Redundancy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how variations in the timing and magnitude of growth releases attributed to beetle outbreaks changed with variations in climate or stand conditions over the study area. The first RDA axis, which accounted for 39% of the variations in growth patterns among stands, was significantly (P〈0.05) correlated with gradients in the percentage of pine in stands killed by mountain pine beetle, summer aridity, variation in summer precipitation, distance from initial infestation site, average pine age, and maximum August temperatures. The second RDA axis explained 6% of the variations and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gradients in the beetle climate suitability index, extreme cold month temperatures, and site index. Comparisons of growth release patterns with aerial survey data and redundancy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dendrochronological techniques are useful for identifying mountain pine beetle outbreaks in central British Columbia, particularly among stands that had a density high enough to produce a growth release signal. Provided future studies account for interannual weather fluctuations, identification of growth increases due to stand thinning caused by beetle outbreaks will be useful for re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beetle outbreaks over much longer time peri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