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阐明幼虫密度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鳞翅目: 螟蛾科)细胞免疫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调查了在活体灰菜植株上1,5,10和20头/瓶(900 mL)4种密度条件下的其5龄幼虫血细胞种类、数量和组成。结果表明: 草地螟幼虫血淋巴中有原血细胞、浆血细胞、 颗粒血细胞、珠血细胞和类绛色血细胞等5种(类)血细胞。血细胞总数、 浆血细胞、颗粒血细胞数量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增, 但原血细胞、珠血细胞和类绛色血细胞数量在幼虫密度间的差异不明显;各种血细胞所占血细胞总数的比例在4个密度中的排序相同, 但10和20头/瓶密度下的浆血细胞比例显著高于1头/瓶的,其余4种血细胞的比例在不同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可见, 幼虫密度主要是通过影响草地螟幼虫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的数量及血细胞总数, 从而影响草地螟的细胞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2.
目的采用单菌种或双菌种发酵制备淡豆豉,对比分析不同发酵阶段发酵产物的纤溶酶活性。方法以黄豆和黑豆为发酵基料,采用枯草芽胞杆菌(1号菌)、伞枝梨头霉(2号菌)、米曲霉(3号菌)单菌种和双菌种发酵(包括前酵和后酵)。采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不同发酵阶段发酵产物的纤溶酶活性。结果以黄豆为基料,以枯草芽胞杆菌单菌种37℃发酵7d,再经42℃后酵3d,其纤溶酶活性达到最高值804.61IU/g,显著高于其以黑豆为基料发酵的纤溶酶活性。1号菌单独发酵的淡豆豉纤溶酶活性高于2号和3号菌单独发酵及三者两两组合发酵淡豆豉的纤溶酶活性。结论以纤溶酶活性为考察指标,淡豆豉最佳发酵条件为:以黄豆为基料,以枯草芽胞杆菌单菌进行发酵,通过37℃前酵7d,再经42℃后酵3d其纤溶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3.
生物黑炭对旱地土壤CO2、CH4、N2O排放及其环境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德才  张蕾  刘强  荣湘民  张玉平  田昌 《生态学报》2015,35(11):3615-3624
采用土柱室内模拟的方法,通过添加0%、0.5%、2%、4%、6%、8%生物黑炭于土壤中,测定土壤CO2、CH4、N2O排放通量,探讨生物黑炭对旱地土壤CO2、CH4、N2O排放及其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模拟土柱培养期内,施用生物黑炭能显著增加CO2排放,且生物黑炭添加百分数(x)与CO2累积排放量(y)之间满足线性方程:y=12.591x+235.02(R2=0.834,n=24);当生物黑炭添加量达到2%及以上时,基本抑制了CH4的排放和显著减少土壤N2O排放,并显著减少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当其达到4%以上时,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降幅更大并趋于稳定,但施用少量生物黑炭(0.5%)可显著促进N2O排放,对减少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并无明显效果。生物黑炭表观分解率随其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减少,生物黑炭添加比例越高,积累于土壤中的碳越多,从投入生物黑炭量与固碳量和减排比角度综合考虑,农业生产中推荐生物黑炭施用量为20 t/hm2,其固碳减排效果俱佳。  相似文献   
64.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水稻生长发育调控机制可为水稻品种改良奠定理论基础。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CDPKs)是植物中重要的蛋白激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环境反应的应答。水稻中的CRK5(CDPKrelated kinase 5)在蛋白序列和结构上与CDPK高度同源。为进一步研究OsCRK5在水稻干旱反应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筛库技术筛选了OsCRK5的互作蛋白。首先将OsCRK5的1-1 332 bp片段克隆至pGBKT7载体中,获得诱饵载体pGBKT7-OsCRK5,经测序无误后,转化至酵母菌株Y2H Gold中。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中观察到重组蛋白不具有毒性作用及自激活活性,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利用水稻cDNA文库筛选OsCRK5的互作蛋白,共得到77个阳性克隆。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互作蛋白涉及蛋白质合成、贮存和降解过程、转录调控、植物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能量代谢和细胞代谢等方面的功能。最后,从阳性克隆中选取参与植物干旱胁迫应答的两个蛋白OsWR1和OsDi19-1,利用酵母...  相似文献   
65.
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胃癌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导入恶性肿瘤细胞,随后可应用药物丙氧鸟苷(ganciclovir, GCV)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构建了含胸苷激酶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h)融和基因(HytK)的真核表达载体LXpsp-HytK.以脂质体(lipofectin)为介导,将这种质粒与仅含潮霉素B基因的质粒LXSH 分别转染胃癌细胞系BGC-823,用60 U/m l潮霉素B进行筛选,得到了可稳定传代的阳性克隆,分别命名为BGC-HytK 和BGC-Hy.三种细胞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用不同浓度的GCV 分别作用于BGC-HytK, BGC-Hy 及BGC-823,0.02~200 μg/m l 的GCV 对BGC-HytK 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IC50= 0.02 μg/m l),而对另外两种细胞几乎无毒性作用(IC50> 200μg/m l).20 μg/m lGCV 作用96 h 后,仅存在20% 的BGC-HytK 就可使周围的大部分HSV-tk- 的肿瘤细胞死亡,说明存在较显著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66.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防御行为是其被认定为社会性昆虫的关键特征之一。红火蚁蚁巢受到侵扰时,工蚁会快速涌出搜寻侵扰物并展开攻击。然而,蚁巢受侵扰后工蚁的行为反应与蚁巢大小和侵扰强度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为此,本研究通过野外视频记录并结合室内统计分析的方法来明确不同大小的红火蚁蚁巢受侵扰后工蚁反侵扰行为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蚁巢大小和受侵扰强度对蚁巢受侵扰后工蚁的反应速度具有显著影响。同等侵扰强度下,与中、大型蚁巢相比,小型蚁巢的工蚁往往表现出更慢的行为反应。尤其在低侵扰强度时,小蚁巢工蚁的反应时间平均0.8 s,而中蚁巢和大蚁巢均仅为0.34 s。当侵扰强度相同时,蚁巢越大,受侵扰后召集工蚁的数量越多;当蚁巢大小相同时,侵扰强度越高,召集工蚁的数量越多。但无论是蚁巢大小还是侵扰强度的不同,红火蚁蚁巢受侵扰后,召集工蚁的数量到达峰值的时间均为30 s左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红火蚁的防御行为,科学预防红火蚁的攻击,以及有效开展红火蚁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金花茶组植物花色与细胞内重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以花色不同的8个金花茶组物种的9个居群为材料,测定了其花瓣的颜色、总黄酮含量、含水量、细胞pH、7种金属离子浓度。结果表明:所测金花茶组植物的花色平均明度L~*为80.82、色相a~*为-2.88、色相b~*为53.97、彩度C~*为54.10、色相角h为93.19°,故金花茶花色为明度较亮的黄色,其中色相b~*为描述黄色的主要指标,据此可将所测植物分为金黄、黄、浅黄3类。花瓣总黄酮含量为20.17%,花瓣含水量为88.14%,物种间均达到差异显著,且均与花色呈弱相关,对黄色呈现影响较小。花瓣细胞偏弱酸性,pH平均值为6.19,不同物种间差异显著,细胞pH与花色呈显著正相关,即中偏弱酸性细胞环境有利于金花茶花瓣黄色的呈现。金属离子浓度中,K~+含量最高(12.61 mg·g~(-1)),其他依次为Ca2+(3.91 mg·g~(-1))、Mg~(2+)(1.28 mg·g~(-1))、Al~(3+)(0.98 mg·g~(-1))、Na~+(0.17mg·g~(-1))、Fe~(3+)(0.07 mg·g~(-1)),Cu~(2+)含量最低(0.003 8 mg·g~(-1)),7种金属离子在所测植物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l~(3+)、Fe~(3+)和Ca~(2+)对金花茶黄色花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随着这3种金属离子浓度升高,黄度降低,花色变淡。因此,较低浓度的Al~(3+)、Fe~(3+)、Ca~(2+)可能更有利于金花茶黄色花的呈现。  相似文献   
68.
摘要:为了解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精子形成的规律,用透射电镜对其头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乌梢蛇精子头部形成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前顶体囊泡内的颗粒物质融合形成1个顶体颗粒而发育为顶体囊泡,随着顶体囊泡的增大,在顶体囊泡与核膜之间形成了致密的纤维物质层。阶段Ⅱ,顶体囊泡变扁平,顶体颗粒分散...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氨磷汀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样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其最终用于临床脑缺血的治疗打下基础。方法: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氧糖剥夺4h后复氧复糖,给予不同浓度的氨磷汀处理,20h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MTT和LDH检测细胞活力和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计数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高浓度氨磷汀对正常PC12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P〈0.05),而低浓度则无。氨磷汀可以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PC12细胞活力(P〈0.05),减少LDH释放(P〈0.05),保护细胞正常形态,抑制细胞凋亡(P〈0.05)。结论:氨磷汀对氧糖剥夺引起的神经元样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糖、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PN患者4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230)和研究组(n=230),对照组患者予以依帕司他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糖、神经传导速度、血清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9%(198/230),高于对照组的69.13%(159/230)(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MCV) 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及腓总神经MCV、SCV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