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讨热损伤诱导细胞死亡的模式与分子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透射电镜观察热损伤诱导单核细胞株Raw264.7凋亡发生的动力学变化及分子机制。结果显示热损伤能显著诱导单核细胞株Raw264.7调亡;有效降低Bcl-2蛋白表达,而上调Bax蛋白表达。这说明细胞凋亡是离体细胞在热损伤作用下重要的死亡方式之一,bcl-2/bax比例减少可能是热损伤诱导单核细胞株Raw264.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2.
研究紫甘蓝色素经高压二氧化碳(HPCD)技术脱臭后,在贮藏过程中能否保持稳定无异味状态。采用8 MPa、50 ℃下处理60min、迅速卸压(2 min)的HPCD处理对紫甘蓝色素中异味物质进行脱除。通过气质联用(GC-MS)色谱技术,对脱臭后不同贮藏时间(3、5、10、15d)内紫甘蓝色素中的异味物质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HPCD脱臭后的紫甘蓝色素在贮藏过程中存在返臭现象。经过15d的贮藏,对异味贡献最大的含硫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由1.48%增至46.61%,该色素中的核心异味物质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的相对百分含量由1.06%递增至31.98%,其他异味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3.
植物温度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和植被呼吸估算的重要参数.采用T型热电偶监测树皮和木材特性各异的2个阔叶树种(白桦和水曲柳)不同深度、高度和方位的树干温度(Ts),探索Ts日变化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Ts月平均日变化格局与空气温度呈相似的正弦曲线,但Ts变化滞后于空气温度,时滞从树皮表面处的0 h增加到6 cm深度处的4 h.随测定深度的增加和高度的降低,Ts日变化的峰值和日较差均逐渐减小.Ts周向差异不大,休眠季节白天南向、西向Ts日峰值略高.两树种树皮和木材的热学特性(比热容和导热系数)的差异,会通过影响树干表面与外界的热交换和树干内部热扩散而造成Ts径向变化的种间差异.白桦树皮较高的反射率削弱了太阳辐射对Ts的影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可以很好地估测Ts日动态(R2>0.85),影响程度依次为空气温度>水汽压>净辐射>风速.估算生物量热储和树干表面CO2通量时应考虑Ts径向、纵向和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64.
运用样地调查法对广东东莞银瓶山自然保护区乡土木本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银瓶山自然保护区乡土木本植物种类丰富,2 hm2样地共有乡土木本植物45科83属111种,优势科为樟科、山茶科、大戟科、茜草科、鼠李科和芸香科;(2)银瓶山乡土木本植物属的分布类型共10种,个体数量最多的前6个种类分属于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以及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区类型;(3)根据样地内木本植物种类出现频度高低及重要值大小,结合属的分布类型,认为木荷、九节、银柴、豺皮樟、鸭脚木、鼠刺和华润楠是具有推广引种潜力的乡土木本植物。  相似文献   
65.
有机物料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分解进程及分解残留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柳敏  张璐  宇万太  沈善敏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2503-2506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站(埋袋法)和海伦站(砂滤管法)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矿化进程、分解残留率和C/N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物料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分解进程可分为快、慢2个阶段;各有机物料中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均明显低于有机碳,因而其残留率高于有机碳;有机物料C/N的下降速率也可分为快、慢2个阶段.经3~5年分解后,各种有机物料残留物的C/N趋于稳定:低C/N有机物料(猪粪)残留物的C/N值接近土壤腐殖质的C/N,约为10,已完成其腐殖化过程;高C/N有机物料残留物的C/N值处于适宜微生物活动的25左右,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66.
氮和磷在饲养-堆腐环中的循环率及有机肥料养分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大量投入“石化产品”为主的石化农业的弊端越来越凸现,不仅增产效果明显降低,还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受到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67.
68.
【背景】产嗜铁素细菌(Siderophore-ProducingBacteria,SPB)是一类耐重金属性能较好的促生微生物,将其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标】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种质资源,并探究产嗜铁素细菌对Cd~(2+)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从甘肃省临泽县宏鑫矿业尾矿区采集土壤样品,分离筛选出一株能够产嗜铁素且耐镉胁迫的菌株,采用16SrRNA基因序列鉴定该菌株,并测定其嗜铁素螯合基团结构类型及生长和产嗜铁素曲线,对菌株嗜铁素分离纯化后测定其荧光强度并进行紫外光谱扫描,最后探究嗜铁素及其产生菌对Cd~(2+)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经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W-STS-8),能产生一种黄绿色嗜铁素——脓菌素(Pyoverdine),该嗜铁素同时具有异羟肟酸型和儿茶酚型2种螯合结构;其嗜铁素产量在菌株生长稳定期的后期达到最大值(68%),而且嗜铁素产量与菌株生物量呈正相关。嗜铁素经分离纯化后,在紫外灯(254 nm)下可见荧光,在400 nm处具有紫外光谱特征吸收峰。该菌及其嗜铁素对Cd~(2+)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W-STS-8菌悬液和嗜铁素处理后黑麦草种子发芽率显著上升,分别提高了73.14%和150.92%。【结论】对该菌株的深入研究,可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种质资源和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9.
摘要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对上颌单前牙患者牙周组织健康、美学效果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上颌单前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种植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40,延期种植修复)和B组(n=40,即刻种植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植牙成功率、牙周组织健康、美学效果、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植牙成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牙周袋深度依次降低(P<0.05);B组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牙周袋深度均低于A组(P<0.05)。两组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依次升高(P<0.05);B组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PES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两组修复前、修复后7 d、修复后30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呈升高后降低趋势,B组修复后7 d、修复后30 d血清TNF-α、CRP水平均低于A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延期种植修复相比,即刻种植修复治疗上颌单前牙患者对其牙周组织健康改善效果更佳,且炎症反应更轻微 ,美学效果更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0.
施肥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及其地理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三个地点中长期田间试验联网研究发现,施肥在作物产量形成中的贡献受施肥制度和气候的热量因子所影响。在最佳施肥条件下,施肥在产量中的贡献率分别为海伦(温带)0.31,沈阳(暖温带)0.39和桃源(亚热带)0.42,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异现象,由此可以得出,当其他技术条件不变时,施肥在产量中的贡献率最高可达30%~45%,随所在地区气候的热量条件而不同,通过对施肥与气候热量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还发现,沈阳与桃源间的交互影响远大于海伦与沈阳之间,有机肥与气候热量之间的交互影响大于化肥与热量之间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