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农作物虫害的机器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早期发现并准确定位害虫, 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可提高施药处方决策和综合防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在作物虫害信息的获取中, 传统的检测和监测方法不但耗时、费力, 而且导致的预报滞后会进一步增加损失程度, 很难较好地满足现代农业的精准生产要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田间作物上开展害虫及其危害状况的机器检测和监测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 包括声特征检测法、雷达观测法、图像识别法以及光谱监测法等, 讨论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指出了未来作物虫害机器检测和监测技术的可能发展方向是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组合式检测和监测方法, 从多个角度获取特定虫害的相关信息, 相互进行实证检验, 以提高作物虫害机器检测和监测的精度及效率。  相似文献   
62.
秦岭作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依据秦岭主峰太白山北坡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树轮宽度指数以及周边宝鸡和眉县多年的气象站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重建了该地区160年来上年11月至当年6月的累计降水量序列,揭示了1852—2012年秦岭主峰太白山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为39.6%(R2adj=0.370,F=15.11,P0.001),重建序列的可靠性得到了气象灾害历史记录以及周边重建结果的支持与验证;重建降水序列表现出明显的干湿变化和周期性波动特征,在过去160年中较湿润的时段主要有1875—1885、1908—1923和1983—2002年;持续干旱的时段包括1857—1867、1886—1907、1923—1935年以及1954—1965年;周期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160年来降水变化存在47~54、17~22、准13和3~7 a的4种震荡周期,并且表现出小周期弱化、大周期增强的趋势。研究区气候变化还受到更大尺度水文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西藏天然草地植物功能群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草地是西藏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其植物种类组成复杂多样、结构特殊,但目前对该地区的物种分布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根据野外调查资料以及通过文献收集的物种分布点数据,选取了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和土壤等19种环境因子,利用物种分布模型Maxent模拟了西藏天然草地4种植物功能群的分布。结果表明:植物功能群的分布范围与模型模拟时所采用的分布点具有一定关联,如在没有物种分布点的西藏西北部(羌塘高原的无人区),几乎没有预测到物种的分布;气候因子对4种植物功能群的分布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最干旱月的降水量、年平均温度、最冷月温度和最暖月温度,这些气候因子反映了该研究地区的降水和温度变化范围,是调控生态系统过程的关键因子;海拔也是重要影响因子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着温度的变化,还局限了一些温度敏感性物种的分布。本研究结果为增强对该地区资源分布的了解提供了方法参考,也为草地保护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为了研究籼粳亚种基因调控序列的总体特性,我们利用籼粳稻以及拟南芥基因组和全长mRNA序列获取了大量高可信度的调控序列,通过这些序列,分析了水稻基因调控序列顺式作用元件(信号)的数量、分布以及与GC含量的关系等.研究结果表明:一些信号在水稻基因调控序列中发生显著的数量变化,同时一些信号数量在水稻与拟南芥基因间存在明显差异, 这说明这两种单双子叶植物间信号的使用上存在偏好,同时水稻不同类型基因以及特有与非特有基因间在信号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信号的分布直接导致了调控序列GC含量的波动.本研究没有发现水稻籼粳两个亚种间在调控序列方面(顺式调节因子和GC含量等)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5.
为提高干旱绿洲区农田地表过程的科学认识及改善农业水管理,该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技术,运用葡萄园生长季能量平衡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水热通量变化特征,以及干旱平流和冠层导度(Gc)在不同生长阶段上对水热通量的影响,并应用通径分析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潜热通量(LE)的影响路径和程度。结果表明:(1)日尺度上,LE呈现出不同程度多峰状,其余水热通量总体上呈单峰状。整体上,各生长阶段日间净辐射(Rn)>LE>感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G)。G相较于Rn呈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2)整个生长季上,LE和H分别占白天可利用能量(Rn-G)的86%和14%,表明LE始终是白天葡萄园可利用能量的主要消耗项。干旱平流对白天LE的贡献范围为5%~59%,全生长季平均贡献为28%;Gc对LE的影响在生长季上呈动态变化,且在新梢生长期和落叶期对LE的影响强于中间生长阶段。(3)LE主要受Rn的影响,饱和水汽压差(VPD)和气温(Ta)对LE...  相似文献   
66.
磷酸盐是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不可缺少的因子。然而在自然和农业环境中,植物可利用的磷酸盐极为低下,从而提高植物对磷酸盐的利用率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就缺磷环境下植物体内相应的信号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7.
周慧  张扬  吴伟坚 《生态学报》2012,32(7):2223-2229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是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重要天敌。以Y形嗅觉仪测定了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虫粪、4—5龄幼虫虫粪、健康水稻、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后水稻在纵卷叶螟绒茧蜂对寄主的搜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已交配的雌蜂显著趋向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虫粪和4—5龄幼虫虫粪,不趋向健康水稻、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后的水稻。雄蜂、处女雌蜂不显著趋向健康水稻、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后水稻、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虫粪、稻纵卷叶螟4—5龄幼虫虫粪。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虫粪的化学成分,并通过Y-形嗅觉仪测试已交配雌蜂对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虫粪化学成分标准品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已交配的雌蜂显著趋向1-十一烯和异缬草醛,稻纵卷叶螟幼虫虫粪中的1-十一烯和异缬草醛可能是稻纵卷叶螟绒茧蜂搜索寄主的利他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明确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食品和涂抹进行检验分析,了解分离株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结果经过二次增菌,在剩余食品中检出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产生B型肠毒素,对苯唑西林、盘尼西林、四环素耐药。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品加工环节、食品的保存环境、加工人员的健康状况都会影响食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69.
北半球气候变暖导致植被春季物候开始日期显著提前, 温度对春季物候的促进作用是一个过程事件而非瞬时事件, 且存在空间差异。该研究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温度对植被物候的作用方式, 并探讨春季物候温度敏感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GIMMS3g卫星植被指数产品, 采用5种方法提取1982-2009年植被春季物候, 并结合格网气象数据计算植被春季物候的温度敏感性, 着重分析自然植被春季物候温度敏感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温度是北半球植被春季物候的主要制约因素, 54%的像元显示温度最大效应发生在物候开始当月和之前一个月。温度主导的春季物候的像元中, 91.3%的像元指示早春温度对物候开始的促进作用。植被春季物候的温度敏感性存在空间异质性, 随着区域环境因素的不同, 年际温度标准差、累积降水量和辐射对植被春季物候温度敏感性都具有各自或协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5 cm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NSCLC患者(肿瘤直径≥5 cm)。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适形调强放疗)和观察组(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疗效、生存质量、1年生存率、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3.33%(19/30),高于对照组的36.67%(11/30)(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66.67%高于对照组36.67%(P<0.05)。两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全身不良反应、血液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5 cm 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