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6篇
  免费   3233篇
  国内免费   11518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929篇
  2022年   1050篇
  2021年   1073篇
  2020年   1101篇
  2019年   1109篇
  2018年   869篇
  2017年   998篇
  2016年   1016篇
  2015年   1174篇
  2014年   1824篇
  2013年   1465篇
  2012年   1792篇
  2011年   2133篇
  2010年   1880篇
  2009年   2041篇
  2008年   2634篇
  2007年   1973篇
  2006年   1738篇
  2005年   1740篇
  2004年   1784篇
  2003年   1496篇
  2002年   1329篇
  2001年   1235篇
  2000年   1076篇
  1999年   939篇
  1998年   797篇
  1997年   712篇
  1996年   639篇
  1995年   567篇
  1994年   560篇
  1993年   478篇
  1992年   500篇
  1991年   502篇
  1990年   423篇
  1989年   477篇
  1988年   206篇
  1987年   160篇
  1986年   128篇
  1985年   163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大肠杆菌中合成的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分离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葡萄糖二酸是天然存在的一种重要二元酸,其在医疗保健和化工工业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被称为“最具价值的生物炼制产品之一”。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底盘微生物,文中考察了过量表达肌醇转运蛋白Itr1、融合表达肌醇加氧酶和葡萄糖醛酸脱氢酶以及弱化表达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ZWF1三种策略对葡萄糖二酸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过量表达肌醇转运蛋白Itr1使葡萄糖二酸产量在摇瓶发酵条件下较出发菌株Bga-3提高了26%;MIOX4-Udh融合蛋白的表达使葡萄糖二酸的产量较Bga-3菌株提高了40%;在此基础上,弱化表达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ZWF1后,葡萄糖二酸的产量达5.5 g/L,较相同发酵条件下Bga-3菌株提高了60%。在5 L发酵罐中,该菌株葡萄糖二酸的最高产量达10.85 g/L,较Bga-3菌株提高了80%。由此可见,上述代谢改造策略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葡萄糖二酸的途径效率和产量,为通过代谢工程方法在酿酒酵母中合成其他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6.
肺癌在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第一,随着低剂量薄层CT在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更多表现为非完全实性结节的肺腺癌,目前众多研究使CT影像学特征和肺腺癌病理的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认知,虽然CT能对部分非完全实性结节做出定性和定位诊断,但仍有部分非完全实性结节诊断困难,PET-CT结合了病灶的代谢信息和精确的定位信息,从而提高对肺部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综合多个文献PET-CT在非完全实性结节中的诊断分期价值较CT无明显提升,却在评估预后和制定合适手术方案上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就PET-CT在SSN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IGF-Ⅱ、IGF-l R以及IGFBP-3等的阳性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5例结直肠癌、33例炎性息肉、40例腺瘤以及35例正常肠粘膜组织予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IGF-Ⅱ、IGF-l R以及IGFBP-3检测,并统计结直肠腺瘤不同组织类型和结直肠癌不同Dukes分期的阳性表达差异。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GF-Ⅱ、IGF-l R以及IGFBP-3表达均呈高阳性率,并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直肠腺瘤管状、混合型、绒毛状等不同组织类型IGF-Ⅱ、IGF-l R以及IGFBP-3表达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绒毛状腺瘤显著高于其他两型(P0.05)。45例结直肠癌中,Dukes分期A、B两期显著低于C期和D期,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GF-Ⅱ、IGF-l R以及IGFBP-3可能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及进展为结直肠癌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脏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的情况。方法:将80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组(DM组),每组40只。DM组小鼠用1%STZ(streptozotocin,链脲佐菌素)溶液按60mg/kg体质量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6天。NC组小鼠平行腹腔注射同等体积0.1mol/L的柠檬酸钠缓冲液。再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A、B批次,A批次用于动态观察生存率、小鼠体质量及随机血糖的监测;B批次用于在造模后第4、8、12周末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并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肾组织中EMT标志蛋白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如多饮、多尿等,血糖持续在高水平状态,体质量增长缓慢。在造模后12周末,DM组小鼠较NC组小鼠累积生存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造模后的第8周末,DM组小鼠肾脏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到第12周末时,绝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被梭形的肌成纤维细胞取代,肾小球空泡,基底膜增厚。造模后的第4、8、12周末时,DM组小鼠E-cadherin表达量均显著低于NC组小鼠(P=0.004,0.026,0.004);而在第8和12周末时,DM组α-SM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9,0.015)。在第12周末,肾组织冰冻切片E-cadherin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有较典型的糖尿病临床改变,且肾组织发生了EMT。  相似文献   
69.
陈久亮 《蛇志》1997,9(3):33-33
蕲蛇酶对25例周围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陈久亮福建省长乐市陈修园医院350200笔者自1991年以来运用蕲蛇酶治疗周围血管疾病25例,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的观察,现小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病例25例,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