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冷型小麦对干旱和阴雨的双重适应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 10余年的研究 ,发现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的冷型小麦具有广幅生态适应性 ,即在正常天气条件下 ,它的活力较好、代谢功能较强、具有较好的抗早衰能力 ,优于其它类型小麦 ;而在气象要素反差很大的干旱和连阴雨天气下 ,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中间型小麦相比 ,不但冠层温度依然持续偏低 ,且在叶片功能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和籽粒饱满指数等一系列重要内、外性状上仍能继续保持优势。这种对干旱和阴雨条件的双重适应性是冷型小麦一种宝贵的生物学品质 ,它有可能为小麦在多种气象生态条件下的高产、稳产打下较为坚实的生态生理基础 ,并能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出一个把冷温特征作为重要内容的较为新鲜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52.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资料和ArcGIS, 利用2000—2016年云南地区植被生态系统NDVI与气温及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 分析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类型对当地植被生态系统长势的潜在影响, 进行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2000—2016年NDVI整体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 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和东部的部分地区, 植被覆盖度减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城市密集地区和滇西北。NDVI和气温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 尤其以东北和东部地区较为明显, 负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滇西北高海拔地区; NDVI和降水的相关性小于气温。基于NDVI的植被生态系统表现为适应和中度适应当地气候变化类型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89.16%, 主要分布于南部、东北部和东部地区; 表现为不适应当地气候变化类型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中部城市密集地区、滇西北部分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表现为适应和中度适应当地气候变化类型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29%, 主要分布于东部、东北部和南部部分区域, 不适应当地气候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中部零星地区。  相似文献   
53.
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小农户发展规律及发展特点,归纳总结各国推动小农户发展的经验做法,探讨新时期我国小农户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4.
海拔高度对青藏高原放牧牦牛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及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牦牛为青藏高原特有的草食性反刍动物,不同海拔高度如何影响牦牛肠道菌群组成及肠道菌群在牦牛适应高海拔生境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青藏高原放牧牦牛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与海拔高度间的关系.[方法]采集青海省玛沁县(海拔4220 m)和乐都县(2745 m)2个海拔高度放牧牦...  相似文献   
55.
在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 采用遮阴试验和石蜡切片法, 研究越冬期不同光强对3个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维多利亚’、 ‘巨人201’和‘游客’)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光强减弱, 各紫花苜蓿品种表皮结构中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 气孔密度和气孔开度明显下降; 上、下表皮厚度呈上升趋势。随着遮阴强度增加, 叶肉组织中海绵组织细胞宽度显著上升, 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层数、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显著下降; 品种间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细胞宽度变化趋势不一致。叶片结构整体特征中叶片厚度、叶肉厚度、中脉厚度、组织结构紧密度随光强减弱而显著下降, 组织结构疏松度明显上升, 叶脉突起度变化不明显。品种间各叶片解剖性状变幅及可塑性指数具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其对弱光适应方式不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 各紫花苜蓿品种叶片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厚度、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与光强呈显著正相关, 可能是紫花苜蓿叶片解剖结构光强敏感特征参数, 其中, ‘维多利亚’叶片敏感特征参数与光强相关程度较低, 与光强相关的性状较少。综合各项分析结果, 初步确定越冬期紫花苜蓿耐阴性与其秋眠性相关, 半秋眠型品种‘维多利亚’ >秋眠型品种‘巨人201’≥非秋眠型品种‘游客’。  相似文献   
56.
高世代杉木种源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行高世代杉木种源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植试验,调查二年生种源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坡的下、中、上部,二年生高世代杉木种源的地径(或胸径)与树高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08、3.82、3.56 cm和1.90、1.74、1.63 m。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地径(或胸径)、树高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7.
前期研究发现, 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在烟草植株上对烟蚜Myzus persicae具有明显的种间竞争优势。为明确两种害虫的生理适应性差异对其种间竞争的影响, 用生化分析法研究了两种成虫取食B型烟粉虱为害的烟草植株后其体内主要保护酶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B型烟粉虱取食其前侵染的烟草植株6, 12, 24, 48和72 h后, 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取食12和24 h后变化不明显, 但在取食6, 48和72 h后也显著增加(P<0.05), B型烟粉虱体内的这3种酶活性的最高值较对照最高分别增加达1.62, 2.71和2.57倍。烟蚜取食B型烟粉虱前侵染的烟草植株在多数取食时间段内, 其体内PPO和SOD的活性仅略有增加, 但在取食12 h后SOD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POD活性除在取食24 h后显著高于对照外, 在取食其他时间后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0.05)。B型烟粉虱取食其前侵染的烟草植株不同时间后, 其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显著增加, 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1.54倍和1.33倍; 烟蚜取食烟草植株6 h后, 其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 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 这两种酶活性被显著抑制, 其最低值分别为对照的0.39和0.72倍。结果提示: 与烟蚜相比, B型烟粉虱取食经B型烟粉虱前侵染的烟草后其体内保护酶和消化酶的活性提高是其具有较高适应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采用现场调查与系统模拟的方法,以辽东湾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单元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的污染物净化量估算模型,并基于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信息,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重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各生态单元对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石油类等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组成与结构的生态系统净化负荷有所不同;系统原CODCr净化量为188.9 kg·d-1、净化负荷量为2.84 g·m-2·d-1,而根据研究区DEM信息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后的CODCr净化量为313.3 kg·d-1、净化负荷量达4.72 g·m-2·d-1,净化效率提高了近20%.  相似文献   
59.
卢宝荣  夏辉  汪魏  杨箫 《生物多样性》2010,18(6):577-1158
生物入侵给全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危害, 对其入侵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生物入侵是一个适应性进化的过程,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可以改变外来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高其入侵能力, 使其进化成为入侵种。因此了解杂交-渐渗在促进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作用, 将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生物入侵及其危害。本文从杂交-渐渗对生物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影响的角度, 阐明外来种如何通过杂交-渐渗在新的生境中改变其适应性、生存竞争能力和入侵能力。杂交-渐渗可以导致物种发生多倍体水平和同倍体水平的进化, 虽然二者的进化过程不尽相同, 但均能使杂种群体在遗传上产生较大变化, 进而影响杂种群体的适合度, 这一过程可能促使外来种在新的生境中的成功入侵进而转变为入侵种。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大量转基因作物进入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种植, 具有特定功能的转基因可能通过杂交-渐渗进入野生近缘种群体, 也可能使之成为入侵性强的农田杂草, 带来难以预测的生态后果。总之, 生物入侵是一个复杂的进化和生态过程, 利用杂交-渐渗的理论来解释植物的入侵性, 仅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入侵生物学的研究, 杂交-渐渗与其他理论的结合, 将从更深的层次来解释外来种的入侵机制。  相似文献   
60.
昆明动物园笼养倭蜂猴的能量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是动物适应性生存的基础,能量平衡对动物生存、繁殖和进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cNab,1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