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多倍性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机制,决定一些重要器官细胞产生的数量和功能,而且与某些病理过程(如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我们通过建立相对同步化的多倍体细胞模型,已经证实mTOR/S6K1参与多倍体细胞周期的调控.本课题主要研究mTOR下游的另一个重要信号分子4E-BP1是否也参与细胞的倍体化调控.方法:诺考达唑诱导Dami细胞建立相对同步化的多倍体细胞模型,Western-blot分析多倍体细胞模型中mTOR/4E-BP1通路信号分子表达和磷酸化修饰位点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双荧光分析4E-BP1不同结构域磷酸化位点修饰与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关系.结果:诺考达唑诱导的Dami细胞可作为相对同步化的多倍体细胞周期模型,在二倍体和多倍体细胞周期中,mTOR表达增加及第2448位丝氨酸位点磷酸化发生在G1期进入S期,4E-BP1的第37,46位苏氨酸和第65位丝氨酸位点磷酸化发生在G2/M期.结论:mTOR/4E-BP1通路参与多倍体细胞周期的调控.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用于上肢创伤病人行高位硬膜外阻滞的遗忘作用和相应的脑电变化。方法:选择40例单纯上肢创伤病人行高位硬膜外阻滞随机双盲分为四组:咪达唑仑0.15mg/kg和0.10mg/kg,安定0.20mg/kg,生理盐水2ml,麻醉前30分钟肌注,观察用药前后脑电改变,镇静分级对麻醉操作的遗忘率和程度以及术后心理状况。结果:用咪达唑仑后,镇静程度与遗忘效果有显著变化。0.10mg/kg咪达唑仑的遗忘率为70%,其中90%为不全遗忘;0.15mg/kg咪达唑仑可达到100%完全遗忘;咪达唑仑的脑电功率谱变化为δ和β相对功率明显增加,而θ和α相对功率明显下降。结论:肌注咪达唑仑完全可以消除病人对高位硬膜外麻醉穿刺操作过程的不良回忆,并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53.
春玉米-晚稻与早稻-晚稻种植模式碳足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化作物生产的碳足迹有助于为农业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命周期法研究了我国南方地区稻田春玉米-晚稻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和早稻-晚稻连作种植模式下粮食生产的碳足迹,并定量分析粮食生产过程中各种碳排放源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与早稻-晚稻的连作模式相比,春玉米-晚稻轮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降低了6724 kg CO2-eq/hm2,单位产量的碳足迹降低了0.56 kg CO2-eq/kg。春玉米比早稻少排放6228 kg CO2-eq/hm2;与早稻-晚稻模式中晚稻碳排放相比,春玉米-晚稻轮作模式晚稻碳排放降低了497 kg CO2-eq/hm2。早稻-晚稻种植模式的碳足迹主要来源于甲烷(CH4),其碳排放为9776 kg CO2-eq/hm2(54.8%),氮肥生产和施用的碳排放为2871 kg CO2-eq/hm2(16.1%),灌溉电力消耗的碳排放2849 kg CO2-eq/hm2(16.0%)。春玉米-晚稻轮作模式的碳足迹主要来源于CH4的碳排放4442 kg CO2-eq/hm2(39.9%),氮肥生产和施用的碳排放2871 kg CO2-eq/hm2(25.8%),灌溉电力消耗的碳排放1508 kg CO2-eq/hm2(13.6%)。该模式中晚稻的碳足迹组成情况与春玉米-晚稻模式的碳足迹相似。但是,对于春玉米而言,其碳足迹主要来源氮肥生产和施用的碳排放1436 CO2-eq/hm2(50.1%),氧化亚氮(N2O)的碳排放为579 kg CO2-eq/hm2(20.2%),CH4的碳排放为378 CO2-eq/hm2(13.2%)。同时,相比于早稻-晚稻中晚稻的产量(6333 kg/hm2),春玉米-晚稻轮作模式下的晚稻产量(7270 kg/hm2)提高了14.8%。因此,引入春玉米-晚稻轮作模式有利于提升稻田生产力,降低稻田连作系统碳排放和碳足迹。  相似文献   
54.
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等手段从普哥滨珊瑚分离的一株Talaromyces sp.真菌C21-1中筛选得到2个活性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圆二色谱等技术鉴定这两个化合物分别为(R)-(-)-hydroxysydonic acid(1)和homodimeric WIN 64821(2),补充完善了化合物2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并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测定,发现化合物1对白色假丝酵母Canidia albicans和耐甲氧基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75mmol/L和0.2mmol/L,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抑制活性较弱,在0.2mmol/L浓度下的抑制率为17%;化合物2最大浓度0.2mmol/L条件下对这3种菌均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化合物2表现出剂量依赖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0.5mmol/L时抑制率达到35.1%。  相似文献   
5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旱胁迫越来越成为粮食生产的严重威胁。探索复苏植物耐受极端旱胁迫的机理,积累抗旱相关基因资源,对于植物适应逆境的基础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的作用。旋蒴苣苔(B. hygrometrica)广泛分布于我国山区,是复苏植物的代表性物种,而且有高质量的全基因组序列可以分析利用。本研究对旋蒴苣苔(B. hygrometrica)基因组中的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s)基因家族进行挖掘和分析。旋蒴苣苔(B. hygrometrica)基因组中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s)基因的数目远高于其他植物(拟南芥,水稻,辣椒,番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s)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植物特异性。这说明,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s)基因对不同植物进化和适应各自的生长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处于不同程度干旱状态的旋蒴苣苔(B. hygrometrica)叶片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一部分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s)基因表现出很强的对旱处理的响应。不同的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s)基因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响应模式。这些结果表明,旋蒴苣苔(B. hygrometrica)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s)基因参与植株应对旱胁迫,而且有精细的调控机制控制不同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s)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56.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严重影响肺通气与换气功能的下呼吸道慢性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表现为异常的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以及肺泡结构的破坏。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TⅡ)作为维持肺结构和功能的关键细胞,在肺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极其重要。在IPF中,各种原因所致的ATⅡ的受损和衰老凋亡,可能是纤维化发生的是始动因素。而在这之后,关于临时基质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聚集、激活以及间质-上皮转化的过程,异常的ATⅡ也参与其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骨形成蛋白调控成骨分化的信号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茸影  易静 《生命科学》2005,17(1):34-39
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能诱导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并能在体内诱导异位成骨。BMPs与骨形成蛋白受体BMPR结合,通过Smads和p38MAPKs途径进行信号转导,并通过下游转录因子Cbfal、Osterix、Dlx等与相应的成骨细胞特异蛋白碱性磷酸酶、骨钙素、OPN等基因启动子连接,促进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另外,还通过转录因子CIZ、AJ18等对成骨进行负调控,维持胚胎发育正常,保持骨量平衡。由于BMPs在骨修复中的重要作用,现已成为基因治疗用于骨缺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及肾组织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将其以随机抽签法分为Rg1组、模型组以及对照组,各20只。其中Rg1组与模型组大鼠均选择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建立DN大鼠模型,Rg1组予以人参皂苷Rg1治疗,模型组与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比较干预12周后各组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及肾组织TGF-β1、MC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Rg1组大鼠干预12周后Scr、BUN、CysC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Rg1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清SOD、GSH水平均高于模型组,MDA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Rg1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肾组织TGF-β1、MCP-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Rg1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显著改善DN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肾组织TGF-β1、MCP-1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59.
【目的】昆虫表皮蛋白在昆虫的生长发育、抑制水分蒸发和抵御其他外界不良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转录组水平上葱蝇Delia antiqua表皮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部分基因在非滞育和冬滞育条件下的表达规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葱蝇表皮蛋白在滞育期的抗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葱蝇表皮蛋白基因进行鉴定分析,系统进化和保守结构域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分析了12个基因在葱蝇非滞育和冬滞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葱蝇中鉴定出81个表皮蛋白基因,分别属于RR(71个基因)、CPAP(5个基因)和CPLC(5个基因)亚家族,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92~49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8.692~52.2 k D,等电点为3.90~9.93。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67个全长表皮蛋白均为外分泌型。12个葱蝇表皮基因在非滞育和冬滞育过程中有明显不同的表达规律。【结论】葱蝇表皮蛋白基因RR-2型的保守基序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引起关键氨基酸的替换,这可能暗示它们在非滞育和滞育不同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中蛹皮结构重建和某些器官的发生方面发挥不同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葱蝇滞育蛹皮结构及抗逆功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土壤来源的五个苏云金芽孢杆菌新亚种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中国土壤中分离的大量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中鉴定出H42、H43、H56、H60及H62等5种新H血清型,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生化反应、晶体蛋白质成分及毒力特性等项检测鉴定,鉴定了5个苏云金芽孢杆菌新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jinghongiensis (H42), B.thuringiensis subsp. guiyangiensis (H43),B.thuringiensis subsp. rongseni(H56),B.thuringiensis subsp. pingluonsis(H60)及B.thuringiensis subsp. zhaodongensis(H62) 。毒力生物测定证明5个新亚种的代表菌株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幼虫均无毒力。H42、H43、H56、H60对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斑须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及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亦均无毒;H62对埃及伊蚊无毒,但对尖音库蚊与斑须按蚊有低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