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杨阳  陆和生 《生物技术》2003,13(2):32-33
通过用从动物组织中抽提出的原胶原脯氨酸羟基化酶,在Fe^2 、α-酮戊二酸和还原剂如抗坏血酸盐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根据试验结果,不能排除其可把水溶液中游离的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的可能性。并且反应体系的pH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试验找出最适的反应pH,反应液的为3.52;抽提液的为6.95,与文献中原胶原脯氨酸羟基化酶羟化原胶原中脯氨酸的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52.
叶下珠有效部位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Born方法和改良的Hamburger方法分别测定叶下珠 (Phyllanthusurinaria)含corilagin的有效部位 (代号PUW )在体内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和对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反应的影响 ;应用Myers方法评价PUW灌胃对小鼠尾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 (AA)引起猝死的保护作用 ;运用改良的Charl ton方法及陈长勋等方法分别观察PUW灌胃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采用Tomihisa方法 ,观察PUW对大鼠尾尖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 ,PUW在体内外对ADP、AA或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PUW呈浓度依赖性明显阻抑AA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粘附反应 ,其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 39 7mg/kg。PUW (10、2 0和 4 0mg/kg)灌胃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减少AA致小鼠死亡的数量 ,明显延长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 ,减轻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干、湿重。 2 0mg/kg的PUW对出血时间无明显影响 ,4 0mg/kg的PUW虽延长出血时间 ,但与阿司匹林 (2 0mg/kg)比较 ,出血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本实验结果提示 ,PUW灌胃在多种体内血栓模型中均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阻抑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的粘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我国桃花水母分布近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桃花水母是世界的珍稀动物,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1880年首次在英国发现,订名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Lankester 1880.1880~1939年共发现5种,1980年以后相继报道了6种.1959年台湾省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校园一人工水池中发现桃花水母,共采得4个标本,作者订为一新种C. koui Shieh and Wang 1959.Kramp(1961)认为此非新种,乃为C.sowerbyi,这有待证实.作者在其论文中只称刺丝囊成丛,没描述刺丝囊疣的形状,对生殖腺的形状描述不清,未说明其颜色.为此,台湾的桃花水母难以鉴定.至于前苏联报道的一新种C.vovasi Naumov and Stepanjants 1971,共得16个标本,采自南Sakhalin的Bousset咸水湖.我们认为这不是淡水水母,应是一种海产的水螅水母.Stepanjants于1988年宣告此种无效,他认为此标本是Eperetmus typus Biglow 1915的一个新变种E.typus var.vovasi.因此,目前世界上桃花水母已记录11种,9种分布在我国.  相似文献   
54.
转Cry1Ac活性杀虫蛋白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B基因的棉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植物基因的结构特征。合成了Cry1Ac活性杀虫蛋白的编码序列并与内质网定位肽编码序列组成嵌合杀虫蛋白基因Bt29K。构建了含Bt29K基因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B(API-B)基因表达框的双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rmefaciens(Smith et TOwnsend)ConnLBA4404)介导转化了棉花(Gossypium hirsu-tunL.)的两个生产品种(系)。根据抗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试验及农艺性状的观察调查结果。经6代筛选,获得了抗棉铃虫90.0%_99.7%且农艺性状优良的9个双价抗虫棉纯合品系。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抗虫基因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插入拷贝数为1个或2个,活性Cry1Ac和API-B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株系中的表达量分别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17%和0.09%。对双抗纯合系植株及仅转Bt基因的棉花纯合系抗虫性检测结果表明前者的抗虫性明显高于后者,因此推断本研究采用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策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5.
作者对我国的桃花水母属Craspedacusta的2亚种和2变种重新通过形态学观察,并与国内外已发表的Craspeda-custa属7种相比较,其刺丝囊疣的形状和排列及生殖腺的形状和颜色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故认为此2亚种和2变种应提升为种,即信阳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xinyangensis He,1980,杭州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hangzhouensis He,1980、乐山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kiatingi Gaw and Kung,1939和宜昌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kawaii(Oka,1907)。本文将全世界11种桃花水母的形态特征作了比较并附以系统检索。  相似文献   
56.
固沙树种梭梭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光合生理特征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对不同水分梯度下梭梭光合作用的研究发现,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灌水量对梭梭的光合具有明显的影响。在1.4m、2.4m、3.4m地下水位下,梭梭的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量子效率随水位的降低而降低,光补偿点随水位的降低而增大;在滴灌供水时,梭梭的光合速率较对照明显提高,且灌水量越大,梭梭的光合速率越高;半流动沙丘、丘间低地、粘土沙障固定沙丘退化梭梭的光合作用的强弱同其林地土壤水分的高低基本一致。7月,不同水分梯度下的梭梭光合作用均表现出午休现象,9月只有立地条件较差的梭梭发生光合午休,而且9月光合作用要强于7月,说明9月环境条件更有利于梭梭生长。  相似文献   
57.
【目的】阐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外来入侵昆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其本地近缘种花蓟马F. intonsa的影响机制。【方法】测定和分析了CO2人工气候箱内不同CO2浓度(400 μL/L和800 μL/L)下饲养3代的这两种蓟马体内3种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MFO)]和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西花蓟马成虫体内的CarE, AchE, MFO, CAT和POD酶活性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其中800 μL/L CO2浓度下CarE和MFO酶活性分别比400 μL/L CO2浓度下增加了24.78%和16.05%;800 μL/L CO2浓度下花蓟马成虫体内的CarE, MFO和CAT酶活性显著高于400 μL/L CO2浓度下花蓟马成虫体内的相应酶活性,而AchE和POD酶活性在两种CO2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800 μL/L 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和花蓟马成虫体内的SOD酶活性均显著低于400 μL/L CO2浓度下的相应蓟马酶活性(P<0.05),分别下降了65.22%和42.20%。【结论】CO2浓度升高是导致两种蓟马成虫体内CarE,MFO和SOD酶活性上升的主要原因,而AchE, CAT和POD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受蓟马种类的影响。两种蓟马可能通过改变体内解毒酶或保护酶的活性来适应高浓度CO2的环境。  相似文献   
58.
对70份云南割手密血缘F1创新种质材料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因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中8个公因子保留前3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79.35%。第1公因子中载荷值较大的是单产、含糖量、有效茎数、出苗率和分蘖率等性状;第2公因子中起主导作用的性状是茎径和株高两个产量因子;第3公因子只有11月理论蔗糖分起主导作用。以70份创新材料3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为指标,采用系统聚类中的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2.4处,参试材料被聚为10类,其中占参试材料总数50%的第Ⅰ、Ⅳ、Ⅶ、Ⅷ、Ⅹ类材料,表现高产;占参试材料72.8%的第Ⅰ、Ⅱ、Ⅳ、Ⅴ、Ⅵ、Ⅶ、Ⅸ类材料,表现高糖,特别是其中占参试材料38.6%的Ⅰ、Ⅳ、Ⅴ、Ⅵ类材料,11月理论蔗糖分均高于12%;占参试材料总数38.6%的第Ⅰ、Ⅳ、Ⅶ类材料,表现高产、高糖。本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材料,培育高产、高糖创新亲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原核表达并纯化了布鲁菌脂蛋白Omp19,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验证。采用Omp19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羊种布鲁菌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检测90份羊血清样本,并与标准血清凝集试验(SAT)比较,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ELISA与SAT的阳性符合率为95.12%,阴性符合率为67.35%,Kappa值为0.607 7。对2种方法进行McNemar卡方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建立的iELISA与SAT的总符合率达80%,可作为羊种布鲁菌病血清学诊断的备用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实施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59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与根治切除术组比较,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肿瘤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优于根治切除术组,且手术切口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复发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用于急诊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