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7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松嫩草原区农牧林复合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野外选择样地,设置样方,调查了温带地区松嫩草原区农牧林复合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生态特征.结果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是球角跳虫科(Hypogastruridae)、辐螨(Actinedida)、革螨(Gamasida)和甲螨(Oribatida),常见类群是节跳虫科(Isotomidae)和叶蝉科(Jassidae),从玉米田、草地和杨树林3个子系统的对比分析看,草地物种最丰富,多样性最高,生境条件最优越,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聚性明显;但3个子系统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完全相同,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主要土壤环境要素和气侯要素与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相关关系,发现土壤环境要素是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72.
沼泽植物泽泻气孔导度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工湿地园中泽泻沼泽植物气孔导度日变化,结果表明:泽泻叶片的气孔导度日进程在晴朗的天气成双峰曲线变化,出现“午休”现象,上午的峰值要高于下午.这种现象不受叶片温度、相对湿度、大气温度和光量子通量密度单一因子的影响,是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泽泻自身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笔者认为,水生植物对环境的不同响应可以为人工湿地同生物多样性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73.
松嫩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古植被演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松嫩平原不同地点六个剖面的孢粉分析资料及测年数据, 恢复该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六种植被类型, 并且对晚更新世晚期在冰缘气候控制下的三种模式孢粉组合所代表向三种典型植被类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74.
新疆沼泽资源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于1980年6至10月组成了一支小型综合考察队共14人,进行了新疆各类沼泽的考察。沼泽资源丰富,类型复杂,既有山地冰雪融水形成的沼泽,又有平原河、湖形成的沼泽,还有特殊的盐沼泽。1.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上的沼泽及沼泽化草甸,历来都是新疆各族牧民优  相似文献   
475.
采用淡化虾塘水添加天然盐碱水的方法,进行盐碱水环境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存能力实验,探讨吉林西部盐碱水域对虾养殖技术.结果表明,未驯化幼虾在碱度为515~19.24 mmol·L-1的盐碱水体存活时间大于96 h,在23.41~38.78 mmol·L-1的盐碱水体生存时间小于0.75 h;驯化幼虾在碱度为5.15~38.78 mmol·L-1的盐碱水体存活时间大于24 h.未驯化幼虾适应的盐碱水碱度上限在10 mmol·L-1左右,对递增碱度差的适应能力小于8 mmol·L-1.提高驯化水平,可增强幼虾对盐碱水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碱度驯化至30 mmol·L-1的幼虾对递增碱度差和递减碱度差的适应能力分别为2~4 mmol·L-1及3~25 mmol·L-1,可以在吉林西部碱度小于32 mmol·L-1的盐碱水域养殖凡纳滨对虾.  相似文献   
476.
沼泽湿地垦殖前后土壤温度变化及其对土壤热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沼泽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环境功能,其对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土壤温度变化能够很好地指示气候的波动.沼泽湿地土壤温度呈明显的"正弦曲线"型年、季动态,不同深度土壤年均温度呈"U"型特征.5~9月份沼泽湿地10 cm土壤平均温度为11.69±3.04℃,垦殖后农田土壤为1.80±3.41℃.沼泽湿地土壤8、9月份土壤呼吸分别为156.41±76.91 mg·m-2·h-1和116.75±57.43 m-2·h-1,是同时期农田土壤呼吸通量的14.6%和13.1%,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通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77.
李月  万忠梅  孙丽 《生态科学》2020,39(3):212-220
CoupModel模拟范围广泛,几乎涉及了陆面过程的各种环节,且具有动态预测性。该模型不但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森林、农田、湿地以及冻土等多种生态系统的土壤水热运移和碳氮循环等过程,还能够科学地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增温潜势。通过对CoupModel的耦合原理及特点、数据的输入输出、多种参数估计方法及模拟结果检验等方面的详细介绍,深入了解了利用该模型模拟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物质能量过程;CoupModel在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应用与认可,引入我国后,通过更改部分参数也在多个地区得到验证。在综合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该模型与几种使用较广泛的同类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随后从模型参数简化、适用性验证和模型尺度等方面对其未来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8.
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服务于区域植被历史、演化规律、生物多样性保护,盐生植物作为区域植被演化的独特类群和未来农业种质资源开发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区域系统发育多样性对于揭示区域环境变化、盐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区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匮乏。本文应用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理论和方法,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系统评价中国盐生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差异性,构建65科484种,17变种,8亚种盐生植物系统发育树;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大于0的只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市;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科、属、种级物种丰富度相关性依次为67.01%、91.20%和96.99%;根据盐生植物分类学组成相似性和系统发育组成相似性把中国盐生植物分为4大区域。本文结果对于省级行政区域盐生植物资源评估、盐生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和中国盐生植物分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9.
节肢动物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分,在维持湿地生态功能,指示湿地环境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2020年7月对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的23个采样点进行节肢动物样品采集,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人类活动干扰对湿地节肢动物数量、群落组成、多样性的影响以及节肢动物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指示作用。共采集到节肢动物10目47科1825只,主要以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为主。自然湿地节肢动物的多度是干扰湿地的4.27倍;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湿地类型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在自然湿地显著高于干扰湿地(P<0.05),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干扰湿地显著高于自然湿地(P<0.05)。人类活动干扰对湿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影响显著,聚类和非度量多纬尺度排序(NMDS)显示,两种湿地类型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指示值法分析显示,自然湿地的指示类群为叶甲科、蚁形甲科、叶蝉科、蚜科、盲蝽科、摇蚊科以及姬蜂总科,干扰湿地未发现指示类群。综上所述,湿地节肢动物对人类活动干扰响应十分敏感,可以作为指示湿地健康状况的关键生物类群。  相似文献   
480.
氮输入对湿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碳氮组分对氮输入的响应,对于明确湿地土壤碳氮循环微生物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依托长期野外氮输入模拟试验,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不同浓度氮输入:N1(6 g N m-2 a-1)、N2(12 g N m-2 a-1)和N3(24 g N m-2 a-1)对湿地土壤表层(0-15 cm)和亚表层(15-30 cm)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功能多样性和碳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2处理显著提高了亚表层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和McIntosh指数,N3处理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和Shannon-evenness指数。随氮输入浓度增加湿地表层土壤微生物对糖类的利用率显著降低,N3处理表层土壤微生物对胺类的利用率以及亚表层土壤微生物对醇类的利用率显著提高。N1处理显著提高了湿地表层土壤全氮和微生物量碳含量;N2、N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N3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湿地土壤pH、总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土壤溶解性有机碳、铵态氮、全氮含量、含水率是影响微生物碳源利用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