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51.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蒙古栎次生林下的蒙古栎凋落叶片为材料,根据研究地区同类可燃物的野外条件,在实验室内构建了不同载量、高度和含水率的可燃物床层,进行100次平地无风条件下的点烧试验.结果表明:平地无风条件下蒙古栎阔叶床层的林火蔓延速率不超过0.5 m·min-1;可燃物含水率、床层载量和高度对蒙古栎阔叶床层的林火蔓延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含水率对林火蔓延速率的影响与可燃物床层高度、载量等无显著关系,而可燃物床层高度对林火蔓延速率的影响与可燃物床层载量有关.可燃物床层压缩比对蒙古栎阔叶床层的林火蔓延速率影响不大.以可燃物含水率、床层载量和高度为预测因子的林火蔓延速率预测模型能解释83%的林火蔓延速率变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4 m·min-1,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17%.  相似文献   
452.
截头堆砂白蚁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omestictis是世界性蛀木害虫, 也是我国主要危害木材的白蚁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我国截头堆砂白蚁补充型繁殖蚁的形成、生存、繁殖和扩散, 以及成熟群体的分飞, 原始繁殖蚁的形成周期和行为特点, 初建群体的形成、发展发育和取食行为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进展。并且对该种白蚁的控制进行了探讨, 为控制该种白蚁的扩散、传播和为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3.
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是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指向污染土壤添加一些活性物质(钝化修复剂),以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有效浓度或改变其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有效降低其迁移性、毒性及生物有效性.本文基于原位钝化修复剂种类、研究方法、评价指标、作用机制以及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目前广泛使用的钝化修复剂主要有粘土矿物、磷酸盐、有机堆肥及微生物材料等.由于土壤结构和组分的复杂性,钝化修复剂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沉淀反应、化学吸附与离子交换、表面沉淀、有机络合和氧化还原等.今后应加强从分子水平研究重金属的钝化机制,重点关注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钝化修复的长期田间效应.  相似文献   
454.
本研究在室内模拟自然蚁巢的结构和条件下,使用个体标记和直接观察法对一巢金毛弓背蚁Componotus tonkinus的行为类型和社会分工进行了研究。共34只来自同一巢穴的工蚁被标记。在持续一周的观察过程中对每只蚂蚁所执行的每种行为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毛弓背蚁可以区分出12种基本行为类型;该蚂蚁的成员大致可以分为5个功能组, 即繁殖(蚁后1个)、觅食(由10个工蚁组成,主要负责觅食)、巢穴内的维护及护育(由16个工蚁组成,主要负责巢穴的维修、清理及护育)、巢穴的防卫(包括3个工蚁,行巢穴防卫)及不活跃型(含5个工蚁)。  相似文献   
455.
伊大头蚁蚁巢的结构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大头蚁Pheidole yeensis是舞草Codariocalyx motorius种子的主要搬运者, 在舞草的扩散中起着重要作用。2000年在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景谷县对伊大头蚁种群数量、蚁巢结构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伊大头蚁主要在土壤中筑巢,深度可达地下50 cm;每巢蚁量一般在2 000~3 000头,最多的可达万头;伊大头蚁大多在海拔1 000~1 200 m的山腰筑巢, 以西坡的蚁巢密度最大,南坡次之,北坡最少;在丢荒2~3年的地里筑巢最多,其次为玉米和花生地,在森林里筑巢的相对较少;伊大头蚁的蚁巢呈均匀分布,但巢群间相互排斥。伊大头蚁筑巢生境与舞草生长的环境基本一致,蚁巢结构与蚁量有利于舞草的扩散与建群。  相似文献   
456.
日本弓背蚁亲系识别的研究:攻击行为测试与RAPD PCR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亲系识别在社会性昆虫繁衍、维持社群的生命力和个体间的通讯协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少学者已应用气相色谱和行为观察方法分析了几种社会性昆虫的亲系识别现象、识别能力及其化学本质 ,但在揭示其遗传背景方面的研究较少[1~ 3] 。作者对采自西安地区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和长安县不同巢穴的日本弓背蚁进行了攻击行为测试和RAPD PCR分析 ,旨在探讨它们的亲系识别能力及其遗传背景。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蚂蚁实验所用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japanicus大型工蚁 (即兵蚁 )于 1997年 5月分别采自陕西师范大学校园、陕…  相似文献   
457.
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耕层(0~20 cm)土壤容重不变情况下,采用池栽方法研究了下层(20~40 cm,40~60 cm)土壤容重变化对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下层土壤容重不同时,玉米的光合速率(Pn)和产量都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下层土壤容重的增加,叶片Pn和产量降低,下层土壤容重越大,降幅越大.不同处理玉米叶片的Pn和细胞间隙CO2浓度(Ci)的变化趋势不同,Pn早晨和傍晚较低,中午较高,且随着下层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 Ci的变化趋势则相反.气孔限制值(Ls)和气孔导度(Gs)也随着下层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 随着玉米生育进程,Pn、Ls和Gs不断下降,而Ci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458.
切叶蚁亚科七属十二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振鹏  周善义 《昆虫学报》2007,50(4):395-404
测定了切叶蚁亚科7属12种的线粒体CO1、CO2的部分基因及完整的tRNALeu基因DNA序列,对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对tRNALeu 基因进行了二级结构分析;根据DNA序列数据和氨基酸序列数据,以臭蚁亚科的Forelius chalybaeus作为外群,采用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邻接法(NJ)、未加权组对算术平均法(UPGMA)构建分子系统树,通过自举检验,得到自举置信水平,以此检验该分子系统树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以上基因的分子系统分析与传统分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且在属级的一致性高于种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59.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分蘖到抽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和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80 kg·hm-2氮处理时达到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片NR活性提高; 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叶片NR活性与NO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R2≥0.68,n=15),NO含量和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二次相关(R2≥0.43,n=15);低氮处理下,NR活性较低使叶片NO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促进气孔开放,高氮处理下,NR活性较高使叶片NO含量增加,诱导气孔关闭;在抽穗期叶片NR活性和NO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虽然NO含量和Gs也呈显著正二次相关(R2≥0.36,n=15),但不能通过施氮提高NR活性来影响叶片NO含量,进而调节叶片气孔行为.合理施氮使小麦叶片NO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可提高叶片Gs、Tr和IWUE,增强作物抗旱能力,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60.
火百合花丝组织培养器官形成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火百合花丝节段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6-BA 1.0 mg/L和NAA 0.2 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及器官。经细胞组织学观察表明,细胞启动、愈伤组织形成及器官再生皆发生于外植体形态学下端的切口边缘及内方,而形态学上端的细胞自始至终未启动。器官发生的途径是通过愈伤组织间接产生,有的愈伤组织团单独形成芽或根,而有的愈伤组织团则同时分别从表面形成芽,内部形成根,通过维管组织连接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