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6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记述我国柱角水虻属2新种,即黄跗柱角水虻Beris flava sp.nov.,舟曲柱角水虻B.zhouqu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黄跗柱角水虻,新种Beris flavasp.nov.(图1~3)新种与端褐柱角水虻B.fuscipes Meigen近似,但复眼的毛短而稀疏,生殖背板无背侧突,生殖突长钩状。正模♂,宁夏径源龙潭,1880m,2008-07-05,刘经贤。副模1♂,同正模。2舟曲柱角水虻,新种Beris zhouquensis sp.nov.(图4~6)新种与指突柱角水虻B.digitata Li,Zhanget Yang近似,但跗节全黑色,生殖突基部无突起。正模♂,甘肃舟曲沙滩林场,2400m,1999-07-17,王洪建。副模1♂,同正模,1999-07-16,姚建采。  相似文献   
42.
记述了中国花天牛亚科1新纪录属角花天牛属Munamizoa Matsushitaet Tamanuki,1940及1新种长白山角花天牛Munamizoa changbai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吉林省长白山,保存在北华大学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43.
基于EPG的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取食行为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虽然都取食小麦,但其取食部位、传毒能力均有差异。利用EPG研究了3种麦蚜在同一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结果显示:(1)禾谷缢管蚜在取食过程中G波出现的时间最早,G波总的持续时间和每次刺探G波的平均持续时间都明显长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第1次E1波的时间、E1波总的持续时间和每次刺探E1波的平均持续时间都明显比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要长。麦二叉蚜E2波总的持续时间和每次刺探E2波的平均持续时间都明显长于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表明3种蚜虫各自拥有不同取食策略。禾谷缢管蚜比其它两种蚜虫需要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麦长管蚜通过分泌大量唾液增大对食物的利用率,麦二叉蚜通过增加韧皮部取食时间以满足对营养的需要。(2)刺探过程中麦二叉蚜pd波出现的次数为(51.97±7.82)次,高于麦长管蚜的(44.73±4.52)次和禾谷缢管蚜的(32.99±4.22)次。麦二叉蚜pd波Ⅱ-2和Ⅱ-3亚波的时间最长,禾谷缢管蚜最短,三者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与其它两种麦蚜相比,麦二叉蚜在取食过程中口针与细胞间的接触频率更高,与细胞内获毒和传毒相关的Ⅱ-3波和Ⅱ-2波持续时间更长,增加了获毒和传毒的几率,是其传毒能力最强的机理。  相似文献   
44.
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中国角蝉总科18种昆虫(叶蝉17种,角蝉1种)的成虫“网粒体”进行了超微结构及合成部位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体表网粒体均合成于马氏管第三区( MT3)管壁细胞的高尔基体;这些网粒体可被分为4种类型:小球形网粒体(SB)、棒状网粒体(RB)、多室大球形网粒体( LMB)及少室大球形网粒...  相似文献   
45.
桃蚜MpAChE基因RNAi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害虫取食植物表达害虫发育关键基因dsRNA的转基因植株,分析能否通过抑制害虫特定基因的表达来防控害虫。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桃蚜中克隆乙酰胆碱酯酶基因383 bp cDNA片段,命名为MpAChE。进一步利用该MpAChE基因片段构建植物RNAi表达载体RNAi-MpAChE,并通过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化植株,PCR及Southern杂交进一步鉴定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片段与桃蚜中已克隆的乙酰胆碱酯酶(GenBank登录号AY147797)cDNA序列核苷酸一致性为99%。卡那霉素抗性初步筛选和PCR进一步鉴定,获得25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从25株中随机选择的5株阳性植株,Southern杂交均为阳性。经接种桃蚜初步鉴定,转基因植株对蚜虫的抗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为确定灰毛豆Tephrosia purpurea树皮甲醇提取物中的杀虫成分,以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4龄幼虫为靶标昆虫,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利用色谱技术分离其活性成分,然后根据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网谱和质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玻片载蚜法和点滴法测定了各化合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无翅蚜...  相似文献   
47.
利用空气干燥法,对采自云南省丽江市束河古镇、保山市龙王塘和香格里拉市小中甸3产地淡水三角涡虫(Dugesia sp.)的染色体和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丽江市束河古镇淡水三角涡虫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以16条为主,为二倍体(2n=2x=16=16m);保山市龙王塘淡水三角涡虫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以24条为主(2n=3x=24=24m),少数为16条(2n=2x=16=16m),为三倍体和为二倍体的混合倍体;值得注意的是:香格里拉市小中甸淡水三角涡虫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以极少见的26条为主(2n=3x+2=24+2=21m+3st+2m),少数为25条(2n=3x+1=24+1=21m+3st+1m)和24条(2n=3x=24=21m+3st),为三倍性混合倍体。研究根据核型结果对上述三产地淡水三角涡虫的分类和染色体非整倍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8.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黄玛草蛉2龄与3龄幼虫对甘蓝蚜以及玉米蚜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黄玛草蛉2龄与3龄幼虫对2种蚜虫的捕食量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龄期幼虫对2种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黄玛草蛉2龄与3龄幼虫对玉米蚜最大理论日捕食量分别为120.48头、185.18头;黄玛草蛉2龄与3龄幼虫对甘蓝蚜最大理论日捕食量分别为60.60头、86.95头。在相同猎物种类下,黄玛草蛉3龄幼虫对2种蚜虫的捕食量均高于黄玛草蛉2龄幼虫;在相同猎物密度下,黄玛草蛉2龄幼虫与3龄幼虫对玉米蚜的捕食量均高于甘蓝蚜。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决养牛业中粪便污染问题,本研究利用亮斑扁角水虻(黑水虻)来转化利用牛粪,探讨了饲养密度对新鲜牛粪的转化效率。本试验以亮斑扁角水虻为研究对象,选择设置每20.0 kg牛粪投入3500头、8750头、17500头4日龄幼虫3个处理密度,在每个密度日均1.0 kg等量饲喂条件下,分析亮斑扁角水虻幼虫百虫重、粗蛋白、粗脂肪、牛粪转化率指标的差异,探索一种适于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处理新鲜牛粪的饲养密度。结果表明:百虫重、粗蛋白、粗脂肪3个指标在3组处理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百虫重和粗脂肪两个指标和试验组密度情况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但3个处理中转化率最高的为8750头的饲养密度。综合评价认为亮斑扁角水虻4日龄幼虫8750头/20.0 kg牛粪的投入量为实验范围内最佳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50.
覃信梅  盘波  卢永彬  沈利娜  张强  梁燕妮 《广西植物》2020,40(10):1466-1476
石山苣苔属(苦苣苔科)约41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石灰岩地区。到目前为止,仅其中四种的染色体数目被研究和报道,其余绝大多数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尚不清楚,染色体数目和倍性在该属及其姐妹属报春苣苔属中的演变历史及其对两属物种多样性分化的影响亦不清楚。该文以叶片水培生根法获取的四种(含一变种)石山苣苔属植物 [即石山苣苔原变种(Petrocodon dealbatus var. dealbatus)、齿缘石山苣苔(Petrocodon dealbatus var. denticulatus)、弄岗石山苣苔(Petrocodon longangensis)、石山苣苔未定名种(Petrocodon sp.)]的根尖细胞为材料开展染色体实验,探索了多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获取染色体数目,在石山苣苔属和报春苣苔属的系统树上追踪了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的演变历史,同时探讨染色体数目尤其是倍性变化是否对两属物种多样性分化存在影响。结果表明:(1)长度为1~1.5 cm的根尖,0.002 mol·L-1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5 h,解离4 min为较适宜的染色体制备条件。(2)四种(含一变种)石山苣苔属植物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二倍体(2n=2x=36)。(3)两属之间及两属各自的最近共同祖先染色体数目尚不能确定,除个别物种染色体条数或倍性有变化以外,其余已知染色体数目的物种均为2n=2x=36,在两属中高度一致,石山苣苔属与报春苣苔属物种多样性分化尤其两属物种多样性巨大差异与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组倍性变化无关。综上结果为石山苣苔属植物及其近缘类群染色体制备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对该类群的分类、系统演化和物种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