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西藏牦牛mtDNA 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和分析西藏11个牦牛类群114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全序列,对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及其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西藏牦牛mtDNA D-loop区全序列长度为890—896 bp,4种核苷酸T、C、A、G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8.5%、25.3%、32.4%、13.8%,西藏牦牛mtDNA D-loop区富含碱基A+T,表现出一定的碱基偏好性。②共检测到130个变异位点,占分析总位点数的14.33%;其中单一多态位点85个,占多态位点总数的65.38%,简约信息位点45个,占多态位点总数的34.62%。序列变异中碱基缺失、插入和碱基替换等均有,其中碱基替换变异类型中转换114次,颠换12次,在转换变异类型中以A/G、T/C为主,占95.61%,在颠换变异类型中以A/T为主,占75%。③在114个个体中鉴定出9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81±0.008,核苷酸多样性为0.01056±0.00701,均说明西藏牦牛具有丰富的单倍型类型。④90种单倍型分为2个聚类簇(Ⅰ、Ⅱ),聚类簇Ⅰ包含80种单倍型,占全部单倍型的88.89%,涵盖本研究中所有的西藏牦牛类群;聚类簇Ⅱ中有10种单倍型,占单倍型总数的11.11%,涉及的类群有工布江达、帕里、丁青、巴青、江达、类乌齐、桑桑、桑日、斯布,说明西藏牦牛可能有2个母系起源。⑤西藏牦牛类群间核苷酸分歧度(Dxy)在0.503%—1.416%之间,聚类分析和AMOVA分析显示西藏牦牛可分为两大类,康布牦牛、嘉黎牦牛为一类,其余的牦牛类群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42.
采用内含子切接点引物 (Intron-splice junction primer) 和长随机引物的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 标记技术, 就黄土高原不同水肥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所用的6个引物共能扩增出182条稳定清晰的条带, 其中142条为多态性条带, 多态性条带为78.02%。聚类分析与主坐标分析表明, 水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有不同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番茄产量、果实的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成正相关, 尤其与Vc的相关系数达0.9211, 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成负相关关系。6个水肥组合中WmFh (中水高肥)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 且番茄果实的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该组合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提高, 利于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番茄优良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对犊牛生产性能和母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组采取"全哺乳+早期诱饲+补饲+放牧+早期断奶"的模式进行饲养,对照组采取传统放牧。实验表明:试验组犊牛5月龄实现早期断奶,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3.13±12.34) kg VS (23.44±9.38) kg);试验组犊牛7月龄时体重达71.42 kg,比对照组提高了1.36倍;血液检测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牛表皮生长因子(p<0.05);12月龄时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7.25±23.43) kg VS (39.51±17.28) kg);当年生犊牦牛实施早期断奶,母牦牛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其"一年一胎"比例达68.6%。因此,早期断奶尚未影响犊牦牛生长发育,同时有利于母牦牛年产犊的提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明确拉萨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的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动态规律。【方法】建立了该种群的两性生命表,采用黄板诱集成虫的方法调查了日光温室番茄上西花蓟马的周年发生动态。【结果】该种群西花蓟马成虫前期总发育历期为12.54 d,2龄若虫发育历期为5.62 d,占成虫前期发育历期的44.8%,卵能存活到成虫阶段的概率为0.598。雌虫的平均寿命为27.76 d,雄虫为20.2 d。该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和净增殖率(R0)分别为0.153/d和22.817。在拉萨日光温室番茄上西花蓟马能够周年发生,种群增长呈"单峰"型,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发生盛期。【结论】拉萨地区西花蓟马的2龄若虫期明显较长,日光温室中西花蓟马的最佳防治适期在4月初。  相似文献   
45.
杨欣兰  潘瑛子  巴桑 《生态学报》2022,42(8):3216-3227
为揭示我国西藏高原湖泊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垂直分布格局,于2017年11月及2018年5月和9月,在巴松措中心分7层设置采样点,利用25号浮游生物网采集原生动物。采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共鉴定到原生动物195种(其中春季86种,夏季93种,秋季80种),隶属于2门11纲24目43科59属。其中以肉鞭门种类较丰富,砂壳类纤毛虫占优势。垂直分布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复杂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均匀度指数大多数为1;季节分布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群复杂程度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物种多样性、丰富度指数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优势度指数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均匀度指数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优势物种和群落结构都会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总体呈现出物种多样性较低、均匀度较高,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相似文献   
46.
为丰富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繁殖生物学,实验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及HE染色方法,对西藏双须叶须鱼的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成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结果表明:双须叶须鱼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其卵巢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在第Ⅴ期卵巢中,小卵和大卵数量比例为1.38鲶1,存在败育现象。雌性卵母细胞在第3时相卵黄颗粒和滤泡;第4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数量迅速增多,细胞核向动物极移动;第5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融合成片,卵细胞与滤泡膜分离并游离于卵巢腔中。双须叶须鱼精巢为小叶型,其生殖细胞可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其精巢发育也分为6个时期。双须叶须鱼属于分批同步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47.
通过MS-222对2种规格的异齿裂腹鱼进行麻醉行为特征研究,为高原鱼类的麻醉以及运输提供技术支持。试验表明:MS-222麻醉大规格(25.0±1.5) cm和小规格(14.8±2.3) cm异齿裂腹鱼时,在麻醉时期3期以内,呼吸频率增加并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麻醉4期以后呼吸频率才开始显著下降。MS-222麻醉大规格和小规格异齿裂腹鱼的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150—180 mg/L和150 mg/L。在此浓度范围内,大规格异齿裂腹鱼在MS-222麻醉液中, 5min之内达到4级麻醉状态, 5min之内苏醒恢复,且在麻醉液中浸浴20min后成活率为100%时的浓度;小规格异齿裂腹鱼在MS-222麻醉液中, 5min之内达到4级麻醉状态, 7min之内苏醒恢复,且在麻醉液中浸浴20min后成活率为100%时的浓度。大规格异齿裂腹鱼在180 mg/L的MS-222溶液中麻醉5min,在空气中进行暴露0—15min,复苏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规格异齿裂腹鱼在150 mg/L的MS-222溶液中麻醉5min,在空气中进行暴露0—15min,复苏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8.
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隶属裂腹鱼亚科,叶须鱼属,是西藏特有经济鱼类,研究通过对其繁殖力和繁殖策略的研究,旨在为双须叶须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于2013年2月至3月以及2014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区段采集到1030尾双须叶须鱼,雄鱼体长主要集中在325—400 mm,雌鱼体长主要集中在375 mm以上,其中Ⅳ期、Ⅴ期的雌鱼65尾,体长为320—500 mm,体重为411.6—1328.0 g。采用SL50%的方法,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360.90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3.0龄;雄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354.53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3.5龄。从不同月份不同性腺发育期所占比例,不同月份的性体指数变化以及不同月份卵径分布图,可以看出双须叶须鱼属于同步产卵类型,集中在2—4月份。双须叶须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3487粒,平均相对体长繁殖力为7.2粒/mm,平均相对体重繁殖力为4.3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群体性比为1.23鲶1。综上所述,双须叶须鱼是繁殖力较低、性成熟较晚和繁殖期较短的鱼类,我们针对其繁殖特性提出了一些保护性建议。  相似文献   
49.
正2016年4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流下段的派镇段(29°31′9″N,94°52′12″E,海拔2 897 m),6月在米林段(29°12′1″N,94°5′16″E,海拔2 947 m),2017年7月在里龙段(29°8′32″N,93°54′34″E,海拔2 960 m),使用定置刺网共捕获到15尾疑似黄斑褶(Pseudecheneis sulcatus)的鱼类标本(图1a,b)。2017年4月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段(29°18′10″N,95°16′52″E,海拔682 m)采集到一批黄斑褶标本(图1c,d),并与中游的黄斑褶进行了形态学比较鉴定。  相似文献   
50.
文章通过种群动态研究匙形双穴吸虫感染在时空上的变化,并研究该虫感染是否存在对宿主性别、左右眼及眼球不同部位的寄生偏好性,摸清匙形双穴吸虫在色林错裸鲤中的感染情况,分析种群消长原因,探究其生活史策略。跨年按不同季节采捕色林错裸鲤,记录全长、体重和性别,采集并统计匙形双穴吸虫囊蚴数量,计算不同时空下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通过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判断不同性别宿主、左右眼及眼球不同部位的感染数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以检验匙形双穴吸虫是否存在寄生偏好。共剖检色林错裸鲤165尾[全长28.7—49.5 cm,平均全长(37.9±4.0) cm,体重196.9—827.2 g,平均体重(473.3±127.9) g,包括雌性82尾,雄性83尾],共检出匙形双穴吸虫515只,最大寄生量为32只/尾。在时间上,匙形双穴吸虫感染率和平均丰度在2020年夏季最高,秋季和春季呈下降趋势, 2021年夏季感染率下降,平均丰度却呈上升趋势, 2021年秋季与2020年秋季感染率与平均丰度较为接近。在空间上,根据色林错裸鲤全长范围,以5 cm为分组间隔,将其分为5个全长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在25 cm≤TL<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