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安西自然保护区放归的普氏野马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小种群,种群数量增长极其缓慢,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捕食压力和近交衰退。因此,对这个物种制定长期的自然保护计划是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对重引入普氏野马种群繁殖力和种群生存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西保护区野马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是由生育率(44.3%)低和幼驹死亡率(43.4%)高造成的,天敌捕食(35.3%)和疾病(26.5%)成为影响野马繁殖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普氏野马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80.9%的幼驹出生在5月和6月;(2)种群生存力分析(PVA)预测本放归野马种群未来100年的灭绝概率是60%,野马种群数量达200匹以上才能保证100年后90%的存活率;(3)参数敏感度分析显示,外部因素--狼袭对保护区野马种群的灭绝和种群数量最具影响力,其次是决定生殖成功的内部因素--生育率、最大繁殖年龄;(4)保护区野马小种群效应明显,疾病和幼驹羸弱而死亡的比例高(分别为26.5%和8.8%),合理的补充新个体是降低种群灭绝风险长期的管理对策。同时,减小狼对野马的捕食压力,加强幼驹的保护,是目前改善本区内普氏野马小种群生存状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以我国放归野化的普氏野马家族群为观测对象,在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系统研究了该物种家族群变更的类型及其频次。结果表明,普氏野马家族群的变更类型有5种:1)头马更替、2)群体分裂、3)群体合并、4)家族群间个体变换、5)亚成体离群。头马更替和群体分裂主要发生于6~7月份,分别占该类变更总数的50%和66%;群体合并主要发生于6月、8月,占66%;家族群间个体变换主要发生于7月、10月和11月,占89%;亚成体离群主要发生于4月和5月,占75%。普氏野马家族群变更是该物种生物学特性与放归地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本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调整放归野马群体的年龄结构,改善放归地水源空间配置,进而维护放归普氏野马家族群的稳定性的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43.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畜禽品种资源考察及科学研究活动,矮马的考察和研究也包括在此次浪潮中。1981年11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西南马考察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发现了第一匹矮马(母马,7岁,体高为92.5厘米)。以后调查中发现这种矮马是以群体存在的,并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区不同地点,均发现类似的矮马资源。矮马的发现,有助于人们对  相似文献   
44.
1985年8月6日和8月22日,来自东德的5匹野马(2公3母),和来自英国的6匹野马(2公4母),先后运抵新疆乌鲁木齐市动物园。中国重引入普氏野马的基本思路是从国外引回种源,建立繁育种群,扩人圈养种群。  相似文献   
45.
守护之歌     
普氏野马被引入我国后,成功度过了繁殖关,逐渐回归自然。不断壮大的野马家族,既有温情脉脉、让人潸然泪下的舐犊情深,也有和人类友好相处、亲昵摩蹭的娇憨可爱,更有身处艰难险地时展现出的勇猛坚强。  相似文献   
46.
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是新疆富蕴县4个乡一吐尔洪乡、喀拉通客乡、库尔特乡和杜热乡的冬季草场,社区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冬季牧场的形成源于自然气候、上壤条件及生产传统等,当地居民主要从事牧业生产,牧业一直是该区域农牧民主要的生计模式和生活经济来源。每年的12月下旬到来年的3月初,牧民驱赶山地夏牧场的畜群进入保护区内的冬牧场,这里也是放归普氏野马的栖息区域。  相似文献   
47.
如果是通过自驾的方式游览过新疆北部的朋友,一定对准噶尔盆地西部A9217N道和东部的216国道留有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东部的216国道,既有7.7亿年前的古海温泉可以美肤养神,也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五彩城。为数不多的导游还会这样介绍:你沿216穿越古尔邦通古特沙漠,还有个动物保护区,偶尔能跳人你眼里的野生动物或许就是身价不菲的普氏野马。  相似文献   
48.
我初次见到普氏原羚是在20年前,那是在1994年圣诞节前后,我再次登上了青藏高原,第一次翻过日月山到达青海湖畔寻找普氏原羚。到达时正赶上青海湖地区降下一场大雪,高原洁净如洗,碧空下,阳光耀目、银装素裹。那时青海湖还没有环湖公路,湖周边也没有加油站。为了保证考察途中的汽油供应,司机带上了灌满汽油的油桶。大概是为了防止天气太冷导致汽油凝固,晚上司机将车上的汽油桶搬到我们住的房间里,房间里生着火炉,门窗紧闭,整个房间弥漫着汽油味、煤烟味和烟草味。那个年代人们的安全意识没有像今天这  相似文献   
49.
消失的黄羊     
您知道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片白云"指的是什么吗?那是美丽的野生黄羊。由于它臀部呈白色,当成百上千只黄羊聚集在一起时,远远望去就像天边的一片白云。黄羊虽然叫羊,但它不是狭义上的羊科动物,而是广义上的羊类动物。它属于羚羊亚科原羚属,中文名蒙古原羚,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黄羊的体形纤瘦,跳跃的高度可达2.5米;它也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90千米,所谓"黄羊窜一窜,马跑一身汗",用来形容它奔跑时的速度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50.
2007年11月~2008年9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采用扫描取样法共对404只次蒙原羚Procapra gutturosa成年个体进行了19 385 min (323.1 h) 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观察,将蒙原羚的行为分为采食、站立、移动、卧息、繁殖和其他等6类.结果 表明:蒙原羚晨昏各有一个采食高峰,在12:00前后还会发生1~2次采食小高峰.卧息常发生在采食高峰后,在晨昏所占比例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蒙原羚春夏秋冬采食、站立、移动、卧息和其他行为的时间分配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蒙原羚的行为时间分配有较大弹性,从而适应变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