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综合对比SARS-CoV感染的恒河猴、布氏田鼠及Lewis大鼠的病理学、免疫学以及病毒的复制与外排情况的变化,来探讨此三种动物在建立SARS模型上的特点。方法SARS病毒感染8只恒河猴、9只Lewis大鼠和20只布氏田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安乐死动物,应用光镜对动物的各脏器进行病理观察研究;用病毒分离和RT-PCR方法检测病毒外排与复制的情况;用ELISA法检测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情况。结果在SARS-CoV感染恒河猴、Lewis大鼠和布氏田鼠后,肺组织均出现一定的与人类SARS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在动物体内均可检测到活病毒或病毒核酸,并可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的存在。在病死率上布氏田鼠最高;在病毒的复制与外排方面恒河猴的检出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在抗体产生情况上恒河猴与Lewis大鼠基本相似;在病理变化上恒河猴病变最重且最为复杂,与人类SARS疾病的病理变化最为接近。结论布氏田鼠,Lewis大鼠,特别是恒河猴动物模型可以用于SARS发病机制、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恒河猴动物模型是目前研究SARS疾病最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改进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效力。方法 在小鼠乳腺癌细胞系EMF6 和一个已被含有IL - 2和TNFα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XdF转染的EMF6 亚系 (T2 -EMF6)中表达B7 1基因。结果 免疫 /侵袭实验表明 ,与单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相比 ,IL - 2-TNFα/B7 1共同修饰的肿瘤细胞具有较低的致瘤性和较优的疫苗效力 (P <0 0 5)。在各种肿瘤细胞的免疫接种后三周 ,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和51 Cr释放实验来检测动物的细胞免疫活性 ,IL - 2 -TNFα和B7 1共同作用诱导了比其中的任意一个单独作用更强的抗肿瘤应答 (比IL - 2 -TNFα高 2 5% ,比B7 1高 2 0 % )。结论 IL - 2 -TNFα和B7 1协同作用可提高他们所修饰的肿瘤细胞的疫苗效力。  相似文献   
43.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DNA的技术,制备了酶标基因探针。研究了酶标过程和产物的电泳行为;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探测了单链、双链DNA,灵敏度可达pg水平,以此酶标的Y染色体特异的DNA片段作探针,进行了DNA杂交的性别分析,证明该探针能清楚地区别两性基因组DNA,这对基因的研究和诊断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Leptin基因敲除SD大鼠血糖变化及病理表型进行长期分析,为使用该大鼠作为糖尿病和脂代谢模型积累数据。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Leptin+/+大鼠和Leptin-/-大鼠肝脏中Leptin的表达。利用称量方法测定Leptin基因敲除的SD大鼠(Leptin-/-)1,3,6,8月龄的体重变化,利用稳豪血糖仪采尾血测定1,3,6,8月龄Leptin-/-大鼠空腹血糖值。 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Leptin-/-大鼠胰腺及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Leptin-/-大鼠肝脏中表达变短的功能异常的Leptin蛋白。 Leptin-/-大鼠从1月龄开始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8月龄时雌性体重为884 g,雄性体重可以达到1200 g,是野生SD大鼠的2倍。自1月龄起, Leptin-/-雌鼠的空腹血糖值显著高于野生大鼠,在1月龄到6月龄之间差别明显(40%~26%),到8月龄和野生大鼠恢复到近正常水平。8月龄Leptin-/-大鼠肝脏肝小叶中出现大量脂肪空泡,胰腺内较多脂肪细胞浸润、胰岛数量明显增多,体积增大,胰岛素阳性β细胞增多。结论 Leptin-/-大鼠表型表现为肥胖,脂肪肝,胰岛增生和早期高血糖。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利用IL-33转基因小鼠研究IL-33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L-33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野生对照小鼠的外周血、脾脏、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及造血干细胞分化不同阶段细胞的数量变化;利用体外成克隆实验和细胞周期分析研究IL-33对于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IL-33转基因小鼠B细胞和T细胞在外周血中都明显降低,粒细胞在外周血和骨髓中都有明显增加;IL-33转基因小鼠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数量减少,共同淋系祖细胞数量减少,共同髓系祖细胞和粒单系祖细胞数量增加;IL-33转基因小鼠的造血干细胞处于S-G2-M的细胞增多;体外单克隆实验发现IL-33转基因小鼠造血干细胞形成的集落数增加。结论 IL-33转基因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更易向髓系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和研究阿尔兹海默病(AD)转基因模型小鼠(APP/PS1)活体脑部影像学特征。方法本研究利用7.0 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1、3、5、7、9和11月龄AD转基因小鼠模型及对照组活体脑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定量分析了脑组织顶叶皮层及海马区的横向弛豫时间(T2)、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随AD小鼠年龄变化情况。结果从9月龄开始AD转基因小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可见散点状低信号区,并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AD转基因小鼠顶叶皮层和海马区的T2磁豫时间在1~9月龄过程中有减小趋势,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顶叶皮层及海马区ADC值的计算结果表明,7~11月龄AD转基因小鼠的ADC值明显下降(P≤0.05);同样APP/PS1小鼠的FA值从5月龄就开始降低(P≤0.05),并且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11月龄。结论高场强MRI能够显示AD病变出现早期小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FA值的明显改变,揭示FA值对早期痴呆症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心脏特异性表达KCNQ1^V180 L转基因小鼠,为研究KCNQ1基因功能及其突变与心律失常性心脏疾病的关系提供工具动物。方法把KCNQ1^V180 L基因插入α-MHC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法建立C57BL/6J KCNQ1^V180 L转基因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采用Western Blot鉴定KCNQ1^V180 L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记录转基因小鼠死亡情况,超声分析转基因小鼠心脏结构形态和功能改变,心电分析转基因小鼠心肌电生理变化。结果建立了2个心脏组织特异性表达KCNQ1^V180 L转基因小鼠品系。转基因小鼠离乳前即出现猝死;超声检查显示转基因小鼠左心室内径变短,心室壁变厚,短轴缩短率增加;心电分析显示其心室复极异常。结论 KCNQ1^V180 L转基因小鼠具有临床长QT综合征类似的病理改变,可作为研究KCNQ1基因功能及其突变与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的疾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神经组织特异表达CTF1的转基因模型小鼠,为研究CTF1生物学功能及与老年痴呆等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提供工具动物。方法把CTF1基因插入神经组织特异的启动子PDGF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法建立C57BL/6J CTF1转基因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CTF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对转基因小鼠脑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形态的改变。结果建立了2个不同表达水平的CTF1转基因小鼠品系。转入的CTF1基因在脑组织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同龄对照小鼠。组织学分析显示CTF1转基因小鼠大小脑组织基本结构形态未见异常。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遗传的神经组织特异表达CTF1转基因小鼠品系,为CTF1的生物学功能及与老年痴呆等疾病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模型工具。  相似文献   
49.
Hepcidin是肝脏特异性表达的一种小分子抗菌肽,是铁代谢的负调节激素。与炎症性贫血、遗传性血色沉着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证据显示,Hepcidin直接抑制肠上皮细胞铁吸收和诱导单核巨噬细胞铁滞留。同时,Hepcidin还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与固有免疫密切相关。铁超载、感染、炎症及细胞因子可诱导Hepcidin表达,而贫血和缺氧则抑制其表达。Hepcidin的发现及其相关的铁离子运输机制的研究,将为铁离子吸收及分配的铁稳态调节和炎症性贫血、遗传性血色沉着病中的铁代谢障碍的分子机制探索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就Hepcidin的分子特征、表达调控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mir-106b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取6月龄APPswe/PSΔE9小鼠脑组织,进行microRNA芯片的检测;利用real-time PCR对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构建mir-106b表达载体,将其转染至SH-SY5Y细胞中构建mir-106b稳定转染的稳转细胞系。用Targetsan、Pictar、miRanda等靶基因预测软件,对mir-106b的靶基因进行预测,根据靶基因的功能选择可能与AD发病相关的靶基因,并用Western blot对所选择的靶基因在稳转细胞中的表达进行验证。用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系统检测mir-106b与其靶基因的结合位点。结果芯片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6月龄APPswe/PSΔE9小鼠脑组织中mir-106b的表达下降,经real-time PCR验证,mir-106b的表达在APPswe/PSΔE9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较野生型小鼠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mir-106b稳转细胞系较对照mir-106b的表达升高2~5倍。神经PAS结构域蛋白2(neuronal PAS domain protein2,NPAS2)在mir-106b稳转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下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与对照相比,带有NPAS2的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mir-106b表达载体共转染,海肾荧光素酶/萤火虫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降低;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NPAS2-3'UTR突变后与mir-106b表达载体共转染,海肾荧光素酶/萤火虫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升高。结论mir-106b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生物钟基因NPAS2的表达,影响阿尔茨海默病人的生活节律,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