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种皮气孔是一类较少见的生物学特征,是位于种子外种皮表面的一种气孔类型。本文首次报道了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北和北部的大戟科澳洲杨属植物澳洲杨(Homalanthus populifolius Graham)的种皮气孔,并与其叶背气孔形态进行了比较。同时从国内外种皮气孔的研究历史、结构、发育、生理功能与进化学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总结,总结种皮气孔在水分吸收与气体交换方面的生理功能,推测种皮气孔可能是叶片结构转变为外珠被后的残存这一结论的可能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大戟科野桐属4种6个居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大戟科野桐属4种(含变种)6个居群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目为2n=22或2n=44,核型均为1A。核型公式分别为:绒毛野桐2n=4x=44m;白背叶2n=20m 2sm或2n=2x=22m或2n=20m(2sat) 2sm;广西白背叶2n=2x=22m;毛桐2n=2x=22m。其中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广西白背叶[M.apelta(Lour.)Muell.-Arg.var.kwangsiensisMetic.]和毛桐[M.barbatus(Wall.)Muell.-Arg.]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根据野桐属细胞分类学资料推测,多倍化和异基数变异是野桐属属内物种形成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3.
泽漆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层析、反相制备色谱等离手段和1H、13C NMR等波谱技术,从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大戟甘(euphornin,2),大戟甘D(euphomin D,3),A(euphohelioscopin A,4),槲皮素(quercetin,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咖啡酸(caffeie acid,7),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8),杨梅素(myrecetin,9),金丝桃苷(hypero-side,10),其中化合物7、8、9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通过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化合物6和10作为泽漆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4.
从厚叶算盘子(Glochidion hirsutum)的乙醇提取物中,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bergenin(1),isovitexin(2),isovitexin 7-O-xyloside(3),decoumaroylibotanolide(4),n-butyl-α-D-fructofuranoside(5),n-butyl-β-D-fructofuranoside(6),4-O-ethylgallic acid(7),3-O-methylgallic acid(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5.
守宫木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守宫木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简报)廖学焜,李用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FATTYACIDCOMPOSITIONOFTHESEEDOILFROMSAUROPUSANDROGYNUS(L.)MERR¥LlaoXuekun;LiYon...  相似文献   
46.
武汉地区三种大戟科化石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阳逻镇出土的大戟科树种的化石木,它们是武汉叶下珠(PhyllanthuswuhanensisJ.J.Yangsp.nov.)、武汉土密树(BrideliawuhanensisJ.J.Yangsp.nov.)、重阳木(BischofiapolycarpaAiryShaw)。这些化石木的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距今2000~250万年)。根据林木生长条件和树种演化,晚第三纪时期当地的气候是炎热和潮湿的:1大戟科的叶下珠亚科现代树木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2晚第三纪时,在武汉地区热带树种楸枫(B.javanicaBl.)与现代亚热带树种重阳木并存,现代树种重阳木系具半散孔趋势的散孔材,而晚第三纪时武汉地区的化石木无半散孔趋势,反映了重阳木这个树种演化;3该地区化石木群中还有热带树种顶果木(AcrocarpusfraxinifoliaArn.exWight)和海南红豆(OrmosiapinnataMer.)。  相似文献   
47.
乌桕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乌柏「sapium sebiferum(L.)Roxb.」叶虫分离出四个化合物,经波谱鉴定分别是:β-谷甾醇、正三十二烷醇、软木酮、N-苯基-1-萘胺。从乌桕茎皮中分离出两个化合物,经波谱鉴定分别是:莫雷亭酮、莫雷亭醇。其中正三十二烷醇,N-苯基-1-萘胺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48.
49.
50.
喜光花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喜光花Actephila merrilliana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5,5’-dimethoxy-alloagerasasin(1)、对羟基苯甲醛(2)、丁香酸(3)、正十八烷酸(4)、反式桂皮酸(5)、对甲氧基苯甲酸(6)、间苯二酚(7)、邻苯二甲酸(8)、邻羟基苯甲酸(9)、对羟基苯甲酸(10)以及戊二酸(11),以上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