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浑善达克退化沙地恢复演替18年中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探讨了浑善达克退化沙地草地围封后流动沙丘的稳定程度 ,以及相应的群落特征随恢复进程的变化规律。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 ,从物种丰富度、生活型及功能型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了围封 18a(1985~ 2 0 0 3年 )过程中草地自然恢复演替进程。在这一过程中 ,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生物量随恢复演替先增加而后基本稳定或略有降低 ,呈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 (P<0 .0 0 1)。依群落特征变化 ,大致可将退化沙地恢复过程分为 3个阶段 :(1)流动沙丘向半固定沙丘转变的过程。在围封的前 2 a内 ,群落盖度增加 6倍 ,物种丰富度增加了 1倍 ,而物种多样性增加较缓慢 ;(2 )半固定沙丘向固定沙丘演替的过程。围封后 3~5 a内 ,尽管群落盖度只增加了约 2 0 % ,但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增加 ,植物种类在 3a期间增加了 15种 ,是沙地恢复演替的关键时期 ;(3)固定沙丘稳定阶段。围封第 6 a后 ,群落总盖度、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保持不变或略呈下降趋势。在恢复演替中 ,C4 植物在初期起先锋作用 ;而 C3植物在后期对群落稳定起重要作用 ;豆科植物尽管在群落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但可能对改善沙丘土壤养分方面起重要作用。从生活型多样性来看 ,1年生植物在恢复演替早期阶段对沙丘稳固起重要作用 ;而中后期群落则以多年生植物为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不同咬合板接触点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咀嚼肌肌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16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按照佩戴咬合板接触点不同分为两组,A组(18例)咬合板与下前牙呈点状均匀接触;B组(22例)咬合板与对颌牙功能尖呈点状接触,对比佩戴前、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双侧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 TA)和咬肌(Masseter muscle, MM)肌电电位变化。结果:静息状态戴咬合板前两组TA、MM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板1个月后两组TA、MM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对比B组患者TA显著高于A组,MM显著低于A组(P0.05);咬紧状态下戴板一个月后两组患者TA、MM值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对比A组TA、MM值略高于B组,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板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均明显下降,A组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下前牙和舌侧平板呈点状均匀接触的咬合板治疗TMD可更好改善咬肌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33.
谷胱甘肽磷脂氢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胱甘肽磷脂氢过氧化物酶(PHGPx)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它是一种硒依赖性蛋白,在谷胱甘肽(GSH)的参与下能特异性地还原磷脂氢过氧化物(PLOOH)和胆固醇氢过氧化物(ChOOH),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过氧化损伤。它还是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保护剂,并且在细胞凋亡调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4.
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lipase,HSL)是负责分解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释放游离脂肪酸的关键和限速酶,也是影响动物脂肪沉积的关键酶。将HSL基因作为影响猪脂肪代谢和沉积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对不同品种猪HSL基因 5′ UTR和外显子Ⅰ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开展多态性与性状间的关系研究。序列比较发现,在测定的HSL基因靠近起始密码子(ATG)的 419bp中,杜洛克、梅山猪、大白猪和清平猪序列完全一致,与长白猪序列比较,在-13 ~-12bp位置存在GC→CG的碱基变异;梅山猪(3个体)、通城猪(3个体 )、长白猪 (3个体 )、大白猪(3个体)HSL基因外显子Ⅰ的 442bp位置有G→A碱基间的变异,G→A的转换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BsaHⅠ酶识别位点,且导致了编码氨基酸Val→Ile的替换。经PCR RFLP分析,HSL基因外显子ⅠBsaHⅠ位点多态性有AA、AG和GG 3种基因型。“大白×梅山”F2 代资源家系猪BsaHⅠ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背膘厚、肌内脂肪等性状协方差统计分析发现,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在眼肌面积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5.
以水稻单作模式(MR)为对照,选取扬州稻虾种养模式(CR)的6个示范点,分析不同种植年限(1、2和3 a)、土层深度(0~20、20~40和40~60 cm)和生育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成熟期)条件下土壤还原性物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变化,旨在揭示稻虾种养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为该模式的田间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相较于MR,CR在0~40 cm土层中的活性还原性物质、Mn2+和Fe2+含量逐年增加,且与MR间差异有逐年增大趋势;其中3 a时CR 0~20 cm土层中的活性还原性物质显著高于MR(P<0.05);CR运行2~3 a时,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占比较1 a时显著增加(P<0.05),连续运行1~3 a时铵态氮、速效氮、速效氮占比、速效磷占比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CR较MR有一定的增加趋势(P>0.05)。综上,相较于MR,CR持续运行1~3 a,虽可能增加0~40 cm土层的次生潜育化风险,但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耕层土壤(0~20 cm)氮、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对内脏器官重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所见报道不多;对于猪的繁殖性状,尚需做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在总共214头(180头F2个体)组成的资源家系中,在猪的SSC4、SSC6、SSC7、SSC8 和 SSC13上共选取39个微卫星标记,检测了8种内脏器官的重量性状:心重 (HW)、肺重 (LW)、肝 胆重 (LGW)、脾重 (SPW)、胃重 (STW)、小肠重(SIW)、大肠重(LIW) 和肾重(KW);其他一些胴体性状:胴体长性状1(自第一颈椎,CL1)、胴体长性状2(自第一胸椎,CL2)、肋骨数(RNS)和繁殖性状乳头数(TNS)的QTL定位。结果表明,检测到3个染色体极显著水平的QTL(P≤0.01),它们是HW QTL定位在SSC6上30 cM处,RNS QTL定位在SSC7上115 cM处和TNS QTL定位在SSC7上 110 cM处;另外6个染色体显著水平的QTL(P≤0.05)是:LW(SSC13上119 cM处)、LGW(SSC6上94 cM处)、SPW(SSC8上106 cM处)、SIW(SSC 4上0 cM处)、LIW(SSC 4上170 cM 处)和TNS(SSC 6上95 cM处)。上述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从 0.04% 到 14.06%,有些位点的 QTL 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 10%以上,如 HW 的 QTL 解释表型变异的9.52%、SIW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13.47%、定位在SSC6上的TNS QTL解释表型变异的14.06%,而定位在 SSC7上的TNS QTL解释表型变异的11.30%。多数内脏器官重量性状的QTL定位结果未见报道。胴体长未见显著水平的QTL,而在SSC7上定位染色体极显著水平的肋骨数QTL。  相似文献   
37.
在猪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研究中,标记的使用和图谱的构建是很重要的。本研究从猪的第4、6、7、8和13染色体上选取39个微卫星标记,在来源于约克夏和梅山214头猪组成的资源群中,分析了遗传特征并构建了图谱。研究表明,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F1和F2代中分别为:3.2,0.528,0.463和3.2,0.496,0.447。结果表明大多数微卫星标记位点表现为中高度杂合性。在资源群体中,平均有信息减数分裂数是217.4(44-316),而各染色体上两性平均图谱的长度分别是:172.3cM(SSC4),168.7cM(SSC6),191.7cM(SSC7),197.3cM(SSC8),178.3cM(SSC13)。与USDA-MARC的参考图谱相比,标记位点的顺序相同,但长度均较长。雌雄两性图谱相比,第4和第6染色体上雌性图谱长于雄性图谱;而在另外3条染色体上,则雄性图谱长于雌性图谱。结果显示了标记位点在资源猪群的遗传特征和遗传关系,其连锁图谱可用于今后的QTL定位。  相似文献   
38.
39.
萝芙木属(Rauvolfia Linn.)植物富含的单萜吲哚类生物碱在降压、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缓解野生萝芙木资源濒危的状况,萝芙木的保育需要同时满足资源量和药用质量两种需求.对萝芙木保育的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栽培管理、收获部位及药用质量评价进行了综述,着重梳理了建立萝芙木离体再生体系的最优组培条件和毛状根诱导及生产利血平等生物碱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萝芙木保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0.
河水高浓度有机污染降解菌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健  王平  李捍东  雷明婧 《生态学杂志》2013,32(5):1311-1318
为了恢复遭受严重有机污染北方季节性河流自净能力,以河北某典型黑臭河流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河道底泥和水样,采用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和硝化细菌专性培养基对底泥中的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纯化,获取了15株有机污染物降解菌,对其中的6株优势菌采用脂肪酸谱图分析进行了鉴定,这6株菌最终鉴定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假丝酵母菌(Candida)、硝化球菌属(Nitrococcus).为了提高菌株的降解与适应能力,采用定向富集液进行菌群复配,得到复合菌,复配试验表明,菌群最佳配比为乳酸菌1.0%、酵母菌0.5%、放线菌2.0%、硝化细菌2.0%.复合菌培养研究发现,复合菌最佳生长条件为pH 7.0,温度35℃,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需要少量Fe2+、Mg2+、Ca2+等无机盐.污染物降解试验表明,当pH、温度、菌量、转速分别为8、35℃、0.5%、80 r·min-1时,复合菌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最好,CODcr、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8%、59%和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