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霍乱弧菌溶源性噬菌体CTXΦ携带霍乱毒素基因ctxAB,通过其结构基因gⅢ编码产生的PⅢ蛋白识别霍乱弧菌毒素共调菌毛(toxin co-regulated pilus, TCP)的主要结构亚单位TcpA,从而感染具有TCP的霍乱弧菌,使之成为产毒菌株。CTXΦ还有不携带ctxAB的前体pre-CTXΦ,根据CTXΦ基因组中调控基因rstR序列型不同,可分成不同的型别。在不同霍乱弧菌菌株的基因组中,已发现CTXΦ/pre-CTXΦ基因组及其亚型的多种组合排列方式。研究该噬菌体家族的基因组多样性,能够分析其进化及在霍乱弧菌产毒株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发现了4株O1和O139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具有pre-CTXΦ基因组及多样的rstR序列型,进一步对pre-CTXΦ在4株菌株中的基因组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第3代基因测序法(短读长测序技术和单分子长读长测序技术),获得了4株菌株的基因组序列。利用长读长测序和拼接分析,精确地获得了具有长片段重复序列结构的pre-CTXΦ基因组排列,明确了4株测序菌株中多样的pre-CTXΦ基因组排列。在非产毒株基因组菌株VC3193中发现了携带古典型pre-CTXΦ;还在菌株VC702的pre-CTXΦ基因组中首次发现了肺炎克雷白菌的转座子结构(Gen Bank序列号:SRIL00000000)。在这4株测序菌株中,受体TcpA以及pre-CTXΦ的PⅢ蛋白也具有明显差异的序列,有 TcpA和PⅢ新序列型,这提示了CTXΦ家族感染宿主菌的受体-配体相互识别的复杂对应关系。本研究丰富了对CTXΦ/pre-CTXΦ家族基因组及其整合排列的多样化认识,也为分析该溶源性噬菌体在不同遗传特征霍乱弧菌菌株间的水平转移和促使新产毒克隆形成方面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确定壁画病害真菌群落组成,解析影响病菌发生的关键环境因子,为墓室壁画的科学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无菌解剖刀分别采集白色霉变与无明显霉变壁画样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病害真菌微观形态特征;通过提取样品基因组总DNA、扩增真菌ITS区、构建克隆文库、测序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等技术研究壁画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特点;结合温度与相对湿度监测,分析诱发壁画霉变的环境成因。【结果】霉变壁画表面有大量菌丝体,分生孢子大小为(1.5-2.0)μm×(1.0-1.5)μm。霉变壁画克隆文库序列分别与NCBI数据库中白色侧齿霉属(Engyodontium)和支顶孢属(Acremonium)真菌具有较高的相似度,白色侧齿霉菌(Engyodontium album)为优势病害菌(98.1%);无明显霉变壁画克隆文库序列分别与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链格孢属(Alternaria)、假丝酵母属(Candida)、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白色侧齿霉属真菌高度相似,无绒毛青霉菌(Penicillium laeve)为优势菌(77.4%);所有文库序列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监测期墓道下部环境温度在-0.3-17.6°C之间波动,相对湿度长期在80%-100%之间变化。【结论】霉变与无明显霉变壁画中真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白色侧齿霉菌是引起墓道壁画霉变的主要病害菌;墓道下部相对湿度常年较高是诱发壁画霉变的关键环境因子;有必要开展壁画菌害区域的抢救性防护,并实施一定的环境控制措施以保护该考古遗址古代壁画。  相似文献   
33.
袁沫汐  赵林  李鑫鑫  林爱文 《生态学报》2023,43(14):6015-6032
随着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植被物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植被枯黄期(EGS)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目前尚未厘清,特别是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地而言。因此,聚焦我国温带草地,基于1982—2015年全球监测与模型研究工作组归一化植被指数(GIMMS NDVI3g)长时间序列数据提取草地物候参数,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探究温带草地EGS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全区多年平均EGS主要发生于270—290儒略日(DOY),59.8%的区域呈延迟趋势,其中显著延迟(P<0.05)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一带和准噶尔盆地西部、黄土高原北部、呼伦贝尔高原的西部和东北小兴安岭。(2)EGS与极端气温暖极值(日最低气温的最大值、日最高气温的最大值、暖夜日数、暖昼日数)之间均以广泛的正相关关系为主;相比之下,极端降水事件与EGS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这与各草地类型自身的生理策略和所处环境密切相关。(3)整体而言,持续干旱日数、气温日较差和暖夜日数对全域草地EGS动态变化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就不同草地类型而言,温带草甸草原主要受到气温日较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采用氯仿、聚乙二醇。硫酸葡聚糖钠盐二相系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患病兔肝组织中提取、纯化病毒。该病毒粒子无囊膜,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一般为33—37 nm。其三角剖分数T=3,共有32个子粒,每一子粒为中空的、外径为9 nm左右的圆形轮廓。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可获得沉降系数为166s的病毒颗粒,这种颗拉具有很强的感染性。经SDS—PAGE测得病毒粒子有四种多肽,分子量分别为66.4k、65.Ok、63.5k、41.Ok。二苯胺试验,吖啶橙染色、甲醛试验及热变性曲线表明,该病毒是单链DNA病毒。电镜下经甲酰胺法展层的病毒核酸呈单链线状,分子量平均为2.1×106道尔顿。此病毒的上述性质类似于细小病毒。 53s中空的圆形子粒,有很强的血凝性,而对照组铁蛋白和同一条件下所制备正常兔肝 成份无凝血特性,说明53s的9nm粒子应为病毒外壳蛋白子粒。  相似文献   
35.
本文根据文献和笔者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分述电泳后凝胶中核酸的洗脱、回收方法及其优缺点,以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行参考。一、电泳回收法(一)柱状电泳洗脱法1.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洗脱:Allet等于1973年报告以内切酶RI切割λDNA,用梯度  相似文献   
36.
以胡桃青皮为原料,在优化酶解与超声波微波萃取仪提取条件下,用硅胶层析法制取胡桃醌,并检测其纯度和含量。经过对多种提取条件的优化,确定其最佳酶解条件为:1%纤维素酶和1%果胶酶各400μL等量混合,固液比1∶20,温度55℃,pH 6.2,时间15 h。最佳提取条件是以氯仿作提取剂,固液比1∶20;在超声波恒定条件下,超声波微波萃取仪处理15 min;设置温度分别为55、60、65℃,超声波功率800、900、1 000 W,微波功率200、250、300 W,超声波频率25 kHz,模式15∶10,电机转速900 r·min-1。硅胶柱干法上样,用氯仿和石油醚分阶段洗脱得到较纯的胡桃醌制品。光度计测得胡桃醌平均含量为0.49%,纯度为81.7%。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几丁聚糖对双歧杆菌是否有增菌作用。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分析几丁聚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作用的影响,并与中药黄芪对该菌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几丁聚糖和黄芪浓度分别为2.5 mg/mL和62.5 mg/mL时,对双歧杆菌有明显的增殖作用(P〈0.05)。比较两种药物在该浓度时对双歧杆菌的生长作用,虽然黄芪的增殖作用高于几丁聚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 mg/mL剂量的几丁聚糖体外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明莫高窟优势病害昆虫仿爱夜蛾Apopestes spectrum (Esper)成虫在模拟壁画表面的运动行为,以揭示壁画损坏过程及其机理。【方法】本研究依据古代敦煌壁画制作工艺制作模拟壁画。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仿爱夜蛾成虫爬行足跗节的微观形态,定量分析了成虫翅面鳞粉量及其对壁画的污染程度,观测动物运动行为并系统记录了病害昆虫在90°模拟壁画表面的运动行为特征,分析了仿爱夜蛾成虫运动参数与模拟壁画表面粗糙度间的关系。【结果】仿爱夜蛾成虫主要依靠胸足的侧爪、中垫、掣爪片和微刺的协调作用在壁画表面黏附和爬行,在90°模拟壁画表面依然具有很强的爬行能力。仿爱夜蛾成虫通过调整步态实现在不同粗糙度表面的稳定爬行,壁画粗糙度决定了其是否需要扇动翅膀,以增大在垂直壁画表面稳定爬行的前进动力。【结论】仿爱夜蛾成虫爬行时的爪部接触冲击和拍翅行为均易造成壁画损坏,对于带有起甲、酥碱等病害的脆弱质壁画危害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39.
IL-27由p28(IL-12p35相关多肽)和EBI3(IL-12p40相关蛋白)组成,主要是由抗原呈递细胞产生;其受体是由WSX-1/TCCR(T细胞细胞因子受体)和gp130组成。初步研究表明IL-27可能在炎症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肿瘤作用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0.
以5年生‘早大果’甜樱桃为试材,研究了其在萌芽前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植株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盛花期细根和贮藏器官的Ndff较高;果实硬核期,新生器官中长梢和长梢叶的Ndff增长迅速,分别达0.72%和0.59%;果实硬核期到采收期,果实的Ndff增长迅速,到采收期达到最高,为1.78%;果实采收后到花芽分化期,新生器官Ndff增长减慢而贮藏器官增长迅速.盛花期根系吸收的氮素首先分配到贮藏器官,粗根^15N分配率最高,为54.91%;果实硬核期细根和贮藏器官^15N分配率由盛花期的85.43%下降到55.11%,而地上部新生器官则升高至44.89%;果实采收期^15N分配率变化不大,果实采收后氮素营养迅速向贮藏器官中运转,花芽分化期细根和贮藏器官的^15N分配率升高至72.26%,而地上部新生器官^15N分配率与采收期相比下降了19.31%.从盛花期到花芽分化期,植株对^15N尿素的当季利用率呈升高趋势,于花芽分化期达到最高,为16.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