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985年4月至1992年12月,作者采用夹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臭种群动态进行了连续逐月定点定时的研究。结果表明:臭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消长呈后峰型双峰曲线,5月和10月各出现一次高峰,怀孕率在2月和7月各出现一次高峰,平均胎仔数在5—6月和8—9月相对较多。室外种群相对数量高峰在4月和9—10月;室内种群在5月和10月,前峰不及室外种群明显。室内种群雌体怀孕率明显高于室外种群。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变化亦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2.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Swinhoe)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于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采用步行跟踪、典型样地调查等方法在浙江省内进行。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为最适生境。乔木盖度低于50%时其活动强度明显下降,低于30%即绝迹。 白颈长尾雉春季存在两个日活动高峰。第一高峰在上午5∶00—7∶00出现;第二高峰在下午3∶00—7∶00之间。该雉白昼始止活动的时间和光照度有关,早晨,光照度达17—450lX开始活动;傍晚,在110—5lx光照度时停止活动。另外,活动还受天气的影响。 白颈长尾雉在浙江省分布于西部、南部和东部山区。但数量十分稀少,按C=10000N/WT计算,开化县夏、冬两季的相对密度为0.035只/公颐和0.069只/公顷。  相似文献   
33.
浙江西部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99年8~10月和1995年11~12月,采用直接测定法,对浙江西部开化县小北垅、水坞和严村山区的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栖息地片断化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了片断化程度指数(F)与运算公式,并采用该指地白颈长尾雉栖片断化程度进行测定与分析。栖息地的片断化与丧失将导致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对浙江萧山农田优势种食虫类臭鼩食性进行分析,胃解剖结果,动物性食物约占4/5,植物性食物占1/5,但室内外个体有明显不同,室内个体取食粮食高达38.83%。饲养观察,日取食肉类约为其体重的1/2,取食粮食为体重的5—10%。从食性上看,臭鼩为益害兼有。考虑其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应视为害兽。在笼养条件下观察了其昼夜活动节律,夜间11个小时的活动强度总和为80.68%,自昼13个小时仅占19.32%,故为夜行性,夜间活动呈双峰型。  相似文献   
36.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啮齿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啮齿类是哺乳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与农、林、牧和卫生保健事业有密切关系。在自然保护区,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因此,啮齿类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生产,而且对保护区的建设和利用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社鼠的年龄鉴定与种群年龄组成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年龄组成是种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分析年龄组成中不同时期各年龄组数量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寿振黄等(1959)以臼齿齿根的分岐与否和前后根的长度作为红背(鼠平)的年龄标准。罗泽珣(1963)和诸葛阳等(1959、1978)分别用臼齿磨损程度和体重来划分黑线姬鼠的年龄。国外有以晶体干重为依据分析年龄组成,如Lord(1959),Adamczewska-Andrzejewska(1972),Geurley(1975),Yabe(1979)等分别对白尾兔(Cottontail rabbit)、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2种田鼠(Microtus pinetorumMicrotus montanus)、和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进行了不少工作。  相似文献   
38.
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是植被,例如森林,草原等。动物在林中栖息、取食及繁衍后代。保护和发展森林能使动物繁荣,反之,则使动物遭受灾难,因此认为动物依附于植物而生存是有道理的。但这只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因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同无机环境相结合的统一整体,在生物群落内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并以正常生命活动共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