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杨萍  李方青 《蛇志》1997,9(3):63-65
为探讨携带沙门氏菌活蛇可能引起对人群的危害,我们把南宁市防疫站提供从蛇分离出的丙型副伤寒及亚利桑那沙门氏菌,分别与蛇血、蛇胆汁混合后再与不同浓度酒作用一定时间,观察酒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同时取定量沙门氏菌加入各种水源水,了解其在水中存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25度以下的酒与蛇胆15∶1、酒与蛇血5∶1混合,作用5min~20min均无抑菌作用;蛇血与酒1∶1混合,即使是39度的酒作用20min也无抑菌作用。两种菌在各种水源水中存活时间在30d以上。  相似文献   
32.
甘蓝和芥蓝的核型与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甘蓝和芥蓝的核型分析和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认为它们的核型并不完全一致,而花粉形态的明显区别说明芥蓝是一个独立的种,与芸苔属其他种不很亲缘。  相似文献   
33.
蛇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分离鉴定及其控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周维官  杨萍 《蛇志》2000,12(2):1-3
目的 为明确广西驯养蛇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患急性呼吸道感染而发病、死亡的驯养蛇27条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并从流行病学方面对病原的感染以及蛇发病的条件和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变形杆菌属的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和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是主要的病原菌(占51.9%),其余的5种细菌分别占3.7% ̄7.4%不等。分离株所做的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34.
广西驯养蛇类腐皮病病因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膜清广西驯养蛇类腐皮病的发生原因。方法 连续二年对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养蛇场蛇类腐皮病发生、流行病学及其病原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 5种驯养蛇腐皮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7.82%和9.65%,主要发生于夏季;主要病原为变形杆菌属、普鲁威登斯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的细菌以及绦虫;生物环境的改变等应激因素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结论 蛇类腐皮病是驯养 类夏季的一个主要问题,它不是单一病因引起的一种疾病, 是多个病因导致的一个临床病征。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植物古汉名训诂研究,探讨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植物古汉名命名的渊源,以例析形式阐明植物古汉名命名的几种主要类型,并挖掘基因中有价值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刺氯喹(cQ)在低氧(hypoxia)调节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PASMCs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低氧组、50μmol/L氯喹+1%低氧组、50ttmol/L氯喹组。MTF方法检测各组的PASMCs增殖率;MDC染色检测细胞自噬空泡的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的表达变化;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喹组的PASMCs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1%低氧组PASMCs增殖率明显增加,细胞内出现大量自噬空泡,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增加。细胞LC3-Ⅱ蛋白表达增强。与1%低氧组比较,氯喹与低氧联合作用时细胞自噬空泡的积聚以及rE3.II蛋白表达增强,但细胞增殖率和迁移明显降低。结论:低氧激活自噬过程并促进了PASMCs增殖和迁移,而自噬抑制剂氯喹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抑制自噬进程,达到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多种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可诱发细胞DNA损伤,损伤后DNA损伤位点被相关损伤感受器识别,激活相应的修复通路进行DNA修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NA甲基化状态、蛋白翻译后修饰、染色质重塑、miRNA等修饰方式参与了DNA的损伤修复。文章通过不同损伤修复通路中这些修饰的特点,阐述表观遗传学改变在DNA损伤修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8.
杨萍  刘洋 《动物学杂志》2019,54(2):298-310
蛙类是典型的依赖声音通讯的物种,具有季节性繁殖特点。繁殖季节雄性大多通过广告鸣叫竞争领地和吸引配偶,雌性通过雄性鸣声来评价个体特征及其所占有的资源,并以趋声行为完成配偶选择。趋声过程的行为学参数,通常用于检验动物对声音信号的偏爱和行为响应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蛙类趋声行为相关研究的回顾,总结其产生机制、评价方式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当前发展趋势对蛙类趋声行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李佳彧  李佳睿  马丕勇  杨萍  倪维华 《生物磁学》2011,(18):3431-3433,346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衰模型大鼠非梗死区胶原蛋白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饲养4周的56只心衰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心衰对照组(MI-C)、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治疗组(MI-R,10mg/kg.d)、芪苈强心小剂量组(MI—S,0.25g/kg.d)以及芪苈强心大剂量组(MI—L,1.0g/kg.d)。同步药物干预4周后,ELISA法检测Ang II水平、RT—PCR检测非梗死区胶原-ImRNA。结果:血清中AngII的浓度:与心力衰竭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雷米普利组、大剂量芪苈强心组和小剂量芪苈强心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大剂量芪苈强心组比雷米普利组明显减低,差异具显著性(P〈0.05);而小剂量芪苈强心组与雷米普利组水平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梗死区胶原-ImRNA的表达:与心衰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雷米普利组、大剂量芪苈强心组,小剂量芪苈强心组表达均下调,差别具显著性(P〈0.05);大剂量芪苈强心组与雷米普利组接近,差别无显著性(P〉0.05);小剂量芪苈强心组高于大剂量芪苈强心和雷米普利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明显地减少心梗后心衰非梗死区胶原分子的合成,并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0.
红外辐射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形式,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会向其所在的环境释放辐射能。红外辐射中包含了大量人类无法感知的信息,蝮蛇是迄今所知的能够有效感知并利用红外信息的动物类群之一。蝮亚科蛇类的红外感知的器官是位于蛇眼和吻端之间面颊部的窝状器官——颊窝,以及其后的神经系统。从蛇类红外感知的解剖基础、行为学研究、生物化学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蛇类红外感知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并通过部分感官屏蔽的实验证明红外与可见光2种成像功能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即当蝮蛇双眼看不到或颊窝被阻塞的时候,另一种感知系统也能有效地完成对目标的识别和定位。通过各自的传导通路,红外信息和视觉信息被汇集于中脑视顶盖区域。在这一区域有对2种信息分别响应的神经元和响应复合信号的细胞——双模神经元。蝮蛇红外觉与视觉间具有补偿、加成和抑制3种相互作用。这样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蝮蛇在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下,消减捕食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干扰,最大程度地提高对猎物的识别和定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