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消化率的高低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粪便的不同收集方式会影响消化率的测定结果。研究观察了异育银鲫摄食后的排粪高峰以及排粪持续时间,探讨了粪便的不同收集方式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约100 g)表观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ADC)测定结果的影响。饲料中加入1%三氧化二铬(Cr2O3)作为指示剂,实验采用3种粪便收集方法(积粪器法、虹吸法和后肠取粪法),并且在积粪器法和虹吸法中设置了不同的收粪时间。结果表明,正常投喂的异育银鲫摄食后的排粪高峰出现在摄食结束后的5—10h;饥饿2d的异育银鲫恢复摄食后的排粪高峰出现在摄食结束后的7—9h;饲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 of dry matter,ADCd)和蛋白表观消化率(ADC of protein,ADCp)在排粪初始阶段较低,随着排粪高峰的出现而升高。粪便的不同收集方法和不同收集时间对ADCd和ADCp的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测得的ADCd与在排粪高峰时段内积粪器法的测定值相当;后肠取粪法收集粪便测得的ADCd低于积粪器法排粪高峰期的测定值。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测得的ADCp略低于在排粪高峰时段内积粪器法的测定值;后肠取粪法收集粪便测得的ADCp低于积粪器法各时间段内的测定值。因此,在选择挑选新鲜完整粪便的前提下,在排粪高峰期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用于ADC的测定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反而后肠取粪法由于操作误差容易带来更大偏差。  相似文献   
32.
本实验评价了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后对异育银鲫的生长、饲料利用、氮代谢和鱼体免疫力等的影响。实验设计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每种3个重复,分别以豆粕替代饲料中鱼粉蛋白的0%(对照,D1)、20%(D2)、80%(D3)和100%(D4)。实验在半循环水养殖系统持续16周,鱼的初重约2.32g,实验期间水温23-30℃。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摄食率显著升高(P<0.05),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蛋白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则显著降低(P<0.05);总氮摄入量、表观氮摄入量、粪氮排出量、非粪氮排泄量、总氮沉积率均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呈显著降低到的趋势(P< 0.05),生产每千克鱼的氮排放量则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显著升高(P< 0.05);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升高,而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的溶菌酶显著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逐渐升高(P<0.05)。  相似文献   
33.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C含量对长吻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维生素C含量为38、364 和 630 mg /kg 的三种饲料饲喂初体重为23.19±0.58g的长吻鮠8个月,实验结果表明,38mg/kg Vc饲料组饲喂的长吻鮠表现出了典型的Vc缺乏症状:体色发黑,脊椎侧弯,鳍边由开始的萎缩直到腐烂;贫血;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并且38mg/kg Vc饲料组长吻鮠的生理指标也受到影响: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脏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处理组长吻鮠肝脏中均未检测到诱导型HSP70的存在。因此,相对于皮质醇和HSP70,血清溶菌酶、肝脏SOD活性、肝脏MDA含量以及血液理化指标(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更能反映出Vc缺乏下长吻鮠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4.
长吻鮠和异育银鲫对玉米淀粉利用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通过8周生长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玉米淀粉含量的饲料对长吻鮠和异育银鲫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以探讨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对玉米淀粉利用的差异。长吻鮠的实验饲料是5种等氮等脂、玉米淀粉含量分别为0、5%、10%、15%和20%的半精制饲料。异育银鲫的实验饲料是5种等氮等脂、玉米淀粉含量分别为6%、12%、18%、24%和30%的半精制饲料。每天饱食投喂鱼两次。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长吻鮠,玉米淀粉含量为5%和10%饲料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另外3组(Duncan’s多重比较,P<0.05)。但各组间的饲料效率、摄食率、蛋白贮积率都没有显著差异(Duncan’s多重比较,P>0.05)。当饲料中的玉米淀粉含量从6%增加到24%时,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也随之增加,而摄食率不断下降。玉米淀粉含量24%饲料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uncan’s多重比较,P<0.05)。长吻鮠和异育银鲫鱼体粗脂肪的含量都随着饲料中玉米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实验中,长吻鮠和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适宜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7.66%和15.62%。  相似文献   
35.
以含辅酶Q10(CoQ10)分别为0、40、80和120 mg/kg的4种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19.97±0.13) 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GIFT)幼鱼56d,探讨辅酶Q10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组织结构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各辅酶Q10组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终末体重、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120 mg/kg辅酶Q10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为最高;辅酶Q10含量为120 mg/kg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升高;各辅酶Q10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辅酶Q10组肝脏CAT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80和120 mg/kg辅酶Q10组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均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各实验组去内脏全鱼的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120 mg/kg辅酶Q10组去内脏全鱼粗脂肪显著低于对照组;各实验组内脏团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  相似文献   
36.
配制了十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3.53 g的异育银鲫幼鱼12周, 探讨异育银鲫对不同脂肪源的利用效果。十种饲料中分别添加8%的鱼油(FO)、椰子油(CNO)、玉米油(CO)、亚麻油(LO)、大豆油(SO)、菜籽油(RO)、1∶1鱼油-椰子油(FCNO)、1∶1鱼油-玉米油(FCO)、1∶1鱼油-亚麻油(FLO)和1∶1∶1∶1鱼油-椰子油-玉米油-亚麻油混合油(MIX)。每组饲料三个平行, 每个平行30尾。实验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 水温控制在(241)℃。结果表明, 在单一脂肪源中, 豆油组和椰子油组的增重率最高, 其次是菜籽油组, 鱼油、玉米油和亚麻油组的增重率最低。与相应的单一脂肪源相比, 饲料中鱼油与椰子油、玉米油或亚麻油1∶1混合后使用提高了异育银鲫的生长。摄食不同脂肪源饲料的异育银鲫血清生化指标、各组织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肌肉脂肪酸与饲料脂肪源呈明显正相关。摄食豆油和菜籽油饲料的鱼体肌肉中20:4n-6较高, 而摄食亚麻油饲料的鱼则含有较高的20:5n-3和22:6n-3, 表明异育银鲫具有转化18:2n-6和 18:3n-3为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从实验可以看出, 豆油、椰子油和菜籽油是异育银鲫饲料中良好的脂肪源。    相似文献   
37.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38.
研究采用脂肪水平分别为4.7%、7.9%、10.9%、15.4%、18.9%的五种等氮配合饲料饲喂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进行了为期30d的生长实验,探讨了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的脂肪需求。并克隆了瓦氏黄颡鱼脂蛋白脂酶(LPL)cDNA序列片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肝脏LP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从4.7%增加到10.9%显著促进了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的生长(P<0.05)。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了实验鱼的鱼体体成分,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鱼体干物质和脂肪含量显著增加而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脂诱导了瓦氏黄颡鱼肝脏LPL基因表达,摄食15.4%、18.9%这两组较高脂肪水平的实验鱼肝脏LPL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根据特定生长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最适脂肪水平为11.2%。    相似文献   
39.
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苯丙氨酸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5d的生长实验确定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苯丙氨酸的适宜需求。实验结果表明,饲料苯丙氨酸含量为1.09%时,异育银鲫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到达最大值,分别为194.50%、1.96%/d、37.74%,而摄食率为最小值4.76%/d。饲料添加适宜水平的苯丙氨酸也显著提高其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均以1.09%处理组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根据异育银鲫幼鱼特定生长率与饲料苯丙氨酸水平的剂量效应关系,通过非线性回归可以得出饲料酪氨酸为1.04%时异育银鲫幼鱼的苯丙氨酸最适需求量占饲料1.09%,占饲料蛋白的3.02%。    相似文献   
40.
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中赖氨酸的利用及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添加晶体氨基酸的半精制饲料饲喂异育银鲫幼鱼,通过69d的生长实验来确定其赖氨酸需要量。饲料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饲料中的总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82%、2.32%、2.82%、3.32%3、.82%、4.32%和4.82%7个水平。实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每种饲料随机3个重复。实验结果表明,异育银鲫能够利用饲料中的晶体赖氨酸、蛋氨酸。在投喂后3h,其血浆中的游离赖氨酸、蛋氨酸含量最高。当饲料中赖氨酸含量为3.32%时,异育银鲫的终末尾均重、特定生长率和鱼空壳占体重的百分比最高,肝体指数最低。当饲料中赖氨酸含量为3.82%时,异育银鲫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PP>0.05)。血红蛋白含量以赖氨酸含量为2.82%的饲料组最高,4.82%组最低;随着饲料中赖氨酸含量的升高,异育银鲫红细胞数下降,血清脲氮含量升高,且血清脲氮含量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折线法,由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同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得出其赖氨酸需要量为3.27%,占饲料蛋白的8.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