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新疆赛里木湖流域现代植被调查及不同植被带的53个表土样品花粉鉴定分析,深入研究了该区域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表土花粉组合可反映出该流域植被的总体特征,赛里木湖流域不同植被带内花粉组合差异显著,依据花粉谱特征可以分为草原带、针叶林带、森林灌丛带、亚高山草甸带、荒漠草原带、草原灌丛带、荒漠植被带;云杉属、蒿属、藜科、禾本科含量高、变化明显,可作为该流域古环境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蒿属/藜科(A/C)比值可以用来区分荒漠植被带和荒漠草原带,荒漠植被带A/C值平均为0.62,荒漠草原带A/C值平均为1.55,1是两者之间的界值;云杉属花粉含量≥30%时可认为该样品来自于云杉林,云杉属-蒿属-禾本科等花粉组合表明森林(灌丛)的存在,亚高山草甸以蒿属-禾本科-云杉属组合为主,(荒漠)草原(灌丛)以蒿属-藜科-禾本科为主,藜科-蒿属是荒漠植被的建群种。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通过浙江南部地区高山湿地望东垟的61个孢粉样品分析结果,结合四个AMS14C年代数据构建的年代框架,初步揭示了该区域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变历史与气候变化。研究表明,该区域7.4-2.1ka B.P.气候暖湿,温暖湿润的气候塑造了当时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的地带性植被,森林覆盖率高,并持续了五千多年。2.1-1.8ka B.P.为该区域气候由暖转型到冷的过渡阶段,草本植物扩张明显。1.8ka B.P.至现今,该区域气候凉偏湿,地带性植被以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本及蕨类植物为主。显然,自7.4ka B.P.以来,该区域植被覆盖度与生态环境的变化以气候变化为主导。但是,有证据表明1.1ka B.P.以来该区域明显有了人类活动的记录,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塑造了该区域的植被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3.
张东菊  左平  邹欣庆 《生态学报》2015,35(8):2703-2711
以1987,1992,1997,2002,2007年的遥感影像为例,首次尝试使用加权Ripley's K-function的多尺度格局分析方法,计算了20年来景观异质性在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趋势。通过对研究区的样带划分以及景观类型的点状化处理,建立滨海湿地样带图层和1987—2007年间各类型景观的点格局数据库,从而分析滨海湿地不同类型景观的空间聚集特征变化。基于加权Ripley's K-function的计算表明,在各级空间尺度和时间变化上,各类型湿地的斑块都呈现出空间聚集分布状态,且1987年以来,不同湿地类型的聚集空间特征尺度和空间分布强度均出现了大幅的增减变化,除互花米草滩之外的自然湿地的聚集空间特征尺度和强度都有明显下降甚至少到无法被检测到,而人工湿地却呈现聚集特征尺度和强度的双增长,且该聚集程度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分析表明,既考虑样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又考虑样点分布范围的加权Ripley's K-function方法能很好地表征湿地景观在多尺度上的变异,且与传统空间景观指数等分析方法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4.
朱超  方颖  周可新  穆少杰  蒋金亮 《生态学报》2015,35(9):2826-2836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关注物种多样性,存在着对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不足,不能及时反应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变化等缺点。近年来,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多样性保护成为研究热点,一些国家和组织相继开展了大尺度的生态系统评估工作。文章回顾了已有的生态系统评估方案,发现当前生态系统评估多采用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分级标准体系,主要评估生态系统的濒危程度,评估标准主要是分布范围和功能的变化,不同评估方案采用的指标和阈值有差异,需要建立统一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和评价方案。同时,结合国内生态系统评价的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开展生态系统红色名录研究的若干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5.
生态流的构成和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通常以流态形式来表达,其路径、方向、强度、速率等对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系统分析了生态流的起源与发展,从能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三方面对生态流进行了解构,并对相关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述评。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典型半人工半自然的农田生态系统为例,通过生态网络连接度等指标与纯自然生态系统对比分析生态流的流向、路径和强度等,人类活动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灵活度,但扰乱了原有的稳定性。生态学家一直专注于研究适用于统一计算生态流的方法,其量化已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仍需系统地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6.
黄土高原植被景观多尺度变化及其与地形的响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黄土高原近30年不同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采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尺度空间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时期黄土高原植被景观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植被景观1982—2011年期间发生了周期性变化。其中,1990年以前为植被恢复阶段,1990—2001年为植被退化阶段,2001年以后为植被恢复阶段。(2)植被景观的空间异质性与数据获取的时间、数据分辨率、空间位置和地形均有关。一方面,植被指数和数据分辨率越高,植被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就越大,而且沿经度方向植被景观的空间差异性大于纬度方向;另一方面,NDVI的多尺度变化特征与地形因子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现为:高程地形湿度坡度坡向,这对于今后黄土高原植被景观的合理布局,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增强景观的连续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可为指导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7.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植被遥感技术, 可以弥补以“绿度”为基础的植被指数等传统光学遥感观测的不足, 为大尺度植被光合作用监测提供了新方法。随着塔基、无人机、机载和星载SIF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SIF机理研究的推进, SIF遥感为陆地生态系统生理生化参数和生产力反演、非生物胁迫早期探测、光合物候提取和植被蒸腾作用监测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该文首先系统阐述了SIF遥感的基本原理、观测技术和反演算法, 进而回顾了SIF遥感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最后对天空地一体化SIF观测、SIF机理研究、新兴生态学应用等领域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8.
利用浙江北部西天目山高海拔黄山松树轮样品,建立了340年的整轮、早材和晚材宽度年表,根据子样本信号强度大于0.8的标准,确定年表的可靠时段为1810—2019年,通过对年表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了树轮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 黄山松径向生长对气温的响应远高于对降水的响应。综合考虑原始序列和一阶差序列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早材宽度与上年生长季前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显著相关,晚材宽度与上年5月和当年9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显著相关。整轮响应时段与早材较为一致,但相关性较低。最优相关组合为早材宽度与上年4—7月平均气温。基于这一关系,重建了华东天目山地区1809—2018年4—7月平均气温,方差解释量达61.5%,原始序列和一阶差序列均通过分段检验。重建气温序列中的偏冷时段为1834—1964年,偏暖时段为1809—1833和1965—2018年。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温进入快速上升阶段,从低频趋势上看,20世纪80年代之后气温达到过去210年来的最高水平。空间相关分析表明,重建序列较好地代表了华东地区气温的变化情况,与华东地区的区域重建序列对比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黄山松在华东地区古气候重建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39.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城市的快速扩张,造成城市生态空间的萎缩和生态功能的下降,城市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系统研究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提出针对性保护和优化措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常州市为研究区,考虑城市生态空间的自然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两方面,构建基于自然生态的“源地-廊道”与基于人文生态的“供给-需求”两类生态网络,对于源地廊道生态网络,主要从节点重要性、网络连通性与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对于供给需求生态网络,主要从节点重要性、供需均衡与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常州市主城区源地廊道生态网络的连通性与稳定性水平不高,供给需求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水平一般且存在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错位。从连通性与稳定性提升角度,提出新增12个源地节点与57条廊道的源地廊道生态网络优化方案;从供需均衡与稳定性提升角度,提出新增22个供给节点的供给需求生态网络优化方案。对比初始源地廊道生态网络,优化网络连通性水平提升10%,稳定性提升0.05;对比初始供给需求生态网络,优化网络的服务水平提升4%,网络稳定性提升0.10。最后,综合两类生态网络,分别针对现状保护斑块与新增节点两类对象,提出了保护与管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0.
刘璐  钱天陆  席唱白  迟瑶  王结臣 《生态学报》2021,41(14):5879-5887
识别动物的适宜生境对野生动物保护、区域生态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等具有指导意义。以滇金丝猴生存区域为例,选取7个影响滇金丝猴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距水系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道路距离,基于GIS技术,构建阻力面,确定累积阻力阈值,计算可达面积并据此划分斑块,结合现有猴群的栖息地分布、保护区设立对划分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区域内滇金丝猴的适宜生境面积整体占比较低,猴群移动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或水系阻隔的影响,其生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且生境适宜度表现出中部最高,北部次之,南部最差的规律。划分生境适宜性等级的方法,考虑到了明显地物对动物移动的较强阻隔作用,顾及到了空间连续性和斑块完整性,实验结果可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生境适宜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