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当前,抗呼吸道感染的鼻内疫苗开发项目正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疫苗所诱导的保护力而言,抗体应答是决定性的,而人们普遍认为滤泡辅助T细胞(TFH)对于介导抗体应答非常重要。绝大多数支持TFH在免疫应答中作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动物研究,而除血液中存在TFH样细胞外,来自人体的直接证据则十分有限。研究者考察了在人类鼻咽相关淋巴组织(NALT)中TFH细胞的活化与诱导,及其在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所诱导的抗体应答中的作用。腺扁桃体组织的TFH细胞活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同时在LAIV刺激扁桃体单核细胞(MNC)后检测抗流感血凝素(anti-HA)抗体。通过使用流式细胞仪对被诱导的TFH细胞和CD154表达进行分析,研究者对由LAIV诱导的抗原特异性TFH细胞活化情况展开研究。LAIV诱导了与抗HA抗体产生有关的TFH细胞增殖,同时研究显示TFH细胞对于抗体应答至关重要。表达BCL6和CD21新诱导的TFH细胞以及随后抗HA抗体的测定表明,初始T细胞被LAIV诱导成为TFH细胞。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痛血康胶囊治疗早孕SD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受孕7 d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早孕不完全流产模型,痛血康治疗7 d观察并记录SD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情况及病理组织学改变。2)用小鼠尾尖取血法,观察痛血康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3)用小鼠耳廓肿胀和SD大鼠棉球肉芽肿两个模型,观察痛血康的抗炎作用。4)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所致SD大鼠血瘀模型,观察痛血康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痛血康能增强早孕不完全流产SD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强度,促进残存的胚囊组织排出;能降低血瘀模型SD大鼠全血和血浆黏度,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SD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痛血康在早孕SD大鼠中具有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可能与增强流产SD大鼠的子宫收缩强度、促进残留在宫腔的绒毛或蜕膜组织排出、缩短出凝血时间、抑制炎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应用在大鼠阴道内放置水囊模拟产伤破坏大鼠盆底组织的方法建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post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PPUI)的动物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对40只SD雌性大鼠进行持续8h水囊扩张阴道,随机选取PPUI模型建立成功的大鼠25只并与对照同龄大鼠5只分别于模型建立后1d、1周、2周、4周、8周进行喷嚏实验以及尿动力学测定,张力换能器测定盆底肌肉肌力强度,采用JSCC标准化对应法测定血清生化指标(LDH,CK),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胆碱酯酶染色法计数盆底肌肉乙酰胆碱受体数量.结果 建模后喷嚏实验阳性率明显升高,阳性率为72.5%(29/40),尿动力学检测最大膀胱容量及漏尿点压力均降低,盆底肌肉收缩力下降,血清LDH、CK水平上升,盆底耻尾肌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耻尾肌组织中caspase-3基因表达在建立模型当日达到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之后逐渐下降.结论 大鼠阴道内放置8h水囊的方法可以成功模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引起尿动力以及盆底肌肉的相关损伤指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4.
以生物素标记的凝集素(UEA-I、SBA、PNA)为探针,利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方法对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sis)卵子发生过程中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内糖复合物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子发生的各期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中没有UEA-I受体的表达,SBA和PNA受体以不同的分布模式呈阶段性表达。两者首次出现于卵母细胞生长期,随后PNA受体消失,SBA受体大量表达;在卵黄形成期前期SBA受体和重新出现的PNA受体表达于卵黄颗粒形成部位,卵黄形成期后期两者均为阴性表达;成熟卵子中两种受体又以不同程度重新出现于卵黄膜。两种受体在滤泡细胞内均大量表达。提示,N-乙酰半乳糖胺和半乳糖-β-(1,3)半乳糖胺复合物的修饰和变化与卵母细胞的发育、卵黄物质的形成及滤泡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卵黄膜上的糖复合物可能与精卵识别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外用乳杆菌活菌制剂对阴道微环境改善的情况。方法将产后妇女分为2组并随访,试验组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每晚1粒塞入阴道,连用10 d;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2组患者在用药后2周随访检查其阴道清洁度、pH及阴道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阴道pH均有降低,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后试验组的阴道清洁度及阴道患病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可显著改善阴道微环境,有助于降低阴道感染机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制剂在产后应用对减轻性生活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前无阴道炎症、性生活无疼痛的90例产后妇女随机分为2组并随访。A组为空白对照组(未用任何药物),B组为应用乳杆菌活菌制剂1疗程。A组妇女在恶露干净后,B组在用药后门诊随访,进行妇科检查及阴道清洁度检查,回访后尽快恢复性生活,电话咨询性生活疼痛情况并给予症状分级进行比较。结果B组阴道清洁度Ⅰ度和Ⅱ度较A组比率上升;B组性生活疼痛病例比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产后应用乳杆菌活菌制剂可以减轻性生活疼痛。  相似文献   
37.
喻晶华  郭建 《生理学报》1994,46(3):209-216
转铁蛋白为一类金属结合-转运糖蛋白,经典的理论阐明其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运送铁离子到各器官与组织。根据近两年的研究,转铁蛋白除了转运铁离子的作用外,还具有局部调节卵巢功能的作用,即能抑制FSH诱导大鼠及人卵泡颗粒细胞的功能性分化。转铁蛋白抑制FSH衣导卵泡颗粒细胞分化的主要机理是:(1)转铁蛋白部分地抑制FSH与卵泡颗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减少细胞内cAMP生成,进而抑制了FSH受体的维持表达。(2)转  相似文献   
38.
运用透射电镜的超薄切片技术和冰冻蚀刻复型膜技术研究了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过程中印黄溶致液晶YLLC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颗粒细胞吞噬消化卵黄球所形成的YLLC通常是膜片层排列紧密的脂质体样结构,或为膜片层叠加排列的结构以及不规则的同心圆结构.这些YLLC结构不稳定,当被颗粒细胞释放后.因空间的扩大和水份的增加.YLLC吸水膨胀.形成规则的.膜间距增加的稳定脂质体样结构;YLLC能随体液流动,呈流体状.根据YLLC形态变化的行为,作者认为鱼类滤泡闭锁的生物学意义在于清除卵黄中不正常卵母细胞,并且使印黄物质重新吸收利用.但不参与内分泌激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穴对产后抑郁小鼠行为学改变和海马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母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在妊娠期间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建立产后抑郁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治疗组小鼠分娩后通过针刺百会穴治疗14天,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不进行治疗。比较三组小鼠24 h食物消耗量和体重,黑白箱实验中白箱停留时间和黑白箱穿梭次数,以及强迫游泳实验不动状态时间和悬尾实验中悬尾不动时间。同时,通过免疫印记法检测三组小鼠海马去NMDA受体(NR2A和NR2B)、cAMP 结合蛋白(CREB) 和钙调蛋白激酶II(CaMKII)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产后抑郁小鼠24 h食物消耗量、体重、白箱停留时间、黑白箱穿梭次数以及海马区CRE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而游泳不同状态时间、悬尾不动时间和海马区NR2A、NR2B、cAM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治疗后,针刺百会穴治疗组小鼠24 h食物消耗量、体重、白箱停留时间和黑白箱穿梭次数以及海马区CRE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而游泳不同状态时间、悬尾不动时间和海马区NR2A、NR2B、cAM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结论:针刺百会穴可以显著改善产后抑郁小鼠行为学情况,提高其运动能力,其可能与影响产后抑郁小鼠NMDAR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0.
山溪鲵卵巢滤泡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两栖类卵巢滤泡细胞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Thornton等 ( 1973)用电镜观察比较了蟾蜍 (Bufobufo)的成熟滤泡细胞和排卵后滤泡细胞 ,认为两栖类没有膜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分化。Dumont等 ( 1978)较为系统地观察并描述了光滑爪蟾 (Xenopuslaevis)卵泡壁的超微结构。Kwon等( 1994)对黑斑蛙 (Rananigromaculata)卵巢组织细胞的离体培养研究表明 ,其类固醇激素的生成是在卵泡壁上完成的 ,并提出了两栖类卵泡类固醇生成的两类细胞模型。但目前有关有尾两栖类滤泡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仍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