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中国贵州杜鹃属两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中国贵州杜鹃属植物2新种--枇杷叶杜鹃(Rhododendron eriobotryoides Xiang Chen & Jia Y.Huang)和金波杜鹃(R.jinboense Xiang Chen & X.Chen).枇杷叶杜鹃与皱叶杜鹃(R.denudatum)相似,但本种叶背毛被较薄而稀疏,花丝基部密被微柔毛,花柱通体被腺体.金波杜鹃与短脉杜鹃(R.brevinerve)相似,但前者的叶长圆状椭圆形,叶片上卷呈U形,花序具较多花,花冠较长,花丝基部密被微柔毛,子房密被绒毛.目前,仅发现2新种各有1个含数株的种群,资源量十分稀少,依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均属于极危物种(CR),需要加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242.
记述采自贵州雷山地区蝗虫1新种,即蓝胫平顶蝗Flatovertex cyaneitibialis sp.nov.,新种近似于红胫平顶蝗F.rufotibialis Zheng,1981,区别特征为:前胸背板中隆线两侧不具X形纹;后足胫节蓝色;爪间中垫大,超过爪之中部。并附有平顶蝗属种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243.
During a survey of bat species diversity from July 2008 to February 2009 in Songtao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one specimen of Rhinolophus was collected from Guizhou. It was identified as a Formosan lesser horseshoe bat, based on the following features: small body size, forearm length of 36. 3mm, the greatest length of skull was 15.16 mm, the cells of lancet were shorter and appeared triangular and showed an acute angle, and forward bending, the lancet was shorter and approximately triangular and had a narrow top, the anterior median swellings of the skull were higher and more vertical, the rear of the sagittal crest was thin, the upper molars were shorter and the length of C~1 - M~3 was 5. 36 mm, the width of M~3 M~3 was 5.24 mm. Rhinolophus monoceros, which is new record in Guizhou and the first found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supports Simmons' prediction that Rhinolophus monoceros may occur in the south of China.  相似文献   
244.
刘勇  戴轩  张珍梁 《蛛形学报》2010,19(2):107-109
报道了贵州东部地区茶园土壤甲螨104种,分属42科.以奥甲螨科、单翼甲螨科、盲甲螨科、菌甲螨科、上罗甲螨科等为茶园土壤甲螨优势类群,其中新小奥甲螨OppieUa nova,卵角单翼甲螨Rostrozetes ovulum,棒菌甲螨Scheloribates latipes,长刺表珠甲螨Epidameus longispinosus,异毛裂甲螨 Meristacarus heterotrichus,棘洼甲螨Camisia spinifer,缓三盲甲螨Trimalconothrus tardus,双毛角甲螨Ceratoppia bipillis,南方珠足甲螨Belba sasakawail,叶小盾珠甲螨Sactobelbella frondosa,尼兰奥甲螨Oppia neerlandia等为茶园土壤甲螨类动物常见种类.  相似文献   
245.
2010年11月12日,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调查时,于三岔河管理站周边(25°17’15.5”N,108°04’30.2”E,海拔490m)网捕到1只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经检索书籍(郑作新2002,尹琏等2006,Robson2008),并依据“InternationalOrnithologists’Union”分类系统,鉴定为大草莺(Graminicolastriatus)。该鸟种未记载于《贵州鸟类志》、《贵州鸟类志》补遗和相关文献(冉景丞等2003),且《中国动物志鸟纲》、《中国鸟类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等专著的分布地区未列入贵州,故确定为贵州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246.
2008年12月在贵州毕节团结乡首次发现麻窝口洞化石点,经2009年、2012年和2013年3次发掘,在麻窝口洞上部砂质黏土地层中共发现了四千余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3年7月发现的3枚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犬齿、左上第一臼齿和右上第二臼齿。人类牙齿尺寸偏小,臼齿咬合面沟纹简单,没有复杂的咬合面皱纹和附尖齿带结构,牙根短而不显粗壮,上述特点有别于我国已经发现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与人类相伴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计8目20科43属53种,动物群组合反映出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根据动物群的时代特点,地貌地层及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指示毕节麻窝口洞古人类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者晚更新世早期,毕节古人类牙齿的发现为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及演化增添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47.
贵州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9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1239例的9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进行了调查, 并对民族间基因频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 卷舌和小指弯曲的显性基因频率高于隐性基因频率, 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则相反; 卷舌、叠舌、前额发际、耵聍、拇指类型、环食指长的基因频率在民族间差异较大, 而发旋、中指毛、小指弯曲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48.
贵州省普定县穿洞出土的骨器是穿洞文化的重要标志。1979年首次试掘出土的骨器基本为磨制者, 类型主要有骨锥、骨铲、骨叉、骨棒及骨针等,多采用较厚的动物骨骼的碎片为原料加工而成。一次性出土数量如此多骨器的遗址在我国非常少见, 为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地点和一批有意义的文化遗物, 并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骨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增加了我们对骨器工具的制造工艺及用途的了解。  相似文献   
249.
刘晖  聂晓芹  董琳 《古生物学报》2017,56(2):140-153
在我国贵州省麻江县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留茶坡组硅质岩中,发现了丰富的丝状蓝藻化石。通过观察岩石薄片共鉴定出蓝藻门颤藻科的6个种,包括Calyptothrix perfecta,Calyptothrix major,Megathrix longus,Obruchevellasp.,Palaeolyngbya barghoorniana,以及Palaeolyngbyasp.。此外,还发现一种未定名的丝状微体化石,经观察与对比,认为该丝状化石形态接近于现代鞘丝藻Lyngbya,由于其胶鞘具有独特的规则环纹,可能为鞘丝藻属的一个新种,在本组硅质岩中为首次发现。该发现丰富了留茶坡组的微体生物化石资料,为埃迪卡拉纪—早寒武世的生物演化提供新的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250.
贵州剑河辣子寨村辣子寨剖面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化石丰度较高且较复杂多样的动物群。该产地的化石库含有两个化石富集的层位,即下化石层和上化石层。通过对两个化石富集层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特征、生物类群组成及化石丰度和保存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表明,下化石层与上化石层内化石组合和埋藏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下化石层类群组成多样、化石丰度较高,以掘头虫类三叶虫、三叶形虫Naraoia、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Isoxys、Tuzoia及古蠕虫、海绵等为主,且化石主要保存在事件沉积层内,保存质量较好,为外陆棚沉积环境下大量生物个体发生原位快速沉积埋藏作用形成。而上化石层内化石以具硬壳的三叶虫为主,有较大的埋藏量,少量或碎片状的Naraoia,Isoxys,且这类化石数量少,主要在背景层中保存,可能为静水沉积时,沉积界面积累了大量生物遗体并暴露于基底表面一定时间后,再被沉积物逐渐堆积掩埋而形成,为生物遗壳的原位或近原位埋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