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磷、铜及其相互作用对三叶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施加P对Cu2 胁迫下三叶草种子萌发活力、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以及电导率的影响.重金属Cu2 (0~20mg·L-1)显著抑制了三叶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当施加0.06%的P后,明显提高了cu2 胁迫下的三叶草种子萌发率,促进了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极显著下降.可见,外施一定量P能缓解过量Cu2 对三叶草的毒害.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污染土壤、油菜籽中Cd、Cu、Zn、Pb含量、形态分布特征和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可能存在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土壤中Cd、Zn、Pb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u以残留态占5种形态最高比例,分别为31.1%、39.3%、53.79%、46.24%;Cd、Pb交换态比例较高,为23.47%、16.32%,Cu、Zn的交换态比例较小,为3.14%、0.54%;土壤中不同重金属与各重金属形态相关关系有差别,5种重金属形态转化为有效态重金属难易程度不同;油菜籽和油菜籽壳中不同重金属累积趋势有差异,Cu易在油菜籽壳中累积,Cd、Zn、Pb易在油菜籽中累积;油菜籽中不同重金属累积率不同,Cd累积率最高,为0.56.油菜籽中重金属累积率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转化差异是此种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油菜籽中Cd、Cu、Pb以氯化钠态为主,分别为32.50%、22.94%、34.69%,Zn以EDTA态为主,为45.97%.油菜籽中重金属形态可能影响其毒性,但其毒性的人类膳食风险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油菜籽中重金属形态与油菜中重金属总量相关性不好.  相似文献   
23.
铜、砷及其复合污染对黄豆(Glycine max)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Cu、As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黄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As污染明显抑制黄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黄豆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强度、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Cu、As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呈负相关;而OD活性则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Cu、As污染共同存在时,随二者投加比例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拮抗效应,可以降低和缓解单一污染物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4.
铜污染对三叶草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2,自引:12,他引:60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重金属铜(Cu)污染对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u污染(<10mg·L^-1)对三叶草幼苗生长无明显抑制现象,甚至促进幼苗生长,植株干重、鲜重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均略微升高,丙二醛(MDA)水平降低,活性氧清除系统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略微升高,保护酶系统仍保持平衡.但随Cu浓度(10~100mg·L^-1)增加则显示出一定的负效应,三叶草幼苗与对照组相比,植株矮小,须根短且数目少,植株干重、鲜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叶片发黄,叶片色素含量下降,并随Cu浓度的增加而变化更显著。同时,随Cu浓度增加,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MDA水平上升,且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26.7%和71.3%,而POD活性却明显上升,比对照升高了10.6倍。  相似文献   
25.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尾矿场植被调查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李影  王友保  刘登义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1981-1984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铜陵市狮子山铜尾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共49种,隶属15个科38属,主要包括禾本科11种、菊科12种、豆科8种等,全部植物中,1、2年生草本植物26种,多年生草本植物20种,形成了5种相对稳定的演替群落,且群落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矿业废弃地土壤养分的贫瘠,重金属含量浓度高,尤其是Cu、Cd的含量平均超出正常土壤的30倍,以及自然条件对其改造的程度是现今影响植物在其上定居、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铜尾矿库区土壤与植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对铜陵铜尾矿区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库区种植地极端贫瘠,有机质含量仅2.6~.8 g·kg-1,而土壤Cu、Cd、Pb、Zn含量皆高于对照土壤,其中Cu含量达809.30~1 39.4 mg·kg-1,Cd含量达3.2~6.3 mg·kg-1,达到对照土壤30~60倍.结缕草和三叶草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交换态及有机结合态含量成正相关,与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矿物态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在两种优势植物中,Cu、Zn、Pb均以活性较低的醋酸提取态、盐酸提取态和残渣态为主;Zn在根系和茎叶中,NaCl提取态占有较大比例,而Cd均以NaCl提取态为主.  相似文献   
27.
铜尾矿区土壤与凤丹植株重金属富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安徽铜陵铜尾矿区凤丹种植地的土壤和凤丹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库区种植地极端贫瘠,有机质含量仅1.1~3.4g·kg^-1,而土壤Cu、Cd、Pb、Zn含量皆高于对照土壤,其中Cu含量达587.43~1176.44mg·kg^-1,Cd含量达3.08~5.16mg·kg^-1,约达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10倍,凤丹各部位的Cu、CA和Pb含量均超过了药用植物的限量标准,尤其是根皮部位Cu含量达31.50~64.00mg·kg^-1,Cd含量达0.98~1.45mg·kg^-1,超出标准1.6~3.6倍,表明种植地和凤丹都受到严重污染.凤丹不同部位中的Zn、Cd、Pb和Cu分别以茎、叶、叶和根皮中的含量最高.凤丹对Cd、Zn的富集比Cu和Pb高,但在根皮中的富集系数均较小。  相似文献   
28.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Cu、As及其复合污染的诱变性能,计数了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和污染指数(PI)并进行了F检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u<200mg·L,As<15mg·L-1),随着Cu、As浓度的增加,MCN‰上升;24个试验处理组PI均在2以上,各处理组MCN‰有显著差异,和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a<0,01),表明Cu、As及其复合处理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活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9.
青弋江芜湖市段水环境质量的蚕豆根尖微核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核实验 (micronucleustest ,MCNT)是根据环境污染物能引起染色体畸变而形成微核的原理来检测诱变物质对染色体损伤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陈光荣在 1983年开始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Vicia MCN)来检测农药和化学诱变剂对染色体的损伤情况[8] 。 1986年 ,国家环保局把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水污染的测试方法编入了《生物监测技术规范》[3 ] 。目前利用蚕豆初生根尖微核技术监测环境污染和危险化学品的研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7] ,成为我国水环境监测的规范化方法之一[8,9] 。本文应用该技术对青弋江芜湖市…  相似文献   
3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铜胁迫下节节草对铜的耐性机制。结果表明节节草具有较强的解毒功能,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植物对铜的耐受性。钝化根系土壤中Cu2+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土壤中交换态铜含量,阻止过量Cu2+进入体内;细胞壁及残渣、含核糖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是结合铜的主要部位,进一步降低了进入体内的铜含量;进入体内的Cu2+以沉淀或螯合蛋白的形式存在,显著降低铜离子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SOD和POD在铜处理下节节草细胞活性氧防御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