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牛山湖两种不同生境小型鱼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和密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2003年春季浅水草型湖泊牛山湖小型鱼类空间分布(种类组成、多样性和密度等)与生境异质性之间的关系.根据水生植被状况、离岸距离和水深,选择了两种差异较大且有代表性的生境类型,即近岸沉水植物茂密的生境A和远岸沉水植物稀疏的生境B.使用围网(180 m2)在这两种生境中进行小型鱼类的采样,采用多次标志回捕法和Zippin去除法估算了围网内小型鱼类的密度.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生境中小型鱼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度量值和密度估算值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1)生境A中的渔获物由5科14种小型鱼类组成,优势种类为生活在中、下水层的高体鳑鲏、彩副鱊和麦穗鱼;生境B中的渔获物由3科9种小型鱼类组成,优势种类为生活在湖底的子陵吻鰕虎鱼和小黄黝鱼.2)生境A和生境B小型鱼类群落间的Bray-Curtis指数为0.222,结构相似性较低;但二者的物种等级丰度分布则无显著差异,均属于对数级数分布.3)生境A中高体鳑鲏、彩副鱊、麦穗鱼等9种小型鱼类的总密度值为8.71 ind·m-2,生境B中子陵吻鰕虎鱼、小黄黝鱼等5种小型鱼类的总密度值只有3.54 ind·m-2.小型鱼类在这两种不同生境中的空间分布差异可能与其逃避捕食、觅食和繁殖等生态习性的生境需求有关,因此,水生植被生境对小型鱼类资源合理开发和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鱼类入侵的过程、机制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生物入侵问题已成为一个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问题,其中鱼类入侵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从入侵鱼类的自身特性、入侵地的特征、外来种与土著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外来种的适应性进化几个角度综合分析了鱼类入侵的机制,并概括了国内外鱼类入侵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23.
社会学习是动物快速获得新行为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对鳜稚鱼摄食行为的社会学习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将500尾未驯化鱼平均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并在实验组中另外加入50尾已驯化鱼作为示范鱼.采用分批投饵方法群体驯化两组实验鱼摄食死饵料鱼,测量两组实验鱼摄食每批死饵料鱼的群体袭击反应时间和群体袭击持续时间.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群体袭击反应时间比对照组的稳定;实验组的群体袭击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的短,且在第1次、5次、6次训练时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分析鳜稚鱼具有社会学习能力,示范鱼可能通过局域增强和反应易化社会学习过程,分别促进未驯化鱼游到水面摄食和直接袭击死饵料鱼.社会学习驯食方法能够提高群体驯食方法的驯化效率.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长江中游鱼类的早期资源现状, 2017年和2018年5—7月在长江干流宜都断面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 采样网具包括弶网和圆锥网。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21120粒和仔鱼2123尾。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 鉴定鱼类5目9科37种。其中, 鱼卵有29种, 仔鱼有27种。2017年和2018年通过宜都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分别为124.45×108粒和101.07×108粒, 优势种为四大家鱼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 仔鱼径流量分别为16.43×108尾和8.29×108尾, 优势种为贝氏?和寡鳞飘鱼(Pseudolanbuca engraulis)。根据发育期和流速分析, 四大家鱼鱼卵来源于三峡大坝下游至宜都断面之间的产卵场, 仔鱼来源于三峡大坝以上的产卵场。与2009—2010年相比, 2017—2018年通过宜都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增大了85.3%, 尤其是四大家鱼的鱼卵径流量与2005—2012年相比增加了约13倍。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显示, 流量和流量日变化对产漂流性鱼卵密度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2017—2018年仍有大量的鱼卵和仔鱼补充到长江中游江段。与历史数据相比, 三峡大坝下游宜昌江段鱼类产卵规模有明显的增加, 可能与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亲鱼增殖放流和生态调度等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关。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长江中游的鱼类资源, 建议除了已经逐步实施的长江全面禁渔措施之外, 还应恢复江湖连通, 保护和修复长江中游河漫滩生境, 继续开展重要经济鱼类亲本放流, 以及开展生态调度。  相似文献   
25.
鳡鱼仔稚鱼耳石的标记和其日轮的确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茜素络合物对鳡鱼仔鱼进行了浸泡标记,耳石上能检测到橘红色荧光标记环。100mg/L茜素络合物溶液的标记效果较差;120mg/L和150mg/L溶液浸泡后微耳石的标记率很高,矢耳石和星耳石的标记率低。标记后耳石上的生长轮数与饲养天数间呈一一对应关系,相关方程为:N=0.2663 0.9276D(n=68,r~2=0.9664)。方程的斜率0.9276与1无显著差异,证明生长轮确系日轮。鱼体长与微耳石、矢耳石及星耳石的直径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方程为:BL=66.8723LD 2.7064(n=73,r~2=0.8867),BL=22.7839SD 6.6066(n=49,r~2=0.8525),BL=47.6079AD 3.5660(n=71,r~2=0.9012)。  相似文献   
26.
湖泊放养渔业对我国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相似文献   
27.
1956年9月和1976年4月分别在青海省乌兰县的茶卡和西藏改则县的茶错(湖)支流采得一批鳅科(Cobitidae)鱼类,经鉴定是属于条鳅亚科(Noemacheilinae)的两新种茶卡高原鳅Triplophysa cakaensis sp.nov.和改则高原鳅Triplophysa gerzeensis sp.nov.,后者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陈宣瑜同志采得。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兹将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
鲢早期发育阶段鱼体脂肪酸组成变化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鲢受精卵和仔鱼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受精卵中共检测到19种脂肪酸;SFA含量最高,其次为PUFA,MUFA最少。SFA中以16C:0为主,MUFA中以18C:1为主,PUFA中以DHA、AA和EPA为主;n-3/n-6为2.45。初孵仔鱼中HUFA因卵膜的脱落而减少,以后逐渐积累;鲢仔鱼具有将18C PUFA转化为长链HUFA的能力;在早期发育阶段,鲢仔鱼主要消耗16C:0作为能量代谢的基质。  相似文献   
29.
静水缸中稀有Ju鲫240天养殖试验显示,A型人工饲料的每对亲鱼产卵次数汉源种群和彭州种群分别为15.25和13.75次,相近于水蚯蚓为饲料的12次和14.5次;A型人工饲料产卵间隔天数分别为15.98天和17.46天,相近于水蚯蚓为饲料的20.86天和16.56天。循环水缸中稀有Ju鲫105天养殖试验显示,A型人工饲料的每对亲鱼产卵次数为12次,低于水蝗蚓为饲料的21.5次;产卵间隔天数为8.75天,长于水蚯蚓为饲料的4.88天。因此,用人工饲料可以实现静水缸和循环水缸中稀有Ju鲫的繁殖。静水缸5种饲料个体每次产卵量有显著差异(P<0.05),而鱼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A和B型饲料产卵量与水蚯蚓接近。循环水缸4种饲料个体每次卵量和鱼孵化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0.
利用2004~2009年长江宜昌江段三层流刺网的渔获物数据,分析三层流刺网的主要捕捞对象和个体大小,探讨三层流刺网对长江鱼类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采集到5目8科40种鱼类,主要捕捞对象为铜鱼、圆口铜鱼、瓦氏黄颡鱼、长吻鮠和圆筒吻鮈等喜流水的种类。三层流刺网主要捕捞对象的体长明显小于初次性成熟体长。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说明三层流刺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为喜流水、中下层鱼类的幼鱼,对鱼类资源造成了过度捕捞。为了保护长江鱼类资源,建议在长江水系开展全面禁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