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利用OPA、FMOC联合在线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肋烟在110℃、120℃、130℃、140℃、150℃分别烘焙12m in和16 m in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研究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白肋烟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个烘焙过程是蛋白质的降解和M ailard反应相结合的动态过程,蛋白质的降解主要发生在110℃~120℃的低温区;而M ailard反应主要发生在130℃~150℃高温区。实验结果还表明烘焙时间对白肋烟在烘焙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重要影响,烘焙时间的延长使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均有较大幅度降低,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Pro、Asp和Asn。  相似文献   
172.
石松利  王迎春  周健华 《生态学报》2009,29(5):2252-2262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是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的单种属古地中海残遗植物.选择了分布区内有代表性的低山、台地、丘陵、高平原、倾斜平原5个典型生境的四合木种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生境四合木种群密度、盖度、年龄结构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四合木叶片内源激素(ABA、IAA、GA3、ZT)季节变化和生境间差异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四合木种群密度、盖度、年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低山、台地、丘陵种群所处生境有利于幼苗更新,其密度和盖度均显著大于高平原和倾斜平原种群;(2)四合木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营养元素(N、P、K)、微量元素(Fe、Mn、Cu、Zn、Mo、B)含量均较低,pH偏高,体现出贫瘠碱性化的荒漠土壤特点.运用数理统计将5个样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聚类分析,分为两类:低山、台地、丘陵种群为一类(A类),高平原、倾斜平原为一类(B类).方差分析表明:A类样地土壤营养元素(N、P、K)和微量元素(全Fe、Mn、Zn、B、Mo与有效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含水量都显著高于B类,而pH值显著低于B类.(3)5个四合木种群ABA和GA3含量均表现为:8月份>6月份>5月份;IAA的含量和ZT的含量均表现为:6月份>8月份>5月份.方差分析表明:5月份IAA含量表现为在A类样地>B类样地,8月份ABA含量和GA3含量表现为在A类样地>B类样地.(4)四合木分布区存在较大的生境异质性,在其长期适应过程中,生境条件差异导致了种群在生理生态方面的分化.四合木种群密度、盖度、年龄结构以及土壤养分、水分和内源激素在生境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73.
为了研究膜蛋白的跨膜结构,进行拓扑学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有许多分析膜蛋白拓扑结构的方法,本文采用烟草蚀斑病毒(TEV)酶特异性切割测试蛋白中跨膜片段的前段或后端所插入的tev识别序列EXXYXQ(S/G),如果TEV酶能够切割,表明该序列位于目标蛋白的细胞 质外.将Tev识别序列ENLYFQG 分别插入到拟南芥整合膜蛋白的的跨膜区域,然后转化进入酿酒酵母中. 消解酶(zymolyase)酶破除酵母的细胞壁后,TEV酶消化球状体,最后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法来分析结果.有关该方法的注意事项在结果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4.
我国洪涝灾害受灾及成灾面积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SAS软件的非线性回归,并结合马尔可夫链方法建立了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我国农田受灾及成灾面积的2个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所作的预测效果较好,为我国的灾害预测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5.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戊型肝炎病毒 (HEV)分子克隆技术的成功建立 ,HE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 ,与之相关的HEV检测方法也正在不断完善。该方法包括两方面 ,即采用基因工程重组抗原建立的抗体诊断方法 ,以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建立的基因诊断方法 ,分别检测抗HEV及HEVRNA。1 抗HEV的检测利用体外表达的各种HEV重组蛋白 ,已建立了多种抗HEV检测方法 ,包括酶联免疫方法 (EIA)和蛋白印迹技术 (WB)等用于HE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第 1代抗HEVEIA检测试剂由 3块酶联反应板组成 …  相似文献   
176.
果胶酶生产菌原生质体再生及诱变育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用0.5%蜗牛酶和0.5%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酶解28℃下培养20-28小时的炭黑曲霉菌丝体,原生质体形成效为9.48×10/ml原生质体再生率为0.26-0.82%。高能电子处理原生质体,筛选出了高产变异株,酶活提高了一倍。炭黑曲霉原生质体的红外吸收光谱显示了细胞内DNA分子的吸收特征,与孢子的红外吸收特征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7.
178.
179.
180.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BI)、染色内镜及常规内镜模式鉴别诊断非肿瘤性、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收治的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患者,均行NBI、染色内镜、常规内镜检查。比较三种模式图像清晰度以及鉴别诊断非肿瘤性、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效能。结果:NBI、染色内镜模式图像质量评分分布优于常规内镜(P<0.05),NBI图像质量评分分布优于染色内镜模式(P<0.05)。以病理结果为准,常规内镜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检出率73.13%,NBI 91.04%,染色内镜96.26%,NBI、染色内镜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常规内镜(P<0.05),NBI、染色内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BI模式下检测NBI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01,P<0.05)。NBI、染色内镜诊断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染色内镜、NBI、常规内镜诊断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95%CI:0.812~0.956)、0.921(95%CI:0.860~0.982)、0.750(95%CI:0.651~0.848)。结论:NBI、染色内镜在鉴别非肿瘤性和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方面效能相似,均优于常规内镜,NBI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性高,更适合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