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3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胡志昂  王洪新 《生态学报》1998,18(6):565-574
介绍了这个新学科的基本内容,其特征是DNA标记的应用。结合我国最近几年动植物自然种群的分子研究,介绍国际分子生态学各个领域的进展:①分子生态学的技术;②分子种群生物学;③分子环境遗传学;④分子适应。实验结果显示:只要方法灵敏,DNA具有最高水平的多样性。即使是原先认为遗传变异很少的大熊猫和野生大豆,使用灵敏的方法,也能证实生物个体遗传组成的唯一性。种群内DNA的高度多态性,不同景观生态类型种群之间低水平遗传分化,说明自然种群绝大多数多态DNA位点是中性、近中性突变。至今没有发现盐渍条件下植物个体耐盐性水平与多态DNA有相关性,更证实这一点。发现少数多态DNA位点与形态分化有关或呈明显的地理梯度,暗示其适应意义。自然种群这两种生态学功能不同的多态DNA的存在,说明有必要重新讨论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保存中的取样策略。分子遗传研究也指导生态系统和物种的保育。文章最后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论和已经阐明的生态过程的众多分子信息提出分子生态学的新思路。建议分解生态系统,找出一个或少数物种和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研究所涉及的基因及基因对基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议首先分析最简单的生态系统里发生的专一过程的分子细节。  相似文献   
142.
草鱼和鲤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指纹分析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革鱼,兴国红鲤,野鲤的种群内,种群间以及种间的遗传变异亏待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草鱼与鲤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差异显著,草鱼与红鲤和鲤种间的平均带纹相似系数分别为0.2583和0.2394,遗传距离分别达到0.9362和1.2277。  相似文献   
143.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标记菲在有控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结果表明,14C-菲在有控系统中降解较快,施入药品24d后仅有0.32%的14C-菲存留在植物、营养液和火山石中。植物吸收的14C放射性大部分被结合到植物组织中,其它14C主要以菲的极性代谢物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44.
~(14)C-菲在营养液-火山石-小麦有控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标记菲在有控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结果表明,14C菲在有控系统中降解较快,施入药品24d后仅有0.32%的14C-菲存留在植物、营养液和火山石中.植物吸收的14C放射性大部分被结合到植物组织中,其它14C主要以菲的极性代谢物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45.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AFLP(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与RFLP、RAPD相比,AFLP具有在一次试验中可同时观察到大量的限制性片段的优点。本文阐述了AFLP的原理和方法,综述了AFLP目前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AFLP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6.
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分别处理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和中脑腹侧部神经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方法,观察不同时间NGF处理的神经元表达原癌基因c-junmRNA的情况。结果发现,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阳性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在NGF处理15分钟即可表达c-junmRNA,2小时达高峰,4小时后开始下降,到8小时后基本消失.未经NGF处理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不表达c-junmRNA;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阳性的中脑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经NGF处理也不表达c-jun基因。提示NGF与其受体结合可以激活神经细胞快速,短暂的一过性表达c-jun基因,作为第三信使,调节从细胞质膜到核的信号传递,同时也间接证明了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膜上存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ervegrowthfactorreceptor,NGFR),而中脑DA神经细胞对NGF无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47.
DNA分子标记信息不完全的统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性分子标记提供的有关该标记基因型的遗传信息是不完全的 ,缺失标记则丧失了它本来可能提供的遗传信息 .根据遗传学和统计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导出了一种通用算法 ,可以在F2 代群体中系统地恢复基因组上所有显性和缺失标记的基因型信息 ,从而增进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图和标记辅助选择等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这一方法也可方便地推广应用于一个标记具有 3种基因型的各类群体 ,例如由F2 自交衍生的高世代群体和随交群体等  相似文献   
148.
大熊猫气味标记DNA的制备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波 Ryode  OA 《动物学研究》1998,19(5):344-349
大熊猫气味标记在其个体间的通讯中具有重要意义。用不同方法收集了7只大熊猫个体的9个气味标记样品,运用Instagene Kit制备出了DNA。采用PCR扩增线粒体D-环区和细胞色素b基因、Thr-tRNA基因片段并作序列分析。结果提示,不同收集方式所得气味标记样品均有DNA,但用干棉花收集样品的方法最佳。该方法为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简捷有效的DNA来源。  相似文献   
149.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西南地区11种乡土杨树共333份样本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1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3.49%,表明11种乡土杨树间存在广泛变异。AMOVA分析结果显示,种间遗传变异分量为10.84,占总变异的48.70%,遗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1)。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8199~0.9607之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983。聚类结果表明,昌都杨和藏川杨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小,大叶杨和三脉青杨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大。本研究结果为西南地区乡土杨树基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不同地区收集的金线兰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9条ISSR引物在50份材料中共扩增条带15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55条,多态性比率达99.36%;UPGMA树状图分析显示,样本总体相似系数介于0.56~0.90之间,在相似系数0.65处可分4大类群,其中金线兰主要集中于A大类群。A大类群又可分为3个亚类5个小亚类,亚类中不同地区来源的金线兰种质没有明显的界限。去除部分地区来源不明材料,46份材料依不同地理来源分成8个种群,其中福建野生金线兰4个种群,二者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322和0.295,处兰科植物中等水平;种群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328和0.240,处兰科植物较低水平。AMOVA分析显示样本种群内变异指数87%,种群间变异指数13%,表明种群间可能存在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