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31.
红环瓢虫越夏情况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革履蚧Drosichacorpulen(Kwana)近年来在太行山中段东麓(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徽子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柿子产量,结果农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另外,此虫还在石家庄市区危害行道树,污染环境。据调查,红环瓢虫RodolialimbatoMotschulsky捕食草履殊的幼虫,在当地是其主要天敌,有很大的保护利用价值。1990~1991年作者在石家庄市内和郊区,对红环瓢虫和草覆蚣进行了同步观察。本文主要报道红环瓢虫的生活史和越夏习性。1生活史生活史的观察是在室外进行的,以群体为对象,每5天进行1次。调查表明,红环瓢虫在当地1年只发生1代。越冬成虫…  相似文献   
132.
133.
浙贝母鳞茎衰退过程的解剖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广西植物》1994,14(1):65-69+103
采用徒手制片、石蜡切片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Baker)鳞茎衰退过程中的形态、组织结构和细胞内部的变化情况.看到了大分子物质进行运输时采用集装囊泡形式的可能性。进一步论证了胞间连丝作为细胞间原生质通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4.
135.
钙在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花粉管中的钙信号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又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同时在雌蕊系统中有关钙分布的研究也初步显示了其时、空特征与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密切相关。该文总结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外源钙的作用机制,结合雌蕊组织中钙分布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钙在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6.
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及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目前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经基本明了,其生物合成途径中环化酶的基因已经克隆成功。在分子及基因水平上大量生产紫杉醇的曙光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37.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应用金标链霉亲和素探针的目视化高灵敏度检测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2, HSV-2)的基因芯片.该芯片以HSV-2 DNA 聚合酶的高保守区为靶序列,设计HSV-2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PCR反应使扩增产物标记上生物素;氨基修饰的探针固定在活化的玻片上,与生物素标记的扩增产物杂交;利用生物素与链酶亲和素高亲合力的特性,加入纳米金标记的链酶亲和素后形成生物素-链酶亲和素-纳米金生物反应放大系统;银染反应后,达到目视化检测HSV-2效果.该HSV-2检测基因芯片能目视化检测出100fmol/L的HSV-2扩增产物,具有灵敏度高,低成本的特点,通过临床标本验证表明该芯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在严重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救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7例患者采用早期全面治疗(ETC组),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患者采用DCS理论救治(DCS组)。比较两组相关生理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ETC组比较,DCS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和APTT恢复时间、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DCS组腹腔感染、ARDS、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ET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严重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救治中应用DCS理论可明显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9.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环境条件恶劣,通过对高山苔原带蛾类研究,揭示蛾类物种组成以及时间变化,可为研究蛾类对苔原极端生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蛾类在维持苔原带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提供依据。2005-2007年和2019年,每年的6、7、8月,在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利用灯诱采集蛾类标本,分析蛾类的物种组成以及时间动态。共采集蛾类1585头,隶属于13科126种,夜蛾科(Noctuidae)为优势类群,绿组夜蛾(Anaplectoides prasina)和一色兜夜蛾(Cosmia unicolor)为优势种,稀有种较多。蛾类的种-多度分布接近生态位优先假说。7月份蛾类的物种数、个体数最多,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都最高,但均匀度指数却最低。不同种类对时间的反应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黄绿组夜蛾(Anaplectoides virens)对8月,厉切夜蛾(Euxoa lidia)对6月的适应力相对较强。各物种的顺序日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有10种蛾类在3个月份都被采集到。研究表明,长白山高山苔原带蛾类的多样性较低,成虫活跃期较短;不同类群的蛾类在苔原环境中显示出差异化的适应性,夜蛾科的适应能力超过其它类群,尺蛾科(Geometridae)的适应性相对较低,蛾类对时间的变化反应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神经元细胞凋亡、坏死及继发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8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n=20)、单纯SAH组(n=20)、SAH+安慰剂治疗组(n=20)和SAH+褪黑素治疗组(n=20),经大鼠自体尾动脉(股动脉)非肝素化动脉血在20 s内注入视交叉池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褪黑素注射剂量为150 mg/kg,1次/12 h,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建模后48h处死各组部分大鼠,取血凝块周围的皮层脑组织(额颞底)做标本,通过TUNEL荧光染色及Fluoro-Jade B荧光染色测定神经元凋亡及坏死的情况,各组剩余大鼠在SAH后48小时开始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其认知功能。结果:SAH组大鼠的活动功能评分、Morris水迷宫试验的逃避潜伏期及总路程、神经元细胞凋亡和坏死的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显著升高(P0.01),而褪黑素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安慰剂治疗组(P0.05),但SAH组和安慰剂组之间以上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可能通过减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