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采用Duncan测验法研究探讨了18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乌药提取液对芒果蒂腐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瓜蒌、旋覆花、五味子等五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蒂腐病菌却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得知,乌药提取物有2个明显的最大吸收峰。  相似文献   
132.
本文旨在研究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慢性压迫背根神经节(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引起的机械性触诱发痛的作用及机制。制备Sprague Dawley(SD)大鼠CCD模型,用痛行为学方法检测机械性触诱发痛,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C类和A_δ类神经元兴奋性和超极化激活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s,I_h)的变化。结果显示:鞘内注射DEX显著减轻CCD大鼠机械性触诱发痛(P0.05);在CCD大鼠DRG C类和A_δ类神经元上,DEX显著提高细胞基强度和后超极化电位,降低I_h电流密度。上述结果提示,DEX可能通过抑制C类和A_δ类DRG神经元I_h电流,降低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33.
慢性脱水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慢性脱水不但可以造成血清渗透压升高,同时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失调和认知损伤.本文通过配制4%Na Cl溶液作为C57 BL/6小鼠饮用水,连续喂养3个月,建立慢性脱水动物模型.慢性脱水(实验组)小鼠出现血清渗透压和Na+浓度升高、体重减轻等脱水症状.实验组小鼠在"穿梭箱"行为范式中表现学习迟缓,同时其脑内5-羟色胺显著降低,甲醛浓度升高,产生甲醛的氨基脲敏感氨氧化酶(SSAO)活性升高,并且活性升高的程度(脱水组酶活/对照组酶活)显著高于甲醛脱氢酶3(ADH3)的变化程度.腹腔注射甲醛溶液7天(每天1次)也导致小鼠的"穿梭箱"学习过程迟缓,并伴有脑内5-羟色胺下降;但在相同条件下,连续7天注射4%Na Cl溶液的小鼠组未见学习迟缓和5-羟色胺水平的降低.这些结果提示,慢性脱水导致小鼠脑内甲醛升高,5-羟色胺下降,可能是引起小鼠"穿梭箱"学习迟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4.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采取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位置觉和运动觉,疼痛情况与肿胀情况,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值、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前膝关节75度、45度、15度位置觉,伸膝、屈膝运动觉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75度、45度、15度位置觉,伸膝、屈膝运动觉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主观(IKDC)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减轻远期疼痛情况与肿胀情况,提升膝关节功能,患者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5.
细菌胞外多糖不但能够保护细菌,防止外界环境变化和侵蚀者对菌体细胞的侵害,而且在医学微生物学中还具有特有的生物学活性, 包括抗辐射、抗氧化等特性。尽管细菌胞外多糖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以血链球菌为模式生物,以随机插入突变机制构建的血链球菌胞外多糖形成基因文库为受试对象,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刚果红平板法用于筛选血链球菌细胞外粘多糖形成缺失突变株的方法,为日后研究细菌胞外多糖形成机制以及临床上筛选胞外多糖缺失突变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6.
作为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的一员,碳点(Carbon Dots,CDs)因其良好的荧光稳定性,无光闪烁现象,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可调控等优异的性能,在生物成像领域吸引了众多的关注。为了更系统地了解CDs生物成像研究的最新进展,方便科研人员掌握研究的动态,本文就CDs的生物成像研究进行了综述。本文在大量整理和分析最新有关CDs生物成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对比各研究的优缺点和异同,对CDs在肿瘤细胞检测、磁共振成像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7.
动物体脂沉积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且与其肉品质性状密切相关。新疆褐牛是我国著名的肉乳兼用培育品种,但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相比,其脂代谢相关肉品质性状的生长发育变化以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变化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相同饲养条件下安格斯肉牛和新疆褐牛3月龄公犊为对象,对其屠宰性状、不同脂肪组织形态测量指标、背最长肌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激素敏感脂酶(HSL)、脂蛋白脂酶(LPL)和瘦素(LEP)基因的m RNA及其蛋白表达以及血清中其激素水平进行了测定。以期为后续的品种比较研究提供早期生长发育变化基础。结果为:(1)安格斯公犊肉骨比极显著高于新疆褐牛(p0.01),而肋脂厚和眼肌面积显著小于新疆褐牛(p0.05)。(2)安格斯肉牛心周脂肪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面积/单位面积脂肪细胞数量之比显著高于新疆褐牛(p0.05)。(3)在背最长肌和肾周脂肪中安格斯牛的FASN基因mRNA表达量均呈现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新疆褐牛的一致性变化;而在心周脂肪中则呈现安格斯公犊极显著高于新疆褐牛的相反变化(p0.01)。此外,在心周脂肪中安格斯牛的LEP和LPL基因的m RNA表达量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新疆褐牛,而在肾周脂肪中安格斯牛的LPL、HSL和FABP4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新疆褐牛(p0.01)。在心周脂肪组织和肾周脂肪中安格斯牛的LPL蛋白表达量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新疆褐牛;(4)安格斯公犊血清5种激素浓度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新疆褐牛。除LEP外,该结果与肾周脂肪中其余4种激素编码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三月龄新疆褐牛体脂沉积能力大于安格斯牛,而产肉率有低于安格斯牛的趋势。体脂代谢相关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品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背最长肌、肾周、心周脂肪等组织。  相似文献   
138.
选取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卤蕨(Acrostichum aureum Linn.)、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 Blanco.)、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inn.)、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 Lam.)、秋茄(Kandelia candel Druce.)、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 Ait.)和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为研究对象,通过遮荫控制实验,研究这8种红树植物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自然光强的100%、45%、30%、10%)下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遮荫对无瓣海桑幼苗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积累、基径的增长和叶片数的增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桐花和老鼠簕在遮荫处理下生长状况较好,遮荫对桐花生长的影响不显著,对老鼠簕幼苗的生长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当光照强度降低时,无瓣海桑、秋茄、老鼠簕、桐花树的幼苗都对地上部分投入了更多的生物量,其中秋茄、老鼠簕和桐花树通过提高叶生物量来获取更大的光能捕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从对光照的生长适应角度来看,桐花、老鼠簕和卤蕨适宜种植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秋茄适宜在郁闭度较低的林下种植;真红树无瓣海桑和木榄以及半红树黄槿和银叶树则不适合在林下种植。  相似文献   
139.
为探讨红树植物光适应的生理生态机制,通过遮荫控制试验对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卤蕨(Acrostichum aureum)、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黄槿(Hibiscus tiliaceus)等8种红树植物的1 a生幼苗在不同生长光强(自然光强的100%、45%、30%、10%)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种红树植物在遮荫后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电子传递速率(ETR)则显著下降。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在全光照下表现出比其他3种植物更高的Fv/Fm,同时桐花树和银叶树的ΦPSII和ETR也显著高于木榄、老鼠簕和卤蕨。因此,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银叶树和黄槿在高光辐射下具有更高的光能利用率,同时桐花树和银叶树能更好地利用高光并耗散过剩光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