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皖南花猪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脂肪组织中脂联素(Adp)及其受体(AdpR1、AdpR2)和瘦素(leptin)mRNA的变化及性别差异。方法:选择出生、30、45、90、180日龄的皖南花猪雌、雄各5头,以β-actin为内标,采用△△Ct相对定量实时荧光PCR方法对皮下脂肪和肾周脂肪中Adp、AdpR1、AdpR2和leptin 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皮下脂肪和肾周脂肪Adp、AdpR1、AdpR2、leptin mRNA的表达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总体上Adp mRNA在肾周脂肪显著高于皮下脂肪(P<0.05);AdpR1、AdpR2和leptin mRNA在皮下脂肪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肾周脂肪(P<0.05或P<0.01)。除个别基因和个别日龄外,总体上各基因mRNA表达的性别差异不明显。无论在皮下脂肪还是肾周脂肪,Adp mRNA的表达与AdpR1、AdpR2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leptin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皖南花猪不同发育阶段脂肪组织中Adp、AdpR1、AdpR2、leptin的基因表达有差异,且有组织特异性;Adp与其受体mRNA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黑安格斯牛肉质性状关键调控基因进行筛选,本研究分别以3头24月龄的黑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在运用Illumina HiSeqTM技术对所有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相关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归类分析.通过分析得到黑安格斯牛与西门塔尔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09个,其中上调基因115个,下调基因294个.进一步分析发现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基因PARD表达量在黑安格斯中显著高于西门塔尔(P<0.01),对此运用RT-qPCR技术进行验证得到的实验结果与转录组结果一致.这些研究结果不仅表明黑安格斯牛中的PPARD表达量比西门塔尔牛的高,还说明该基因对牛的肉质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也对宁夏地区安格斯牛的选育及核心安格斯牛种群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环状RNA (circRNA)是一种共价封闭RNA,在脂肪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环状RNA ECH1 (circECH1)对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Sanger测序和RNase R酶消化法成功鉴定circECH1的稳定环状结构,其在马身猪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其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功能研究证明,干扰circECH1后,增殖相关基因PCNA、CDK1和MKi67极显著升高(P<0.01),增殖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为进一步探究其分子机制,使用miRDB、miRWalk和RNAhybrid预测circECH1的下游靶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技术,验证circECH1能靶向结合miR-365-5p。在猪前体脂肪细胞中过表达miR-365-5p会增殖相关基因PCNA和CDK1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增殖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干扰miR-365-5p后增殖相关基因PCNA、CDK1和MKi67的表达量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索DHA抑制高脂食物诱导的脂肪增加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给C57BL/6小鼠饲喂普通食物(C57BL/6 C组),45%高脂食物(C57BL/6 H组)以及45%高脂食物加DHA(每克食物0. 2 g的DHA)(FAD3 C组)和(每克食物0. 4 g的DHA)(FAD3 H组),20周。第19周测定静止代谢率,20周处死动物检测血清瘦素、甘油三酯的浓度,以及白色脂肪组织和褐色脂肪组织中脂肪分化因子和褐色基因的表达。结果研究发现高脂食物导致C57BL/6 H组的体重、体脂、瘦素和甘油三酯最高(P0. 05)。与C57BL/6 H组相比,DHA降低了体重、体脂、瘦素和甘油三酯(P0. 05),并且有剂量依赖性。在白色脂肪中,DHA降低了高脂食物诱导的PPARγ、CEBPα和SREP1c mRNA表达的增加(P0. 05)。与对照组相比,DHA显著增加白色脂肪组织和褐色脂肪组织中脂肪褐色化基因PGC1αmRNA和UCP1 mRNA表达(P0. 05)。结论食物补充DHA通过增加产热基因的表达,增加静止代谢率、降低白色脂肪和褐色脂肪的脂肪分化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高脂食物诱导的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脂环境下雄激素缺乏对小型猪内脏脂肪沉积、血清激素以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性成熟的雄性五指山小型猪随机分成三组,即不去势组(SHAM),去势组(CAS)和去势加睾酮组(CAS+T),每组6只,所有动物均饲喂高脂饲料。12周实验结束时,采血检测血清激素水平变化,分离内脏脂肪并进行称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脂肪合成与脂肪分解基因以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1)去势显著减少高脂饮食小型猪血清睾酮含量但增加其血清瘦素含量,给予外源性睾酮处理能够恢复去势小型猪血清睾酮和瘦素水平;(2)去势导致高脂饮食小型猪内脏脂肪大量沉积,给予睾酮处理后,去势小型猪内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3)去势和睾酮处理对高脂饮食小型猪内脏脂肪组织FAS、ACC、HSL和ATGL等脂肪代谢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4)去势显著上调高脂饮食小型猪内脏脂肪组织Leptin、CD68、CCL16、CCL23和SAA等炎症基因的表达,采用外源性睾酮处理去势小型猪则能降低上述基因的表达。结论去势诱导的雄激素缺乏促进高脂饮食小型猪内脏脂肪沉积,并上调其内脏脂肪组织中炎症基因的表达,采用睾酮处理则能够改善去势小型猪内脏脂肪蓄积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CD36是一种多肽单链的跨膜糖蛋白,属于B类清道夫受体。为更深入了解CD36基因的功能并能更好地为鸭分子育种方面提供基础参考,本研究采用相对定量PCR法检测樱桃谷鸭CD36 m RNA的组织表达谱,分析樱桃谷鸭各组织CD36 m RNA表达水平差异显著性及其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D36 m RNA在16个组织中表达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皮脂、垂体、大肠和腹脂均呈高度特异表达,在下丘脑及胸肌呈中度特异表达,在心、肝、脾、肺、肾、腺胃、肌胃、小脑、大脑和小肠中呈低度特异表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36与甘油三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蛋白、球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推测鸭CD36基因可作为脂质性状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FoxO4、PRKAA1基因在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oxO4、PRKAA1基因的mRNA表达量,分析FoxO4、PRKAA1在贵州从江香猪不同组织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FoxO4基因mRNA在从江香猪所检测的9个组织样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在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量最低;PRKAA1基因mRNA在从江香猪所检测的9个组织样中也均有表达,其中在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次之,在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量最低。FoxO4、PRKAA1基因可能在肌内脂肪(IMF)沉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FoxO4、PRKAA1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MyoD基因对肉牛胴体性状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田璐  许尚忠  岳文斌  李俊雅  高雪  任红艳 《遗传》2007,29(3):313-318
用PCR技术克隆到MyoD基因的第二内含子, 采用PCR-SSCP方法研究了3个黄牛品种(鲁西牛、晋喃牛、秦川牛)及4个杂交肉牛(夏洛莱×鲁西牛、安格斯×鲁西牛、利木赞×鲁西牛、西门塔尔×鲁西牛)群体MyoD基因的多态性, 并分析了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肉牛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在国内首次扩增出肉牛MyoD基因的第二内含子的全部序列, 共261 bp。用SSCP方法检测到MyoD基因内含子2有A和B两个等位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座位的多态性是由于内含子二39 bp处C-T的突变和112 bp处C→G的突变造成的。等位基因B在中国地方品种的分布频率高于引进品种的杂交牛群体。c2检验的结果表明, 在该位点的除夏洛莱和安格斯杂交牛外, 其余五个群体(晋南、鲁西、秦川、西门塔尔杂交牛和利木赞杂交牛)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实验群体不同基因型与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高档肉重、眼肌面积等性状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 并且AA型个体均高于AB型个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Kiss1基因在阿勒泰羊中的组织表达情况,及其在不同发情状态阿勒泰羊下丘脑中表达量的变化,本研究探讨其在阿勒泰羊季节性发情调控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季节性发情的阿勒泰羊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半定量RT-PCR对发情盛期阿勒泰羊下丘脑、垂体、卵巢、心肌等10个组织中Kiss1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使用q RT-PCR技术对发情前期、发情盛期、发情末期和间情期状态阿勒泰羊下丘脑中Kiss1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iss1基因在发情盛期阿勒泰羊的下丘脑中高表达,在垂体、卵巢和甲状腺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在心、肝、脾、肺、肾和肌肉中不表达。Kiss1基因在乏情期(夏至日前后)阿勒泰羊下丘脑中的表达量很低,至发情前期下丘脑中Kiss1基因的表达量迅速上升,并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乏情期和间情期(p0.01)。发情启动后,下丘脑中Kiss1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下降,其中发情盛期和发情末期的表达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显著高于间情期(p0.05),极显著高于乏情期(p0.01),间情期的表达量又显著高于乏情期(p0.05)。以上数据提示Kiss1基因可能主要在诱导阿勒泰羊发情启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鸡PPARγ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鸡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间的表达差异;采用RNAi技术,在鸡原代脂肪细胞中抑制PPARγ基因的表达后,通过MTT和油红O提取比色的方法,研究鸡PPARγ基因对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利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PPARγ基因表达下调后,其他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以及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重要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PARγ基因在7周龄高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肌胃、脾脏、肾脏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心脏中表达量较低,在肝脏、胸肌、腿肌、十二指肠中未检测到表达信号;与高脂系相比,PPARγ基因在5和7周龄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P<0.05);PPARγ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后,鸡脂肪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分化能力减弱;同时,C/EBPα、SREBP1、A-FABP、Perilipin1、LPL、IGFBP-2基因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由此可见,PPARγ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肉鸡腹部脂肪的沉积有一定的关系,该基因可能是调控鸡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1.
探讨维生素C(Vit C)诱导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最佳浓度及在分化过程中,5种脂肪形成相关基因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和retinoid X receptor alpha(RXRα),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lipoprotein lipase (LPL),生脂基因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stearoyl CoA desaturase(SCD) mRNA表达时序性的变化. 以3 d龄猪前体脂肪细胞为实验对象,用Vit C诱导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分别在增殖分化第2、4、6和8 d收获细胞,利用MTT测定其增殖程度;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其脂肪含量;采用SQ RT PCR法检测脂肪生成相关基因PPARγ、RXRα、LPL、PEPCK和SCD 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显示,PPARγ mRNA在诱导分化第2 d时有低水平表达,在诱导分化过程中表达量逐步升高,在终末分化阶段仍保持高水平表达;RXRα mRNA在诱导分化第2和4 d表达量很低,诱导分化第6 d时表达增加.在诱导分化第8 d,RXRα mRNA表达与第6 d相比差异不显著,直至终末分化. 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LPL在第2 d开始表达,第4和6 d逐步升高,在终末分化阶段仍保持高水平的表达;生脂基因PEPCK和SCD mRNA在第2和4 d开始表达,第6和8 d仍保持高水平的表达. 研究结果表明,100 μmol/L的Vit C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能力最强;250 μmol/L Vit C能显著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对转录因子PPARγ和RXRα及标志基因LPL mRNA时序性表达的调控来进行的,促进生脂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脂肪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旨在构建藏鸡IRX3基因的组织及时序表达谱,确定该基因与肌内脂肪的沉积关系。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RX3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肌内脂肪含量,并分析其时序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RX3基因在藏鸡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藏鸡肺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较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个组织(P0.01)。IRX3 mRNA在210日龄公藏鸡腿肌和胸肌中相对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的表达水平(P0.01),而在1日龄母藏鸡胸肌中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藏鸡不同发育阶段肌肉组织中IRX3 mRNA表达水平与其IMF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公藏鸡腿肌IRX3 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正相关(P0.01),而在母藏鸡胸肌IRX3 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负相关(P0.01)。IRX3基因表达与藏鸡肌内脂肪含量存在相关性,推测IRX3可能对肌内脂肪的沉积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羊骨胶原肽钙螯合物(collagen peptide chelated calcium,CPCC)对雌激素缺乏大鼠肾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摘除大鼠双侧卵巢,CPCC高(CPCC-H)和低(CPCC-L)剂量组的灌胃剂量分别为5 g/(kg·d)和1 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8周后测定肾抗氧化指标并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 qRT-PCR测定JAK/STAT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模型组大鼠肾TSOD、GSH-Px和T-AOC水平极显著下降、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 0.01),肾组织结构紊乱、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炎性因子IL-2、TNF-α和IFN-γ水平极显著增加(P 0.01),JAK2、STAT1和STAT3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 0.01)。与模型组相比,CPCC剂量组的T-SOD、GSH-Px和T-AOC水平极显著增加,MDA含量极显著下降(P 0.01);肾组织病变明显减轻,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血清中各炎性因子水平极显著下降(P 0.01);JAK2、STAT1和STAT3基因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 0.01)。结论 CPCC可抑制去卵巢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可能通过JAK/STAT通路改善肾组织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miR-196a-5p对小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1)构建小鼠肥胖模型,RT-PCR检测脂肪组织中miR-196a-5p表达量;(2)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RT-PCR检测分化过程中miR-196a-5p的表达变化;(3)合成miR-196a-5p mimics和inhibitors转染3T3-L1细胞,以CCK8、EdU试剂盒检测miR-196a-5p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4)运用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测定评估miR-196a-5p对3T3-L1细胞分化的影响;(5) RT-PCR检测miR-196a-5p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的影响;(6)结合前人文献,运用生物信息软件、萤光素酶报告系统对miR-196a-5p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的靶基因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1) miR-196a-5p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高表达,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先升高后下降;(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mics转染抑制了3T3-L1细胞增殖,inhibitors转染促进了3T3-L1细胞增殖;(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mics组积累了大量油红着色的脂滴,甘油三酯含量增多,而inhibitors组的脂滴少而小,甘油三酯含量相对降低;(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mics转染抑制了增殖标志基因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表达,促进了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α、LPL、aP2等的表达,inhibitors转染则表现出与mimics转染相反的作用;(5) miR-196a-5p可显著抑制野生型MAP4K3和MAPK1 3'UTR萤光素酶活性,而突变绑定位点可废除该抑制效应。结论:miR-196a-5p不仅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还可促进其诱导分化、沉积脂滴;miR-196a-5p可能通过靶向调节MAP4K3和MAPK1来介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裂殖壶藻藻油DHA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高危后果。研究表明,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特别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与肥胖症相关疾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体内脂质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探讨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 sp.)藻油DHA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体重、脂肪组织重量、血脂、肝和脂肪组织病理形态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小鼠肥胖模型,以体重增幅15%为标准分出肥胖小鼠。试验共分五组:(1)低脂对照组;(2)高脂模型组;(3)高脂+低剂量藻油组(50 mg DHA/kg);(4)高脂+中剂量藻油组(100 mg DHA/kg);(5)高脂+高剂量藻油组(200 mg DHA/kg)。其中,藻油处理组灌服相应剂量藻油,低脂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灌胃同等体积玉米油。处理9周后,腹腔麻醉,摘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测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之后处死小鼠,分离附睾、肾周和肠系膜脂肪组织及肝脏,称湿重;附睾脂肪和肝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情况;利用RT-PCR检测附睾脂肪组织中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藻油处理组小鼠体重没有显著下降,但是腹部脂肪重量显著降低、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小于高脂模型组;同时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异位脂肪堆积明显减少;脂肪组织中HSL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结论】裂殖壶藻藻油DHA处理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腹部脂肪积累并改善血脂,可能有利于肥胖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构建肥胖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评估模型血管旁脂肪组织中趋化因子chemer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肥胖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于模型构建不同时期(8周、12周、16周及24周)取胸主动脉旁脂肪组织,应用realtime-PCR检测chemerin的m RNA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8周时模型组大鼠血管旁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31),造模12周及16周时无明显差异,造模24周时表达明显增加(P<0.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管旁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m RNA表达与其蛋白表达、血管旁脂肪质量、内脏脂肪质量、皮下脂肪质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及主动脉中层厚度呈正相关;与血管旁脂肪组织中脂联素的m RNA表达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结论:成功建立了肥胖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伴随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大鼠血管旁脂肪组织明显增多,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血管旁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升高。血管旁脂肪组织中chemerin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miR-186-5p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qRT-PCR检测miR-186-5p在不同周龄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及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通过脂质体将miR-186-5p mimics、inhibitors转染入增殖液或分化液培养的3T3-L1细胞后,利用CCK-8、EdU和qRT-PCR检测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其脂滴形态;通过生物信息软件TargetScan和双荧光报告系统分别对miR-186-5p靶基因进行预测和确认。结果:(1) miR-186-5p在1~6周龄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及3T3-L1前脂肪细胞自然分化过程中表达量均逐渐上调。(2)与阴性对照相比,mimics或inhibitors转染分别显著地促进或抑制了miR-186-5p的表达。(3)过表达miR-186-5p后,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速率减慢,脂滴增大增多;而抑制miR-186-5p后,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速率增快,脂滴数量减少,且粒径变小。其中过表达miR-186-5p显著地降低了野生型Wnt5a和Mapk1 3'-UTR活性,而突变相应的绑定位点可解除该抑制作用。结论:miR-186-5p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且通过直接靶向Wnt5a和Mapk1以促进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成年期追赶生长大鼠体成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 SD 大鼠分为6组(共2个时间点),即4周时间点3组:正常饮食4周 (NC4)组、热卡限制4周(R4)组,热卡限制同时白藜芦醇治疗(R4E)组;12周时间点3组:正常饮食12周(NC12)组,追赶生长(CUG)组,追赶生长白藜芦醇治疗(CUGE)组。每组含6只大鼠,白藜芦醇用生理盐水配制成一定浓度悬浊液,按100 mg/(kg·d)剂量予实验动物灌胃治疗。实验第4周、12周检测体重、躯干和全身的肌肉及脂肪含量、躯干与全身脂肪比例,实验第12周检测骨骼肌与附睾脂肪组织SIRT1的表达,附睾脂肪组织PPARγ的表达。结果:与NC12组相比,CUG组躯干及全身的脂肪含量、躯干与全身脂肪比例、附睾脂肪组织PPARγ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肌肉含量、骨骼肌与附睾脂肪组织SIRT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CUG组相比,经白藜芦醇干预后的CUGE组全身的脂肪含量、躯干与全身脂肪比例、附睾脂肪组织PPARγ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肌肉含量、骨骼肌与附睾脂肪组织SIRT1的表达较CUG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降低成年期追赶生长大鼠体脂含量,增加肌肉含量,改善腹部脂肪堆积,其机制可能与增加骨骼肌及内脏脂肪组织SIRT1表达,抑制内脏脂肪PPAR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醋酸钙、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及钙通道阻滞剂和激动剂刺激小鼠前体脂肪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和钙信号相关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和Fura-2/AM荧光法测定胞内脂质蓄积情况及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变化,以探讨钙信号调节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钙通道阻滞剂和激动剂显著改变了脂蛋白脂酶(LPL),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表达水平,且影响细胞内的脂质蓄积。与降低外钙摄入相比,降低内钙释放能促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1),而提高外钙摄入与提高内钙释放相比,提高外钙摄入显著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1)。SB203580可降低胞浆[Ca2+]i浓度,促进前体细胞分化和脂质蓄积(P<0.01)。但钙信号并未影响维生素D受体(VDR)和细胞外钙敏感受体(CaSR)的表达水平。提示钙信号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影响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蓄积。  相似文献   

20.
Leptin对猪原代脂肪细胞脂解及其关键脂酶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eptin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内源因子,在调节机体能量平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eptin促进脂解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检测关键脂酶mRNA的表达变化来探讨Leptin促进脂解的分子机理.运用形态学观察,油红O染色和RT-PCR鉴定培养的猪原代脂肪细胞;甘油测定试剂盒和游离脂肪酸(FFA)测定试剂盒分别检测甘油和FFA的释放;半定量RT-PCR检测关键脂酶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100 nmol/L的Leptin可显著上调ATGL、TGH-2、HSL、MGL和LPL mRNA的表达(P<0.01),但同时下调Perilipin mRNA的表达(P<0.01);Leptin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甘油的释放(P<0.01),但对FFA的释放影响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提示,Leptin可能主要通过上调ATGL、MGL、LPL和下调Perilipin的表达促进猪原代脂肪细胞的脂解;同时推测,FFA释放的相对稳定可能是由Leptin通过上调UCPs的表达而增加FFA的消耗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