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32.
白僵菌是最具防治害虫潜力的一类昆虫病原真菌。本研究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237菌株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感染毒力,并探究了白僵菌侵染对红火蚁免疫相关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白僵菌菌株对红火蚁的毒力较强,在孢子悬浮液108孢子/mL浓度下,对红火蚁的致死中时间LT50为5.288±0.2014 d;在10^4~10^8孢子/mL的不同浓度处理下,红火蚁死亡率随孢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经计算,第4~10天致死中浓度LC50值由8.82×10^6孢子/mL降低到8.95×10^5孢子/mL。红火蚁被球孢白僵菌感染后,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保护酶类酚氧化酶(PO)的活性在白僵菌处理后的第12 h已出现抑制,而在第24 h、48 h、72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12 h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在24~48 h阶段酶活显著上升,之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在较早时段保持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水平,至中后期48~72 h出现持续升高。解毒酶类混合功能氧化酶系(MFO)的活性在整个检测时间段内表现为抑制-上升-抑制-上升的波动状态;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变化与SOD相似,只在24~48 h阶段出现上升。白僵菌还导致红火蚁免疫信号通路Toll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在处理后12 h,识别因子GNBP1、Spaetzle即被激活,维持上调-回调波动趋势;而信号传递因子Myd88、pelle在检测的12~72 h内基本处于被抑制状态,只有Myd88在48 h时表达量上升;转录因子Dorsal以及抗菌肽Defensin在12~24 h都已被显著激活,而在后续48~72 h被抑制。综上所述,球孢白僵菌237菌株通过调节红火蚁酶活以及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实现成功侵染和致病作用,具有很高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3.
以黄瓜品种 ‘秀川701’ 为材料,采用叶片涂施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多环芳香烃(PAHs)萘、菲、荧蒽、苯并(a)蒽、苯并(a)芘混合液胁迫处理对黄瓜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及PAHs在黄瓜植株体内的积累特征,探究PAHs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影响及毒害机理。结果表明:(1)黄瓜7个部位(根、茎、叶片、叶柄、果皮、果肉、果瓤)中总PAHs含量随着叶片涂施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营养器官中以叶片含量最高、叶柄含量最低,果实中果皮含量最高、果瓤含量最低。(2)外源PAHs胁迫对黄瓜株高、茎粗、根长、叶长、叶宽、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重的影响均为低浓度促进中高浓度抑制。(3)外源PAHs处理使叶片SOD、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先提高后降低,尤其是中浓度胁迫下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4)外源PAHs对黄瓜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中高浓度抑制,而对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认为,5种PAHs在黄瓜体内呈现出了特定的分布规律,直接暴露于大气环境的部位更容易吸收、积累PAHs;PAHs作为典型有机污染物,给黄瓜生长发育带来伤害的同时也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且叶片对PAHs的吸收以及PAHs对黄瓜生理特性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都有一定阈值。  相似文献   
134.
通过行动研究致力于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施和探索,研究的思路是“以评促改”,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保障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并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实际的指导,一种操作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5.
SARS冠状病毒(SARS—CoV)是一种新现病毒,可感染多种动物,果子狸是人类SARS—CoV重要的动物宿主之一,是已知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遗传因素在SARS-CoV的出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很可能是哺乳动物和鸟类冠状病毒之间重组产生的新物种,但发生基因重组不是SARS在人群中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6.
为研究2000年以来绝大多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在非结构基因的第263—277位发生15个碱基缺失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构建H5N1A/D/SD/04株HA、NA、NS的全基因表达/转录载体,以及NS的删除突变载体(m248),A/D/YZ/04株的NS基因表达/转录载体(848)和其补加15个核苷酸的NS突变载体(m848)。构建的载体分别与编码WSN(H1N1)内部基因载体进行组合转染,拯救获得4个具不同NS的重组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RWSN-848和RWSN—m248在263-277位缺失15个碱基。RWSN-m848和RWSN-248则在相同位置不发生缺失。4个重组病毒的平均鸡胚繁殖效价(HA)、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均无显著差异;但RWSN-848和RWSN-m248对6周龄SPF鸡的致病力明显高于RWSN—m848和RWSN-248。结果说明H5N1的NS基因在263~277位核苷酸发生缺失后,不影响重组H5N1在鸡胚中的繁殖性能,但提高了病毒对鸡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37.
以质粒pMDTLT为模板,用PCR的方法扩增出LTB基因,然后将其插入到pETVP1质粒中VP1基因的上游,构建了含有融合基因LTBVP1的表达质粒pETLTBVP1.转化宿主菌BL21(DE3)LysS后进行诱导表达,诱导菌经SDS-PAGE显示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分子量约为39 kD;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与FMDV阳性血清及兔抗霍乱毒素(CT)血清反应,说明融合蛋白保持了LTB和VP1各自的免疫学活性.小鼠免疫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通过腹腔接种小鼠能诱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反应,免疫鼠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高于试验中商品口蹄疫疫苗免疫组.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A评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43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A扫描,18例一周后行双下肢DSA检查,将每侧下肢血管分成8段,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5个级别。并以DSA为标准来评估。结果对18例患者双侧下肢共288段血管进行研究,CTA与DSA对血管狭窄程度显示一致的有275段,被CTA高估有ll段血管,低估有2段血管。结论64排螺旋CTA是下肢动脉狭窄硬化性疾病可靠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9.
猪瘟病毒NS3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初步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方法从携带猪瘟病毒兔化弱毒(Hog cholera lapinized virus,HCLV)全长基因组cDNA的质粒pPOHCLV中扩增到长度为2000bp左右NS3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成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NS3。将pETNS3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进行优化表达,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NS3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大小约95kD。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重组蛋白NS3具有免疫原性。采用Ni+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得到重组蛋白NS3(90%)。以纯化的重组蛋白NS3为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CSFVNS3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221份不同猪群和年龄猪的血清样品。检测结果与IDEXX公司CSFV-Ab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阳性符合率为83.33%,阴性符合率为89.38%,总符合率为86.43%。30份存在差异的血清样品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FA检测结果与NS3间接ELISA和IDEXX公司CSFV-Ab检测试剂盒符合率分别为56.67%和43.33%。  相似文献   
140.
门诊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凤艳  彭美姣  龙宽心 《蛇志》2010,22(3):297-298
心脏骤停是由于心脏因素及非心脏因素使心脏有效收缩和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而导致循环中断。发生心脏骤停后,复苏时问开始越早,预后越好,如果救治不及时,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死亡。我院门诊部于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对19例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准确判断,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佳的急救技能抢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