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摘要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失调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分析肠道菌群失调对抑郁症合并冠心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单纯抑郁症的49例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将合并冠心病的31例患者分为l联合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40名健康者分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肠道菌群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肠道菌群失调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随后,对31例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21)和预后不良组(n=1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与肠道菌群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肠道菌群对抑郁症合并冠心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拟杆菌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属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比(B/E)值对比差异显著,l联合组肠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B/E值明显低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失调中拟杆菌水平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无明显相关性(P>0.05),肠道菌群失调中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属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的对数值比(B/E)值呈负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BMI、合并基础疾病、hs-cTnT、NT-proBNP、NT-proBNP、PHQ-9评分、拟杆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hs-CRP、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B/E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hs-CRP和B/E值菌群失调对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的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价值(P<0.05)。结论: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一抑郁症和健康者来说肠道菌群比例出现失调,且肠道菌群失调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呈明显相关性,应用B/E 值可对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2.
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胆固醇在人体内的功能、胆固醇和冠心病的关系。并从胆固醇在体内生成、吸收、利用和排出等方面论述了防止冠心病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3.
成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扩增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取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EPC),并探索EPC体外扩增所需的条件.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用含VEGF的培养液培养7 d,收集贴壁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鉴定EPC.结果: 从成人外周血可分离获得EPC;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成功鉴定EPC;VEGF和人纤维连接蛋白对该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 外周血EPC的分离获取及其体外扩增条件的初步认识,为EPC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4.
APOA1/C3/A4/A5基因簇的新载脂蛋白基因:APOA5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人和鼠的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方法,Pennaccio等和Vliet等分别在APOA1/C3/A4基因簇中发现新的载脂蛋白基因APOA5。人的APOA5基因编码366个氨基酸,与人APOA4、小鼠Apoa5高度同源。APOA5转基因小鼠其甘油三酯(TG)减少至野生型的1/3,而Apoa5基因敲除小鼠其TG却增加4倍。APOA5多态位点SNP3(-1131T>C)和S19W及单倍型APOA5*3有显著升高TG的作用。APOA5调节血浆TG水平的作用与APOC3作用相反,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7(sCD147)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 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0 例CAHD(包括50 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6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4 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和130 例年龄、性别与冠心病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各组血清sCD147 的表达水 平,比较分析血清sCD147 水平与CAHD的临床相关性,并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CAHD 患者血清sCD147 含量(AMI、UAP 及SAP 组中位数分别为3.35 ug·L-1、2.72 ug·L-1和2.66 滋g·L-1)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为1.64 ug·L-1,P < 0.001),其中AMI组明显高于UAP及SAP组(P值分别为0.008、0.006)。血清sCD147 含量与CAHD患者TG、LDL-C 及AIP 显 著正相关(P值分别为0.021、0.035 及0.039)。以健康对照为参照,与sCD147 含量低的个体相比,sCD147 含量高的个体CAHD 发 病风险显著上升(校正比值比为2.18;95%可信区间为1.49-2.96),且高的sCD147 含量与CAHD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 依赖关系(P < 0.001)。用血清sCD147 含量绘制ROC 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1(95%可信区间为0.702-0.82)。以血清sCD147 含 量≥ 2.71 ug·L-1为临界值,用血清sCD147 含量诊断CAHD的敏感度为73.1%,特异度为76.9%。结论:血清sCD147 含量与 CAHD 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可作为CAHD发病监测及CAHD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IRF-1基因+141 G/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经过冠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有一条主要分支狭窄大于70%的675例冠心病患者和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小于20%或完全正常的636例对照患者进行检验检,分析核呼吸因子IRF-1基因+141G/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情况。结果:核呼吸因子IRF-1基因+141 G/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三种基因型(GG型,GT型和TT型)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3.8%,36.2%和10.1%,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5.6%,46.2%和8.2%,核呼吸因子IRF-1基因+141 G/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对照组和冠心病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别校正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后,核呼吸因子IRF-1基因+141 G/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冠心病的发病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核呼吸因子IRF-1基因+141 G/T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病存在相关关系,IRF-1基因+141 G/T多态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应用于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2.5毫克,一日一次,连用8天,比较两组治疗9天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0天及180天的随访情况。结果:治疗9天内及随访30天、180天期间,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及中度出血,肾功能不全组轻微出血8例,肾功能正常组轻微出血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对于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分析引发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墨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5例,将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将其中出现心血管事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列为观察组,未出现心血管事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列为对照组,分析引发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所出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纤维蛋白原异常、吸烟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上长和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方面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在65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纤维蛋白原异常以及LDL-C上长,而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可以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39.
王晶  祝铭  庄玲玲  张皓  朱颖 《生物磁学》2014,(12):2271-2273
目的:探讨研究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计7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记录这两项检查所得结果及数据,以检查数据为基础对冠状动脉CT造影和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实验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70例病人均可顺利完成以上两种检查,按照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标准,冠状动脉CT造影的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率为90.5%、阴性预测率98%。结论:相对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无创且更具临床指导意义的检测技术,因此可以推荐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网膜素是最近发现的脂肪因子,肥胖或2 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血清网膜素-1 较正常者明显降低。本 次研究主要为观察绝经后女性血清网膜素-1 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有心绞痛症状,并行冠脉造影的 105 例绝经后女性患者。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7 例)和对照组例(3),常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血液生化和血脂指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血清网膜素-1 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网膜素-1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05.62± 73.31 vs 401.64± 146.79, 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网膜素-1 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组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示血清网膜素-1 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网膜素 -1 水平下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可成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