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21.
研究利用高密度富硒螺旋藻(Se-SP)细胞通过生物转化制备纳米元素硒(Nano-Se)的可行性,观察Nano-Se在体外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梯度离心分选Nano-Se,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能谱(EDX)联用表征纳米粒中的元素硒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Nano-Se中的硒含量,化学发光方法检测Nano-Se在体外对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发现,Nano-Se主要由元素硒构成,形态呈球形,73%的纳米粒子直径大小分布在(61±17)nm范围。Nano-Se在体外对两种氧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30.1%和27.6%,相应的EC50分别为:0.8 μg/ml和2.2 μg/ml。相同剂量时,Nano-Se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硒代蛋氨酸(Se-Met)及Se-SP中其它含硒活性成分更强。结果提示,利用高密度Se-SP可诱导Nano-Se的大量生成,Se-SP转化的Nano-Se可能是一种新的抗氧化硒形态,其作用机制和体内生物活性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2.
单分子荧光检测作为一种能够表征分子个体性质及行为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揭示利用传统荧光检测方法无法得到的信息,在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传统光学检测设备进行单分子荧光检测时,由于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同时为了保证在观测体积内只有单个荧光分子,仅能采用无限稀释溶液的方法实现单分子荧光检测。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满足单分子检测的要求,但是由于大部分酶分子正常工作时底物的生理浓度都非常高,底物浓度的大幅度降低会对酶分子的反应机制等方面造成影响。零模波导作为一种新型的单分子检测器件,通过纳米微孔结构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将观测体积降至仄升量级(10-21L),使得在生理浓度范围内检测单分子荧光成为可能,在单分子荧光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就零模波导的原理、制备工艺及其在单分子DNA测序、生物膜、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单分子反应动力学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作为新型纳米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有别于传统无机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当今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起着关键性作用。尤其是MSNs作为一种具有高装载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以及对药物释放的可控性的载药平台,可用于解决目前临床上恶性肿瘤诊疗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探讨了MSNs探针及MSNs靶向给药系统的应用进展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恶性肿瘤诊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用超声驱动方法合成了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FS)光谱对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进行表征。使用CCK-8法测定CdSe/TiO_2对白血病细胞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并通过SEM研究HL60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用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处理的组中观察到明显的HL60细胞生长抑制,并且HL60细胞在CdSe掺杂TiO_2复合纳米粒子作用下的PDT效率显著高于TiO_2,表明可以通过CdSe的修饰有效增强TiO_2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此外,CdSe/TiO_2在可见光辐照下在4μg/m L的终值浓度下显示非常高的光动力效率,达76%。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可能通过分离光生空穴电子对提高此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从而提高CdSe/TiO_2对HL60细胞的PDT灭活效率。  相似文献   
125.
基于直接接触的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物电子传递在微生物的代谢繁殖和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基于直接接触的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Direct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DEET)已成为微生物学、地球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和理论突破,包括微生物纳米导线、电缆细菌、微生物种间DEET等。伴随着这些新进展,更多的问题也需要研究者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包括DEET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功能微生物种群等。不同学科理论和技术的交叉是进一步揭示DEET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6.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治疗效果不佳、易引发多药耐药、毒副作用大等缺点,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策略。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转换器,被认为是肿瘤、心血管和神经性疾病新药设计的最重要靶点之一。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具有易被主动靶向基团修饰的特点,可实现细胞乃至细胞器的精准靶向给药。本文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复发与转移、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综述了线粒体靶向纳米载体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7.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向细胞中导入双链RNA并通过其与内源性RNA特异地结合从而阻碍这一特定基因的翻译或转录来抑制基因表达的技术。最初,这一技术的作用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得到印证,随后研究者使用小干扰RNAs(siRNAs,约21个碱基对构成的双链RNA)在哺乳动物细胞当中介导RNAi作用获得成功。这些工作预示着RNAi技术可能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崭新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8.
为达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eC)的靶向化疗,该研究通过酰胺化反应和配位偶联技术制备叶酸(folicacid,FA)分子靶向载川页铂(cisplatin,CDDP)羧甲基-β-环糊精(carboxymethyl-β-cyclodextrin,CM—β—CD)纳米复合物(FA-CM—β—CD—CDDP),采用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OPDA)比色法检测复合物中CDDP含量,紫外分光光谱检测F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物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复合物粒径大小。荧光显微镜观察NPC叶酸受体(folatereceptor,FR)阳性HNE-1细胞及FR阴性CNE-2细胞对偶联FITC的复合物的吞噬及OPDA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DDP的浓度。通过MTT法、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合物对HNE-1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物中偶联的FA和CDDP浓度分别为340gg/mL和2mg/mL,CDDP包封率达20.00%,复合物粒径均匀且大小为157.8nm。HNE-1细胞内见较多FITC,细胞内CDDP浓度为6.24ng/mL,而CNE-2细胞内FITC较少,细胞内CDDP浓度仅约2.01ng/mL。HNE-1生长抑制率在24h明显高于对照组(CM—β—CD—CDDP),其IC50(4.80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97μg/mL),但当所载的CDDP终浓度达到16.00μg/mL时,两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作用48h两组抑制率无明显差异。在24h,当复合物的CDDP终浓度为1.00μg/mL时,HNE—1的集落形成率为33.21%,明显低于对照组(52.27%)。当复合物的CDDP终浓度为0.25μg/mL和1.00μg/mL时,HNE-1的凋亡率分别达12.65%和22.35%,明显高于对照组(6.91%和14.21%)。研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的FA—CM—β—CD.cDDP纳米复合物能够靶向抑制FR阳性的NPC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纳米SiO2填料对纳米复合树脂poss的弯曲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探究纳米SiO2的最佳添加比。方法:将经过硅烷偶联化的纳米SiO2颗粒加入poss复合树脂中,合成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0.5%,1%,1.5%和2%的Si02/poss复合树脂,分别为BCDE四组,纯poss组为A组(对照组)。每组试件固定于万能材料测试机上,以1.0mm/min的速度垂直加压直至试样破坏,采用SPSSl6.0软件对结果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弯曲强度测试结果:C组最高,与其他四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B、D三组无显著性差异,与E组差异明显(P〈0.05)。抗压强度测试结果:D组最高,与其他四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E组与A组差异显著(P〈0.05),与C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纳米SiO2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poss复合树脂的弯曲强度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30.
欧阳元明  何宁  何劲  范存义 《生物磁学》2014,(18):3446-3450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静电纺丝技术一次成型制备三维(3D)取向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神经导管的可行性,检测其对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应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缝取向PLGA纳米神经导管,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支架的纳米结构;分别制备取向和非取向纳米纤维支架修复13mm坐骨神经缺损模型。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非取向PLGA神经导管组(阴性对照);B组:取向PLGA神经导管组,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阳性对照),于术后3月通过大体观察、行走足印分析、腓肠肌萎缩率、电生理检测、组织形态学检测、透射电镜检测及图像分析,评价无缝取向PLGA纳米神经导管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神经导管修复神经缺损三月后,大体观察显示神经导管结构完整,无坍塌和断裂;各组再生神经均有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B组与C组的腓肠肌萎缩率和神经电传导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优于A组。B组与C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成熟程度均要明显优于A组。结论:无缝取向PLGA纳米神经导管能够诱导并促进神经再生,提高坐骨神经再生的质量,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