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中国喇叭螺属一新种(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采自贵州省陆生贝类1新种,修文贝喇叭螺Boysidia(Bensonella)xiuwenensis sp.nov.,文中对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相似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2.
韭菜坪地区是世界最大的野生韭菜花带,全国唯一的野生韭菜花保护区。为探讨多星韭在该地区的传粉生态学特性以及生态适应性,该研究对多星韭的花期、形态特征、访花者进行了定点观察实验,通过人工授粉实验探究其繁育系统; 通过海洋光谱仪检测蜜蜂视觉对两种花色的显著性; 通过气相色谱进行测定其各部分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多星韭花为雄先熟,单花期为7~8 d,花序持续开花时间为25~28 d; 花蜜量为(0.61±0.07)μL; 中华蜜蜂(Apis cerana)为主要有效传粉者,隧蜂、食蚜蝇、蝇类为偶见访花者; 海洋光谱仪的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色在绿叶中对蜜蜂视觉来说更显著。访花者在不同花色间的访花频率有显著性差异,但单次访花频率无差异。当两种花色同时存在时中华蜜蜂会优先访问紫色花的多星韭,在访紫花时,由于受到气味的影响,大部分蜜蜂也会访相邻的白花多星韭。多星韭的次级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表明,茎、子房和花梗含有多种刺激性含硫代谢物,花器官以及花蜜拥有多种花香类次级代谢物; 其有性繁殖为自交和异交混合交配系统,具有无融合生殖。综上结果表明,多星韭在该地区不存在花粉限制,多星韭的繁殖学特征表明其具有能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3.
为了解贵州省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蝴蝶资源状况,2014—2016年对景区内蝴蝶进行调查,共采集蝴蝶标本528号,隶属于11科63属94种。凤蝶科Papilionidae个体数最多(140只),蛱蝶科Nymphalidae属、种最多,计21属27种。蛱蝶科多样性指数(2.783)、丰富度指数(4.247)最高,弄蝶科Hesperiidae均匀度指数(0.963)最高。蝶类群落多样性具时序性特征,5月优势度指数(0.556)最高; 6月均匀度指数(0.952)最高; 7月多样性指数(3.681)、丰富度指数(9.555)最高; 9月多样性指数(3.451)、丰富度指数(8.672)最低。森林蝶类的多样性指数(3.607)与丰富度指数(9.051)最高,但均匀度指数(0.861)与优势度指数(0.060)最低。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6月与7月的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田间与河滩的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生境破坏是蝴蝶群落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4.
物种种域的分布规律是生物地理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Rapoport法则认为,物种分布范围随海拔上升而增大,但其适用性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喜马拉雅山脉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全球最广的海拔落差以及完整的垂直气候和植被带,是验证Rapoport法则的理想场所。为探讨中喜马拉雅山脉吉隆沟3 600 m海拔梯度范围内繁殖鸟类种域分布是否符合Rapoport法则,于2012和2013年的雨季,利用样线法对中喜马拉雅吉隆沟地区的繁殖鸟类进行了4次调查。在海拔1800~5 400m的调查区域内,每300m海拔梯度布设调查样线3条,共计36条样线。调查共记录到繁殖鸟类169种,种域范围低频方向呈明显偏右分布。平均种域为(1 642.29±544.63)m,中值为728.5 m。其中,种域最大为3 300 m。分别使用Stevens方法、中点法、逐种法、Pagel法和四分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线性回归方程验证其是否符合Rapoport法则。结果表明,Rapoport法则的有效性与验证方法有关,Stevens方法、中点法、逐种法均不支持Rapoport法则,而Pagel法和四分法支持Rapoport法则。综合表明,吉隆沟繁殖鸟类种域海拔格局对Rapoport法则的支持较弱,说明Rapoport法则在该区域适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5.
洞穴是“极端地下生物多样性”的聚集地, 为了揭示洞穴陆生动物的食物来源以及营养级关系, 本文于2016年10月对贵州荔波玉屏镇的3个代表性洞穴内的陆生动物进行调查, 应用13C和15N稳定同位素方法, 分析了洞内陆生动物和基础碳源的δ13C、δ15N值变化特征, 探究了各动物类群的营养级位置以及不同的基础碳源对动物的食物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 洞穴植物的δ13C值范围为-38.25‰ ± 0.95‰至-29.44‰ ± 0.49‰, 土壤有机质δ13C值范围为-32.73‰ ± 0.03‰至-24.68‰ ± 0.41‰, 大部分不在洞穴植物的δ13C变化范围内。洞穴动物δ13C、δ15N值范围分别为-34.22‰ ± 0.39‰至-14.83‰ ± 0.78‰、1.86‰ ± 0.20‰至16.43‰ ± 0.05‰, 表现出较大的种(或类群)间差异。IsoSource软件估算结果表明, 洞穴土壤有机质对78.3%动物类群的食物源的贡献率高于植物。荔波玉屏洞穴消费者的营养级范围为1.01-5.32, 其中, 巨蚓科、螺类、潮虫科、马陆、大蚊科、夜蛾科主要处于第2营养层次; 蚰蜒科、蚁蛉科(幼虫)、蝙蝠处于第3营养层次; 蜚蠊科处于第2-3营养层次; 驼螽科、蠼螋科处于第2-4营养层次; 蜘蛛处于第2-5营养层次, 跨3个营养级。综上认为, 洞穴土壤有机质是洞穴消费者的主要食物基础。大部分同一类群的动物在洞穴中所处的营养级位置较稳定, 少部分同属于一个类群的动物在不同洞穴或同一洞穴不同光带所处的营养级位置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6.
瘰螈属(有尾目,蝾螈科)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形态学差异、核POMC和线粒体序列分子数据,把分布于武陵山系的尾斑瘰螈种群定名为1新种,武陵瘰螈Paramesotriton wulingensis,其区别于尾斑瘰螈雷山种群(地模标本)鉴别特征为:1)新种体色较深,呈黑褐色,体背面疣粒较大,背脊隆起较低,尾斑瘰螈雷山地模标本体色较浅,呈棕黄色,体背面疣粒较小,背脊隆起较高;2)新种鼻突中间骨缝较深,尾斑瘰螈雷山地模标本鼻突中间骨缝较浅;3)新种前额骨与鼻骨相连的骨缝线呈波浪型,尾斑瘰螈雷山地模标本前额骨与鼻骨相连的骨缝线左右两侧呈明显“A”型;4)新种额鳞弧鳞骨直立前伸且背面观前粗后细,尾斑瘰螈雷山地模标本额鳞弧鳞骨水平前伸且背面观弧前后粗细一致;5)新种翼骨前枝较长达到上颌骨后缘,尾斑瘰螈雷山地模标翼骨前枝较短不到上颌骨后缘.  相似文献   
117.
喀斯特典型地区烟管荚蒾AM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管荚蒾是喀斯特地区灌木丛的主要组成植物。以茂兰喀斯特森林为采样地点,对烟管荚蒾AM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与多样性分析,并对优势菌种进行初步的接种研究。结果表明:烟管荚蒾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为82.1%,从根际土壤分离到AM真菌2属16种,球囊霉属(Glomus)7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9种。优势种为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皱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rugosa)和刺无梗囊霉(A. spinosa)。优势菌种接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促生作用明显,并显著提高了SOD、POD和CAT酶活性。该研究对于探讨喀斯特地区AM真菌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筛选优良的宿主植物和与之高效共生的AM真菌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8.
甜荞品质与生态因子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8个甜荞品种在全国19个不同地点的籽粒品质(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以及品质和产量与生态因子和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地点间甜荞籽粒黄酮、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变异。黄酮含量与海拔、生育期平均温度,以及蛋白质含量与纬度,甜荞产量与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1*、0.588**、0.495**、0.270*、-0.330**、0.212*。通径分析显示,单株粒数是产量的主要因素,单株粒数多有助于提高产量; 生育期均温是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荞麦生育期间均温适当偏低利于黄酮积累; 纬度是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选择纬度较高地区有助提高蛋白质含量。研究还发现不同品种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关键词: 甜荞; 产量; 黄酮含量; 蛋白质含量; 相关分析; 生态因子; 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19.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布样地类型作为一维资源位,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以及生态位相似比例公式对单性木兰乔木层14个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单性木兰具有最大位宽度,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明显优势,是群落中的建群种;(2)生态位宽的种群可能产生较小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较窄的种群间也会产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主要取决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资源的需求;(3)单性木兰分布地的坡向、基岩裸露度、坡度等因子是影响单性木兰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