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不同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危险性入侵害虫,筛选防治西花蓟马的有效药剂可为生产中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2种化学药剂和8种生物药剂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和药后不同时期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依据LC_(50)值将各药剂对西花蓟马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乙基多杀菌素(0.1958 mg·L~(-1))、印楝素(0.9399 mg·L~(-1))、苦参碱(1.2483 mg·L~(-1))、阿维菌素(1.8096 mg·L~(-1))、高效氯氰菊酯(4.4458 mg·L~(-1))、藜芦碱(10.7628 mg·L~(-1))、鱼藤酮(18.1898 mg·L~(-1))、吡虫啉(46.3964 mg·L~(-1))、松脂酸钠(131.5214 mg·L~(-1))、苏云金杆菌(446.2318 mg·L~(-1));田间药效试验发现,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防治西花蓟马均表现出较强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14 d的防效分别可达84%和73%以上;其次是藜芦碱,药后1~14 d的防效可达48.15%~61.37%;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较低,药后14 d的防效为46.22%;生物药剂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苦参碱、印楝素的速效性均较低,但防效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鱼藤酮持效性最低。【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可推荐为生产中防治西花蓟马的首选药剂,植物源药剂藜芦碱和生物药剂阿维菌素可作为交替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硫磺蝉属一新种,长硫磺蝉Sulphogaeanadolichasp.nov,并与其近似种S.sulphorea作了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及其近缘种的蛹和成虫进行了形态特征变异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棉铃虫种群内个体变异较大,但种群间相对分化较小,无明显的地理分化,也没有发现棉铃虫种群有稳定变异的地理特征;但发现雄性抱器冠的长、宽、抱器瓣长宽比及抱器瓣长与冠宽比4个特征与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12,-0.699,0.693和0.691。尽管如此,棉铃虫还是相对比较单一的一个种,而近缘种在阳茎刺和抱器瓣的形态及阳茎端囊上的大刺数等方面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和间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一种观察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侵染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若虫的荧光显微方法。【方法】将被白僵菌侵染的烟粉虱若虫用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染色,并于波长为450~490 nm的蓝光下显微观察。【结果】在接种白僵菌12 h和24 h的烟粉虱若虫上分别观察到昆虫表皮上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穿透表皮。结合裸眼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证实了被真菌侵染的烟粉虱若虫体色变红和菌体在虫体内增殖是同时发生的。【结论】应用荧光显微方法能观察到白僵菌在烟粉虱若虫体表和体内的侵染。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估计粉虱若虫存活数的简易方法。粉虱若虫分泌的蜜露滴落在氧化镁薄板上后形成清晰的圆坑,在体视显微镜下易于观察和计数,在确定粉虱若虫数量(Nd)和平均蜜露数(Nn)存在线性相关后,相应得出若虫数量评估因子(NEF)=Nn/Nd,提出通过蜜露数和若虫数量评估因子估算若虫数量的方法。在蕃茄叶片上,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1~2龄若虫、3~4龄若虫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1~2龄若虫、3~4龄若虫的数量评估因子NEF分别为7·73,5·69,5·18和5·03。应用该方法检测吡虫啉对粉虱的毒力,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而且该方法更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6.
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三叶斑潜蝇是危害蔬菜、花卉的世界性大害虫。不同种间相互更替或取代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对近年来3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的研究。对斑潜蝇种间更替和取代现象的分析显示,生殖干扰、新生物型的出现、天敌、生态位、寄主植物以及抗药性等因素可能是影响它们种间竞争的关键。以期为斑潜蝇种群演替研究及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测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受到温度胁迫时热激基因Hsp70的差异表达谱,克隆了2种粉虱Hsp7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该基因的表达谱。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Hsp70基因BTH-sp70和TVHsp70(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093385和EU861391),在5’-非编码区(UTR)中有类似TATA-box样元件;在3’-UTR中有poly(A)信号AATAA和富含A-T区;根据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ORF)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均含有全部3个Hsp70蛋白家族高度保守的基序。在整个检测的温度范围内(-19℃~46℃),诱导温室白粉虱Hsp70表达的起始温度(Ton)或最大温度(Tmax)要比B型烟粉虱低2.5℃~7.5℃。这些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属于有功能的温度诱导型Hsp70基因;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温室白粉虱比B型烟粉虱更耐冷,而后者更耐热;Hsp70的Ton(或者Tmax)能代表这2种粉虱的温度耐受能力。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自然界中这2种粉虱种群地理分布和季节发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马蝉属一新种和二中国新记录种(同翅目:蝉科)雷仲仁,李莉(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陕西省杨陵区712100)关键词同翅目,蝉科,马蝉属,分类学本文记述马蝉属1新种和2中国新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1.平片马蝉Platylomi...  相似文献   
19.
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温度下的飞行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昆虫飞行磨测试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在18℃到36℃条件下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在33℃下美洲斑潜蝇的飞行能力最强,个体最大飞行距离、最高飞行速度和最长飞行时间分别为8.22 km、1.10 km/h和253.50 min,其平均飞行距离为0.95 km。其飞行的适温范围是21~36℃,18℃为其飞行的下限温度。从18~33℃,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飞行距离(0.08~0.95 km)和平均飞行时间(6.57~47.94 min)也在增加,但到36℃又开始下降;雌虫比雄虫飞行能力强。在理论上,美洲斑潜蝇能靠自身飞行扩散0.08~0.95 km。  相似文献   
20.
东亚飞蝗耐高温能力及其体温调节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梅  雷仲仁  朱彬洲  姚君明 《昆虫学报》2009,52(10):1103-1109
为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的耐高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行为, 采用高温饲养、提供辐射热源和风力等方法, 对东亚飞蝗各发育期的高温耐受能力、体温(body temperature, Tb)与环境温度(air temperature, Ta)和辐射温度(radiant temperature, Tr)的关系、飞蝗对辐射热的选择行为、体温升高速率以及辐射角度和风力对体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东亚飞蝗44℃下饲养, LT90 最长为326.4 h; 50℃下, LT90可达20.6 h。无辐射热条件下, Tb随Ta的上升而升高, 当Ta升至32℃, 蝗虫出现体温调节行为; Ta以0.5℃/min速率上升时, 出现体温波动的个体数占试虫总数的53.7%, Tb平均波动温差为1.15℃, 平均波动时间为5.2 min, Tb平均波动起始温度为47.2℃, 成虫致死时间略长于若虫。有辐射热条件下, 随笼顶辐射温度的逐渐升高, 飞蝗趋向选择温度相对较低的笼底, 试虫体温调节较无辐射热条件下强; 辐射角度和风力均对飞蝗的体温有显著影响。结果显示东亚飞蝗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强, 并且具有明显的体温调节行为, 可调节体温达到最佳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