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东亚飞蝗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工培养的绿僵菌分生孢子配制成浓度为 1× 1 0 8分生孢子 mL的孢子油剂 ,涂抹在供试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幼虫的腹侧部。通过组织切片研究表明 ,绿僵菌主要是从东亚飞蝗体表侵入的 ,72h后可见体腔内有菌丝和组织病变 ,侵入体内的菌丝在血腔中不断增殖 ,使得脂肪体、肌肉组织、马氏管和消化道发生病变解体。 96h后 ,肠壁细胞结构开始疏松、内膜解体。 1 2 0h后 ,多数幼虫死亡 ,消化道内外布满菌丝。  相似文献   
22.
防治西花蓟马的病原真菌-白僵菌微菌核的液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菌核是许多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越冬结构,目前还没有关于白僵菌微菌核的报道。用含不同氮源的介质培养出了2株白僵菌菌株,RSB和SZ21的微菌核。在液体培养条件下,2株菌株不仅能产生典型的芽孢和菌丝,还能产生微菌核。在以玉米粉(RSB和SZ21菌株分别为6.5×102和6.3×102mL-1)为氮源的介质中产生的微菌核浓度高于以大豆粉(RSB和SZ21菌株分别为2.5×102和2.2×102mL-1)为氮源的介质。菌株SZ21产生的芽孢浓度(在以大豆粉和玉米粉为氮源的介质中,分别为17.9×105和7.4×105L-1)高于RSB菌株的芽孢浓度(在以大豆粉和玉米粉为氮源的介质中,分别为14.8×105和6.2×105L-1)。含有硅藻土的微菌核制剂能在真空干燥(<5%湿度)后存活下来,并且对于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干燥后的微菌核颗粒在水洋菜培养基上复水和培养后,能够萌发菌丝和产生高浓度的分生孢子。将微菌核颗粒预混到土壤中能引起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土栖阶段的高死亡率。这是首次报道白僵菌的微菌核的培养,并为用虫生真菌防治土栖昆虫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绿僵菌侵染小菜蛾幼虫过程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音  雷仲仁  张青文  问锦曾 《昆虫学报》2006,49(6):1042-1045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接种后22 h最早观察到绿僵菌穿透到寄主表皮层中,在穿透表皮过程中伴随着机械力和酶的活动。菌体进入寄主血腔后,以菌丝出芽生殖、菌丝分隔及菌丝段分隔3种方式大量增殖,主要形成颗粒状的菌丝段在寄主体腔内扩散,也形成少量的丝状菌丝。  相似文献   
24.
蝉鸣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同翅目:蝉总科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总结了蝉鸣的几种机制,并初步提出了具鼓膜发音器的蝉鸣模式图;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蝉鸣在分类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分析讨论了蝉鸣声在各级分类阶元中的差异和应用,即发音机制和方式可用于科及亚科级的分类;鸣声的颖谱特征和一些鸣叫行为可为属级分类提供一些依据,鸣叫节律型具有明显的种性,而音色的差异在近缘种,疑难种及其种下分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中国寒蝉属新种和新记录(同翅目:蝉科)雷仲仁(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关键词同翅目,蝉科,寒蝉属,分类学,中国寒蝉属MeimunaDistantMen’zunaDistant,1905,Ann.Mug.Nat.Hist.15(7...  相似文献   
26.
本文描述了采自中国海南岛的安蝉属Chremistica一新种,长钩安蝉Chremistica longa sp. nov. 。新种C. longa与小安蝉C. nana Chen近似,但体较大;腹瓣后端不向内倾斜或稍倾斜。雄性外生殖器差别显著,本种抱钩基部突起很短,而两侧的钩状细突很长,几乎是基突长的2—3倍,且末端下弯;而后种抱钩基突长,两侧的短棒状突起仅为基突长的1/2,末端与基突平齐。 正模♂,副模1♀,海南岛营根(200m),1960年7月,李常庆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相似文献   
27.
东亚飞蝗耐高温能力及其体温调节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梅  雷仲仁  朱彬洲  姚君明 《昆虫学报》2009,52(10):1103-1109
为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的耐高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行为, 采用高温饲养、提供辐射热源和风力等方法, 对东亚飞蝗各发育期的高温耐受能力、体温(body temperature, Tb)与环境温度(air temperature, Ta)和辐射温度(radiant temperature, Tr)的关系、飞蝗对辐射热的选择行为、体温升高速率以及辐射角度和风力对体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东亚飞蝗44℃下饲养, LT90 最长为326.4 h; 50℃下, LT90可达20.6 h。无辐射热条件下, Tb随Ta的上升而升高, 当Ta升至32℃, 蝗虫出现体温调节行为; Ta以0.5℃/min速率上升时, 出现体温波动的个体数占试虫总数的53.7%, Tb平均波动温差为1.15℃, 平均波动时间为5.2 min, Tb平均波动起始温度为47.2℃, 成虫致死时间略长于若虫。有辐射热条件下, 随笼顶辐射温度的逐渐升高, 飞蝗趋向选择温度相对较低的笼底, 试虫体温调节较无辐射热条件下强; 辐射角度和风力均对飞蝗的体温有显著影响。结果显示东亚飞蝗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强, 并且具有明显的体温调节行为, 可调节体温达到最佳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28.
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温度下的飞行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昆虫飞行磨测试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在18℃到36℃条件下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在33℃下美洲斑潜蝇的飞行能力最强,个体最大飞行距离、最高飞行速度和最长飞行时间分别为8.22 km、1.10 km/h和253.50 min,其平均飞行距离为0.95 km。其飞行的适温范围是21~36℃,18℃为其飞行的下限温度。从18~33℃,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飞行距离(0.08~0.95 km)和平均飞行时间(6.57~47.94 min)也在增加,但到36℃又开始下降;雌虫比雄虫飞行能力强。在理论上,美洲斑潜蝇能靠自身飞行扩散0.08~0.95 km。  相似文献   
29.
不同地区蟪蛄蝉求偶鸣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西郊(BX)、陕西西安(SX)、四川峨嵋山(SE)、山东潍坊(SW)、福建福州(FF)和陕西杨陵(SY)地区蟪蛄蝉鸣声都含高潮声Zhi…”声、脉冲的单一式调幅特性和高潮声的载波主频率(6 433±375)Hz等基本相同,显示种的同一性。但是高潮声的基频和主频率的品质因数(Q3dB)等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地区性种下差异。BX、SX和SE的基频相同(550Hz),都为高Q3dB,即无明显的地区差异。SW和FF的基频分别为450H2和650Hz,Q3dB都明显降低,即呈-定的地区差异。SY不仅呈节奏变化的单次声-高潮声-尾声的特有模式,而且基频增高为800Hz,即地区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30.
本文记述微螗蝉属Gudaba一新种,长尾微螗蝉Gudabalongicaudasp.nov和中国一新纪录种gudaamaculataDis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