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北京地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的遗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首次对北京地区2003~2004年63株HRSV分离株进行了G基因3’末端的第2个高度变异区的序列测定,并进行了基因分型和遗传变异的分析。使用不同的型特异性引物对GPA—F1和GPB-F1分别扩增A、B血清型HRSVG基因3’末端核苷酸序列,特异性扩增产物和随后的序列测定结果均显示,北京地区2003~2004年63株HRSV毒株中,96.8%(61/63)为A血清型,3.2%(2/63)为B血清型,说明北京地区在2003~2004年间存在HRSVA、B血清型共循环,但以A血清型病毒为主。分别对北京流行的A和B血清型病毒进行了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提示,61株北京A血清型分离株全部为GA2基因型;2株B血清型分离株为GB3基因型。由此看来,GA2基因型是北京地区2003~2004年的优势流行基因型。北京61株GA2分离株之问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7.8%~100%和77.9%~100%之间;2株B血清型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7%和88.1%。这说明在2003年和2004年有很多个不同的GA2基因型HRSV毒株在北京地区共循环,北京地区的HRSV流行存在着许多由不同病毒株引起的传播链。B血清型分离株Beijing04-11于G基因3’末端含有一个60个碱基的重复序列,这是HRSV多聚酶易于重复复制限定序列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有可能是HRSV逃逸免疫压力而不断进化的一种方式。该研究首次对北京地区2003年和2004年流行的HRSV进行了基因分型和遗传变异的研究,对于了解北京HRSV流行株的基因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北京乃至中国疫苗株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指导HRSV的免疫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比较研究SD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Kv)单通道电流活动的动力学特性,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出生不同天数的大鼠,其下丘脑神经元上Kv通道的电流强度和电导无显著差别(P>0.05),通道电导接近120 pS;单位时间内封接膜片上N个通道的开放概率的总和升高,由第1天的0.19±0.08(n=10)上升到第9天的0.30±0.09(n=10,P<0.05),单通道活动密度增加,由0.14 channel/μm2升高至0.26 channel/μm2。上述结果提示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在出生发育过程中,Kv单通道活动的动力学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萃取法将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成分提取出来,制成提取液。再用部分提取液乳化成乳化剂。采用液体生长抑制法和平皿培养抑制法分别对土壤中的细菌总量和芽孢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在药浓度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相对应的细菌的存活率就越低。在液体生长抑制法中,芽孢杆菌菌悬液的OD值随药浓度的升高降低。在平皿培养法中,在药液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土壤中细菌总量及芽孢杆菌总量受抑制程度加强。平皿培养法中用平皿表面涂布法要优于药敏纸片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正常组、模型组及对照组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扫描视觉诱发电位(SVEP)视力,研究各组的视觉电生理表现,探讨单眼睑缝合1周是否可以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方法分析三组PVEP的波形变化、潜时及完成一次诱发反应的时间;比较各组由SVEP得出的客观视力。结果①正常组PVEP由2个波峰组成“M型”(正向波向上),模型组及对照组出现波的分离—波形由多个波组成,而且完成一次反应的时间延长。②缝合侧的N75延迟,SVEP视力较正常组差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未缝合侧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缝合侧视力仍差且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期形觉剥夺的视觉电生理变化是弱视猫的一种表现,单眼睑缝合1周即可建立形觉剥夺性弱视猫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不同时间制备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同结扎处理后,对心肌形态学及心功能的影响,以建立适合移植干细胞再生修复心肌梗死研究的稳定、可靠和更合乎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五组。即:结扎(15、30、456、0 min)再灌、结扎非再灌。于处理后1 d、1周2、周或4周动态观察心肌梗死变化,并于处理一月后测量动脉收缩压(ASP)、动脉舒张压(A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最大速度(±dp/dtmax)。结果引起明显的心肌梗死至少需要结扎30 min。结扎(456、0 min)再灌、结扎非再灌的心肌梗死明显,并观察到梗死区域心肌已绝大部分纤维化,且梗死面积变化较恒定。同时测定不同结扎时间心功能的变化发现,结扎(456、0 min)再灌或结扎非再灌各组ASP、DAP、LVSP、±dp/dtmax显著下降,LVEDP明显升高。并见不同结扎时间处理后,大鼠心功能的变化与心肌梗死后的梗死面积变化密切相关。结论建立了实验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处结扎45 min以上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不仅合乎临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而且梗死部位、梗死区域面积稳定,适合于移植细胞再生修复心肌梗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急性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完全结扎犬前降支,进行快速右室起搏,使心输出量(CCO)较基础状态稳定地下降50%,分别测定基础及心输出量下降状态下的血压(AP)、血氧(SaO2)、平均右房压(mRAP)、平均肺毛压(mPCWP)、系统血管阻力(SVR)、心腔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肾素活性(PRA)、内皮素(ET)、尿量(UO)、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结果结扎LAD和快速右室起搏后,CCO较基础状态均稳定地下降50%,CCO降低后,AP、SaO2显著下降,mRAP、mPCWP、SVR显著升高;心脏各腔室明显扩大,LVEF显著降低;PRA、ET、Scr明显升高,UO、Ccr明显下降。结论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快速右心室起搏可成功制作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不同引入途径的125I和65Zn在大蟾蜍体内的吸收与分布。无论采用注射还是灌喂的方法,蟾蜍对125I的残留动态差别不大,都可分为快清除期和平台期,0~2d为快清除期,3~7d为平台期,经过了快清除期之后,残留的125I约为起始量的8%,并维持到实验结束。注射了65Zn后,0~7d的吸收动态曲线有所起伏,但波动很小,其波动范围为102.4%~114.48%。表明大部分的65Zn仍留在体内,几乎没有排出体外。注射65Zn的转移并不明显。但灌喂65Zn的动态变化则大些,而且转移明显。其活度曲线出现阶段性下降,有两个下降期,第一个下降期为4h~3d,第二个下降期为5~7d。说明灌喂组对65Zn的转移比注射组的活跃,但在实验的第7d残留率仍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溶藻弧菌的溶血现象,溶血素基因vah的分布及vah基因、vah启动子区对溶藻弧菌溶血活性的贡献.[方法]对46株分离自华南沿海水生动物体内和海水的溶藻弧菌环境株及溶藻弧菌标准株1.1587进行溶血实验;比较具有溶血活性的溶藻弧菌野生株ZJ051、vah基因大肠杆菌BL21重组表达株、vah缺失突变株和基因回补株间溶血能力的差异;检测vah基因在溶藻弧菌中的分布,比较溶血株与非溶血株vah基因及上游启动子区的序列差异.[结果]47.8%的溶藻弧菌菌株产生溶血活性,因此溶血现象普遍存在于溶藻弧菌环境株中;vah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溶血活性,vah基因缺失突变株不具有溶血活性,而vah基因回补株恢复溶血活性.vah基因普遍存在于溶藻弧菌中,且基因序列非常相似,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然而不同菌株的启动子区第188-190碱基位点存在差异.[结论]溶藻弧菌vah基因是造成溶藻弧菌溶血的直接原因,但溶藻弧菌溶血能力的差异并非是由vah基因本身差异决定,极有可能与启动子区第188-190碱基位点相关.  相似文献   
19.
基于林业清查资料的桂西北植被碳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5-2010年林业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估算和分析了桂西北植被碳密度及其储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结果显示:(1) 研究区域从2005年到2010年呈现碳汇变化趋势,植被碳储量由4.19×104t增加到4.27×104t(增幅为1.84%),植被碳密度从29.04t/hm2增加到29.57 t/hm2。(2) 从治理措施、林种起源方式及林种类型来看,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碳密度最大,超过40 t/hm2。2005-2010年,人工植苗、直播、飞播和萌生方式植被碳密度增加,退耕还林工程的植被碳密度均呈明显增长(增加3.00 t/hm2),所有林种碳密度都呈不同程度的增长。 (3)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上,大致表现为西部高、中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西部区植被碳密度均值超过40 t/hm2,中东部区植被碳密度均值低于25 t/hm2。植被碳密度变化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无论是非喀斯特区还是喀斯特区的植被碳密度都有增长趋势,其中有7个县市植被碳密度升级为更高等级。研究表明,随着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治理措施的实施,区域植被碳密度显著增加,生态环境好转。  相似文献   
20.
马从凤  罗春华  符冰 《蛇志》2013,25(2):246-247
目的 探讨护理量化考核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名临床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观察组采用护理量化表对护生实行全程跟踪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出科时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专科健康教育、医德医风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临床实习中运用护理量化表进行带教,细化了教学目标,规范了带教程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全面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