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四川南充地区棕背伯劳繁殖期鸣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8月,对四川南充地区棕背伯劳繁殖期鸣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期间共记录到430次棕背伯劳的鸣声.根据对其行为和鸣声波谱图、语谱图特点的分析,繁殖期棕背伯劳的鸣声可分为:占区、驱逐、求偶、幼鸟乞食、召唤和应答6种叫声,对棕背伯劳繁殖期鸣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黄荆中β-石竹烯对棉蚜的毒力和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泰山野生黄荆Vitex negundo种子中的有效杀虫活性成分、杀虫作用及其毒理机制,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GC-MS技术和生物活性追踪方法,测定了泰山黄荆种子中的杀虫活性成分;采用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法,研究了黄荆中的β-石竹烯和α-蒎烯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毒力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通过三级柱层析从黄荆中分离得到对棉蚜毒力高的馏分β-石竹烯和α-蒎烯,其含量分别达7.68%和5.45%。β-石竹烯和α-蒎烯对棉蚜的触杀毒力都较高,并以β-石竹烯的毒力最高,LD50为0.65×10-1 μg/头。β-石竹烯和α-蒎烯对棉蚜均具有强烈的忌避作用,处理棉蚜24 h的AFC50分别为0.80×103和0.89×103 mg/L,其中也以β-石竹烯的忌避毒力最大。β-石竹烯和α-蒎烯以亚致死剂量处理棉蚜,对其繁殖力、排蜜频率和排蜜量均有显著不利影响。β-石竹烯和α-蒎烯处理棉蚜或离体酶,对乙酰胆碱酯酶、多酚氧化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都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果显示β-石竹烯和α-蒎烯是黄荆种子提取物中的重要杀虫活性成分,并且其致毒机制存在多样性,开发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水溶液提取法获得黄荆(Vitex negundo L.)种子总生物碱粗品,通过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黄荆种子总生物碱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无翅成蚜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黄荆种子总生物碱对棉蚜无翅成蚜的触杀毒力较高,对单头棉蚜无翅成蚜的LD50为0.073 μg;用质量浓度0.500、1.000、2.000、4.000和8.000g·L-1总生物碱处理棉蚜无翅成蚜后24、48和72 h的忌避中浓度(AFC50)分别为1.256、1.720和3.923 g·L-1,具有一定的忌避和持续控制作用;用总生物碱LD30剂量(每头0.045 μg)处理棉蚜无翅成蚜,其存活时间较对照缩短7d,单头雌成蚜的繁殖力较对照降低了30.43%;单头棉蚜无翅成蚜每天的平均排蜜频率和排蜜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26滴和27.10 μg,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离体条件下,黄荆种子总生物碱对棉蚜无翅成蚜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778、1.901和4.216 g·L-1;但对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则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激活程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用总生物碱LD50剂量(每头0.073 μg)处理棉蚜无翅成蚜后3、6、12和24h,成蚜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显著低于对照,而体内的多酚氧化酶活力则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黄荆种子总生物碱对棉蚜无翅成蚜的杀虫作用机制与其对几种酶活力的影响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两株对虾幼体弧菌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崇庆  薛明  何红  周世宁 《微生物学报》2008,35(3):0346-0352
从患弧菌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体中分离到两株病原菌zouA和zouB, 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试验表明均为弧菌属菌种, 弧菌编码鉴定系统分别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弧菌R72H序列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菌株zouB为副溶血弧菌。对菌株zouA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的相似性均高于98%, 相互间不能区分; HSP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相似性达98%以上, 而与所有其它弧菌的相似性不到92%。结合表型和分子特征的鉴定结果, 菌株zouA和zouB分别被鉴定为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相似文献   
15.
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葱蝇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增明  薛明  王洪涛 《昆虫学报》2007,50(8):775-781
用灭蝇胺、氟铃脲等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对比药剂辛硫磷LC40-50浓度处理葱蝇1龄和3龄幼虫,观察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且研究了葱蝇成虫取食药剂对其繁殖力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6种药剂中除虫酰肼外,其余都对葱蝇幼虫发育历期、化蛹率、成虫产卵前期、成虫寿命、产卵量有很大影响,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出显著不利性。其中灭蝇胺和氟铃脲处理1龄幼虫后,存活幼虫的历期和成虫产卵前期各延长3天,化蛹率降低26.7%~30.0%,成虫寿命缩短22.3~24.3天,产卵量降低35.5%~49.9%;处理3龄幼虫主要导致产生畸形蛹,且正常羽化的成虫寿命降低18.0~20.67天,产卵量降低45.7%~57.8%。成虫连续取食用牛奶稀释的2 000倍的药液,能导致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减少、卵孵化率降低,幼虫死亡率极高,达95%以上。结果提示,利用成虫补充营养的特性,将灭蝇胺和氟铃脲等混入牛奶或糖水中诱集成虫取食,可有效降低成虫的繁殖力,有助于实现对葱蝇的无公害治理。  相似文献   
16.
草坪害虫淡剑袭夜蛾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淡剑袭夜蛾(Sidemia depravata Butler)在山东草坪草上1年发生4-5代,危害盛期在7-8月。田间发生量以冷季型草托亚黑麦草上最多,猎狗高羊茅和午夜早熟禾次之,暖季型草牙根上最少。4种草坪草品种对其幼虫发育历期、雌雄蛹重、单雌产卵量和存活率均有影响,但对蛹期影响不大。管理措施对幼虫的发生量有显影响,以长势好、田间湿度大、刈草不及时的地块发生重。拟除虫菊酯类的夜蛾必杀和高效氯氰菊酯。有机磷类的敌百虫、辛硫磷和奎硫磷对该虫都很敏感,在常用浓度下防效均达95%以上。Bt乳剂和灭幼脲3号对低龄期幼虫防治效果高,但速效性差。  相似文献   
17.
光复活对紫外线照射大肠杆菌后突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改变UV照射时间、照射后的操作速度、光复活时的温度、时间和光强度,以光复活和暗处理后细胞存活数的比值为依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E.coli受UV照射后的光复活效应。并以E.coli对5μg/ml链霉素抗性突变率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剂量UV照射后光复活和暗处理对E.coli突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复活效应在温度10℃时最明显,且与照射时间、照射后的操作速度、光复活时间和光强度成正相关;在中、低剂量UV照射后,暗处理较光复活后E.coli对链霉素抗性突变率明显高,而在高剂量下,光复活则显著高于暗处理后的突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海水(Sw)和聚蛋白胨20(Pp20)两种双层琼脂培养基对海洋蛭弧菌的分离计数效果,了解对虾苗池可培养海洋蛭弧菌多样性。【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比较Sw和Pp20培养基对2株海洋蛭弧菌和对虾苗池未知海洋蛭弧菌的计数效果。通过宿主范围测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评估两种培养基分离苗池海洋蛭弧菌的多样性。【结果】宿主菌含量高时,Sw培养基对两株已知海洋蛭弧菌的计数值均显著高于(P0.05)Pp20。Sw和Pp20培养基从同一苗池水样分别分离得到21和22株蛭弧菌。根据宿主裂解范围差异,43株分离物可分为15种裂解模式,其中Sw和Pp20培养基各分离到12和8种。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有分离物都被鉴定为噬菌弧菌属(Bacteriovorax)菌株,并可分为6个类群,Sw和Pp20培养基分别分离到6和4个类群。【结论】Sw培养基在分离计数海洋蛭弧菌及其多样性检测上效果均优于Pp20;对虾苗池可培养海洋蛭弧菌具有较高多样性,并以类群XIII、X及一个潜在新类群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9.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aeus)在山东泰安眷甘蓝上发生1个世代.成虫和幼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中旬;在秋甘蓝上仅发生越冬代成虫,10月中、下旬为其高峰期。该虫发生盛期较菜蚜早,捕食能力强,有较大的保护利用价值。除虫脲、抑太保、卡死克、灭幼脲3号、B4和避蚜雾对七星瓢虫蛹和成虫均有较好的选择性;辛硫磷、灭多威、敌杀死和灭扫利对成虫杀伤力强,但对蛹亦有一定的选择性。七星瓢虫蛹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成虫。  相似文献   
20.
薛明  柯才焕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7):1965-1972
采用室内模拟方式,研究了方斑东风螺在饥饿及摄食饵料分别为贻贝和沙蚕3种情况下暴露于水体镉(Cd2+,50 μg·L-1)10周后的存活、生长、螺体Cd蓄积及有关毒性效应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饥饿与同时水体Cd暴露降低了方斑东风螺的成活率,且螺体糖原被最大程度动用,摄食有助于螺体抵抗Cd毒性;方斑东风螺肝胰脏DNA受损伤后在摄食状态下随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期禁食使螺的DNA完整性降低且不能恢复;饥饿引起方斑东风螺体组织萎缩,并导致Cd蓄积与金属硫蛋白(MT)含量升高,摄食螺因体质量增加的稀释作用而具有较低的Cd蓄积与MT含量;摄食贻贝的方斑东风螺较摄食沙蚕有更快的生长率和更低的Cd浓度.表明饥饿加剧了Cd对方斑东风螺的毒性;不同饵料对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并间接影响螺体Cd蓄积、MT诱导和糖原消耗.应用方斑东风螺等海洋腹足类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种时应考虑栖息地食物丰度和饵料类型等的影响.方斑东风螺高密度工厂化养殖中应注意合理投饵并定期监测海水Cd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