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定量探究1%~80%酒精任氏液对蛙坐骨神经干双相复合动作电位(AP)的作用及其恢复情况。方法:制备长为6~8 cm的蛙坐骨神经干标本,分别将含有0%、1%、2%、4%、8%、16%、32%、48%、64%、80%酒精的标准任氏液通过新加装在神经屏蔽盒中的加药液槽浸泡位于刺激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的神经干各5 min,用BL-420F系统分别记录由刺激所诱发的双相AP;之后用标准任氏液冲洗5遍,浸泡5 min, 分别记录冲洗后AP。结果:与标准任氏液相比, ≤4%酒精任氏液对AP峰值和传导速度无影响,≥8%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可使AP峰值和传导速度均下降;16%、32%和≥48%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分别使神经干失去产生AP能力的比例为30%、90%和100%。≤32%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冲洗,AP峰值可完全恢复;48%、64%和80%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冲洗,能恢复产生动作电位能力的比例分别为90%、40%和0%,平均峰值分别下降至正常的60%、36%和0%;冲洗后: ≤8%酒精任氏液作用后的AP速度与正常无异,≥16%酒精任氏液作用后的AP速度无法完全恢复。结论:不同浓度酒精对AP峰值和传导速度影响不同,这对酒精的合理使用及过度使用后的损伤恢复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D3+CD56+NKT细胞在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和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8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组,22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二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痰和外周血CD3+CD56+NKT细胞的比例,同时检测外周血IL-4、Ig-E及INF-γ等水平.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和外用血CD3+CD56+NKT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IL-4、Ig-E及INF-γ等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3+CD56+NKT细胞比例与IL-4、Ig-E及INF-γ升高成正相关.结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和外周血中的CD3+CD56+NKT细胞明显增高,CD3+CD56+NKT细胞可能通过调节IL-4、Ig-E及INF-γ等细胞因子从而在哮喘的发病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稻垩白的研究现状与改良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立军  江玲  翟虎渠  万建民 《遗传》2009,31(6):563-572
文章综合分析了水稻垩白与其他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垩白形成机理、经典遗传以及分子遗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表明垩白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与稻株“源-库”关系、籽粒灌浆动态以及胚乳内淀粉的合成与积累密切相关。垩白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 其遗传具有母体效应、胚乳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 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多条染色体上存在一些稳定表达的控制垩白性状的QTL, 其中3个与垩白形成相关的影响淀粉合成、淀粉代谢和果实发育的基因已被克隆。然而, 关于垩白的形成机制和调控网络目前仍不清楚。在育种实践中, 降低垩白仍是我国优质稻育种, 尤其是籼稻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文章对今后稻米垩白的遗传研究方向及其改良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植物体中的吲哚丁酸(IB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玲  周燮 《生命科学》1999,11(3):135-136,101
吲哚丁酸(IBA)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生长素,具有比吲哚乙酸(IAA)更好的促进生根能力,本文对IBA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代谢和极性运输等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利用CSSLs群体研究稻米粒型QTL的表达稳定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Asominori×IR2 4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CSSLs)群体 ,对稻米粒长、粒宽和长宽比进行连续两年及 4个地点的QTL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3个性状“两年四点”的表现型都为连续分布 ,均存在超亲遗传类型 ;共检测到 13个粒型相关QTL ,其中在 8个环境中都能被重复检测到的QTL有 6个 ,即影响粒长的 qGL 3、控制粒宽的qGW 5a和 qGW 5b以及共同作用于长宽比的qLWR 3、qLWR 5a和 qLWR 5b。这 6个QTL对应置换系的相应性状与背景亲本Asominori的表现型差异在 8个环境中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0 1) ,且同一QTL对应置换系相应性状的表现型在不同环境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 75 ,r0 0 5=0 6 6 6 ) ,说明这 6个QTL表达稳定性较高。由于 qGL 3和 qLWR 3均位于R19 C16 77标记区间 ,qGW 5a和 qLWR 5a位于C2 6 3标记附近 ,qGW 5b和 qLWR 5b被定位在R5 6 9标记附近 ,因此R19、C16 77、C2 6 3和R5 6 9这 4个RFLP标记对优良水稻外观品质的标记辅助选择 (MAS)育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稻低温发芽力QTL定位和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Kinmaze(粳稻)/DV85(籼稻)的重组自交系F10世代群体检测了影响水稻低温发芽力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通过测定不同时期的低温发芽率,确定了15℃低温、第10d为检测低温发芽率的最适处理温度和时间,该条件下能够充分检测到品种的差异和分离群体的变异。通过设置对照,证明所检测的低温发芽率不受休眠及二次休眠的影响。15℃低温、第10d时,Kinmaze的发芽率达35%,DV85的发芽率只有7%,两亲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该群体81个家系的低温发芽率变幅在0%~99%之间。QTL分析结果检测到5个与低温发芽力相关的基因座,分别位于第2、6、7、11和12染色体上。位于第2、6和11染色体上的qLTG-2、qLTG-6和qLTG-11贡献率分别为27.1%、17.1%和15.0%,对低温发芽力性状的增效基因来自DV85;位于第7、12染色体上qLTG-7和qLTG-12的贡献率分别为22.9%和8.8%,增效基因来自Kinmaze。其中,qLTG-6和qLTG-11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与已报道的有关低温发芽力QTL位置相似,而qLTG-2、qLTG-7和qLTG-12为新检测的低温发芽力基因座。上位性分析结果显示,第3与第5染色体上存在影响低温发芽力的互作位点,其互作可以提高低温发芽力,而第7染色体上的两位点之间的互作降低了低温发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自编程定量分析不同电刺激方式对在体和离体蛙腓肠肌单收缩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四个组:间接刺激在体标本组(n=12),直接刺激在体标本组(n=8),间接刺激离体标本组(n=12),直接刺激离体标本组(n=8)。分别制备在体和离体蛙腓肠肌标本, 施以间接电刺激(经坐骨神经)或直接电刺激(细针灸针刺激电极直接刺入腓肠肌中):强度从0 V开始,周期3 s,增量0.02 V,刺激150次;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BL-420F)实时记录不同强度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后续通过自编程辅助处理分析肌肉收缩数据,对单收缩特征参数进行定量比较分析。 结果: ①对在体标本,与直接刺激比较:间接刺激的阈强度、半高强度和最适强度均更小(P<0.05);最大单收缩幅度更大,收缩期更长,上升斜率更小(P<0.05)。②对离体标本,与直接刺激比较:间接刺激的阈强度、半高强度和最适强度也均更小(P<0.05);最大单收缩幅度更大,收缩期更长,上升斜率更小(P<0.05)。③均采用间接刺激或直接刺激时,与离体标本比较,在体标本单收缩的各项参数均无差异(P>0.05)。 结论: 不论使用间接刺激或是直接刺激,在体标本和离体标本的单收缩功能特点均无显著差异; 但间接刺激比直接刺激更容易触发腓肠肌产生单收缩,且单收缩幅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与稻米高垩白率相关的qPGWC-9的生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携带qPGWC-9目标区段而其他置换片段上不带有与垩白率相关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的高垩白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al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CSSL)AIS82,以其轮回亲本Asominori(低垩白)为对照,从源库关系角度探讨qPGWC-9的生理功能。结果发现,籽粒灌浆期AIS82与Asominori的剑叶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光合作用强弱不是AIS82高垩白率产生的直接原因。灌浆前期AIS82的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显著高于Asominori,但中后期AIS82酶活下降快,整个灌浆期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推测qPGWC-9主要影响了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从而决定了高垩白表型。  相似文献   
19.
植物激素与不定根的形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江玲  管晓春 《生物学通报》2000,35(11):17-19
高水平的生长素可诱导不定根原基发生,高水平的脱落酸似乎有同样的作用,但效应不如生长素强;赤霉素似乎可增强生长素对不定根原基的诱导作用,却抑制脱落酸的诱导作用;细胞分裂素抑制不定根的发生;且上述激素处理都具有时效性;而乙烯似乎与不定根的发生无直接关系;SA和JA在不定根形成中可能只影响内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和代谢。  相似文献   
20.
10-6mol·L-1的水杨酸(SA)处理莴苣幼苗初生根36h,可促进侧根原基形成,与生长素配合处理,则有加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