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一种改进的高分辨率RFLP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以来,人类DNA的信息正以加速度的方式积累。预计到2005年,科学家将完成对整个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然而单个人的DNA全序列信息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类,了解人类基因多样性是解决人类遗传与发育,健康与疾病的分子机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研究人类D...  相似文献   
22.
茉莉酸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对伤害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玲  周燮 《生命科学》1998,10(1):18-21
评述了茉莉酸及其甲酯对植物的衰老、卷须和某些贮藏器官的形成、芽鞘伸长和生物碱合成等过程的调节作用,以及在伤害反应中诱导植物防御基因表达的信号作用,茉莉酸及其甲酯作为新一类植物激素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3.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及QTL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利用81个株系组成的Kinmaze(japonica)/DV85(indica)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采用苗期强迫饲毒的鉴定方法,以病情指数作为条纹叶枯病的表型值,鉴定亲本及81个RILs对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的抗性。利用QTL Cartographer软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到3个QTL位点:qStv1、qStv7、qStv11分别位于第1、7、11染色体上,各QTL的LOD值为2.44~3.83,贡献率为19.8%~30.9%。根据抗性基因加性效应的方向,在qStv7、qStv11位点上,亲本DV85存在抗条纹叶枯病增效基因,Kinmaze具有抗条纹叶枯病减效基因,而qStv1位点抗性基因效应来源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4.
水稻品种USSR5早熟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SR5为极早熟的前苏联品种,以抽穗期近等基因系和抽穗期QTL近等基因系为测验品种,对USSR5的抽穗期基因型进行分析,表明USSR5携带了非感光基因e1、无感光功能的Se-1e基因、感光抑制基因i-Se-1和显性早熟基因Ef-1,从而使它表现极早熟的特性。此外,本研究调查了USSR5和N22的BC1F1和F2群体的抽穗期,利用WindowsQTLCartographer1.13a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了南京夏季正常日照条件下2个群体的抽穗期QTL,在USSR5/N22//USSR5BC1F1群体,共检测到2个位点,分别位于第7、8染色体上,其LOD值分别是6.11和2.91,对表型总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27.38%和11.15%,2个位点上来自USSR5的等位基因均提早抽穗。在USSR5/N22F2群体,共检测到5个位点,分别位于第1、2、7、9、10染色体上。5个位点LOD值介于3.02~8.4,对表型总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4.07%和15.41%。除qHd-9外,其余控制抽穗期的4个基因位点上提早抽穗的等位基因均来源于USSR5。比较分析发现效应较大的qHd-7即是Hd4(E1),USSR5在该位点上携带非感光基因hd4(e1)。尽管本研究定位的其它抽穗期QTL和已知抽穗期基因之间尚不能一一对应,但在早熟性水稻品种选育中,USSR5将可作为良好的基因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5.
为有效利用抗褐飞虱水稻Swarnalata,对2013年南京种植的Swarnalata/02428 F2分离群体进行抽穗期和种子休眠性考察,利用172个分子标记构建了Swarnalata/02428 F2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全长为3311.4c 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9.22c M。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5软件对该分离群体进行抽穗期和种子休眠性相关QTL检测,共检测到7个抽穗期相关QTL,分别位于第2、3、6、11染色体,其中位于第11染色体的q HD-11-1贡献率最高,为28.85%;检测到3个种子休眠性相关QTL,分别位于第3、6、9染色体,其中位于第9染色体的q Sd-9贡献率最高,为22.11%。分析表明,本研究检测到的抽穗期QTL与种子休眠QTL所在位置不同,说明该群体中种子休眠与抽穗期没有直接关系,它们分别由不同基因控制。本研究不仅为水稻休眠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也为更有效利用Swarnalata中的抗褐飞虱基因提供基础和一些优良的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