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体重瘤背石磺性腺发育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瘤背石磺体重(2—28g)与性腺发育、性腺指数与肝胰腺指数或卵黄腺指数间的关系,不同体重瘤背石磺性腺内各期生殖细胞的组成与比例以及瘤背石磺卵子和精子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性腺指数有随体重增加而增加的特点:10g以上个体性腺指数达到最高且基本无变化;不同体重瘤背石磺性腺指数与肝胰腺指数和卵黄腺指数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2)6g以下组的瘤背石磺性腺滤泡管内未发现有雌性生殖细胞,6g以上组的性腺滤泡管内雄性与雌性生殖细胞并存;(3)所有瘤背石磺个体性腺内均有精子分布,6g以下个体雄性生殖细胞组成以次级精母细胞为主,而6g以上个体则以精子为主;6g以上组的雌性生殖细胞成熟程度随体重增加有明显增加,其中6—8g以卵原细胞为主(57%),8—10g开始出现外源性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10—14g时的外源性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约为69%,且开始出现成熟卵母细胞。(4)卵子发生共经历6期:分别为卵原细胞期、卵黄合成前卵母细胞期、内源性卵黄合成期、外源性卵黄合成期、近成熟期和成熟卵母细胞期,成熟卵母细胞直径约为(59.36±3.88)μm。精子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共5个阶段,精子长约(52.44±20.65)μm。石磺体重与性腺发育程度密切相关,10g以上的个体可做为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三疣梭子蟹的第二次卵巢发育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3-5月,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对第二次卵巢发育的三疣梭子蟹进行连续采样,系统研究了其第二次卵巢发育期间的卵巢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卵巢外部特征、卵巢发育分期及其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①三疣梭子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可以分为4期,Ⅰ期卵巢为乳白色或者淡黄色细带状,卵巢中主要为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和内源性卵黄合成前卵母细胞;Ⅱ期为淡黄色或橘黄色,主要为外源性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Ⅲ期卵巢为橘红色,主要为外源性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和近成熟期的卵母细胞;Ⅳ期卵巢发育基本成熟,肉眼可见卵粒,主要为成熟期的卵母细胞;②三疣梭子蟹第二次卵巢发育期间,GSI显著增加,HSI变化不显著,GSI和发育天数呈显著正相关性,HSI和GSI的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5月,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对第一次产卵后的中华绒螯蟹进行连续采样,系统研究了其第二次卵巢发育期间的卵巢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卵巢外部特征的变化,并测定了卵巢和肝胰腺中的主要生化成分(水分、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指数(GSI)显著增加(p<0.05),肝胰腺指数(HSI)先增加后减少,GSI与发育天数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HSI和GSI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2.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中的水分含量显著下降,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肝胰腺中的水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3.第二次发育过程中,卵巢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与GSI呈正相关(p<0.01),卵巢中的水分含量与GSI呈显著负相关(p<0.01);肝胰腺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随着HSI的下降而显著下降,肝胰腺中的水分含量与HSI呈显著负相关(p<0.01);肝胰腺中的脂肪含量与GSI及卵巢中脂肪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这说明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肝胰腺中的部分脂肪转运到二次卵巢中去。  相似文献   
14.
水产动物营养繁殖学团队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国家重点学科的骨干研究力量之一,也是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苗种生产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团队负责  相似文献   
15.
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腹足纲贝类,其生殖系统较为复杂,通过解剖学和组织切片技术对成体瘤背石磺的生殖系统及产卵前后的组织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雄性生殖系统主要南阴茎囊、阴茎、雄性附性腺、两性腺(早期主要产生精于)和储精囊等部分组成,而雌性生殖系统则由两性腺(后期主要产生卵子)、生殖细胞输送管、蛋白腺、黏液腺、受精囊和阴道等组成;(2)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在产卵前后变化较小,但两性腺、卵蛋白腺和黏液腺的组织学在产卵前后变化显著;(3)产卵后的两性腺由于成熟卵子的排放,整体结构松散,部分腺泡中有少量未排出的成熟卵细胞和卵黄合成早期的卵母细胞;(4)产卵前的卵蛋白腺中含有许多强嗜碱性的小颗粒(组织学结构类似于卵鞘中的胚胎外周蛋白),产卵后腺体中的颗粒相对较大,且呈嗜酸性;(5)产卵前的黏液腺中存在嗜碱性区、嗜酸性区和混杂区三种区域,但是产卵前黏液腺以嗜酸性细胞为主,而产卵后的黏液腺中以嗜碱性细胞区域为主,且分泌管道中有一些嗜碱性物质.由此可见,卵蛋白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卵蛋白包裹受精卵形成卵外周蛋白层,而黏液腺则在产卵过程中分泌黏液物质形成卵鞘结构及链状的卵带.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几种常见血细胞培养基(L-15、2×L-15、3×L-15、M199和RMPI-1640)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细胞原代培养中细胞形态以及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在筛选获得的最佳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比例胎牛血清(FBS)(0%、5%、10%和15%),进一步观察了血清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培养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3×L-15培养基培养效果较好,所培养的细胞形态相对完整,数量较多,培养至96 h时血细胞存活率仍大于60%;而其他4种培养基效果较差,培养12 h存活率均低于50%,且细胞形态结构变化明显。以3×L-15培养基为基础,添加不同比例胎牛血清后发现,对细胞存活有显著影响,存活率明显降低。因此,不添加血清的3×L-15培养基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生长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鱼油和豆油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生长、免疫、代谢和耐低氧性能的影响,配制了添加不同比例鱼油和豆油的3种蟹用饲料,添加3%鱼油饲料组、3%豆油饲料组、3%鱼油和豆油混合组(1∶1,质量比),将其分别投喂中华绒螯蟹115 d后测量蟹体重、壳长和壳宽的变化,再将其放入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为(9.06±0.06)mg/L和(2.57±0.44)mg/L的水体中,测定其免疫、代谢指标及耐低氧性能的变化。结果发现:投喂添加3种不同油脂饲料的中华绒螯蟹各组间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低氧胁迫对中华绒螯蟹代谢指标影响较大;添加鱼油和豆油混合油饲料组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密度、血蓝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都为最高,说明鱼油与豆油混合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增加其耐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饥饿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初孵幼体(Z1)存活及主要生化组成的影响,同时分析饥饿期间的能量变化和能量来源。结果表明,1.三疣梭子蟹初孵幼体Z1的TI(初次死亡时间)、T50(50%死亡时间)和T100(100%死亡时间)的时间分别为2.5 d、6.0 d和9.5 d,饥饿第3 d,幼体活力显著下降;2.饥饿期间,幼体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下降,水分含量略有上升,脂肪/蛋白的值表现为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3.饥饿期间,初孵幼体Z1体内的总能量显著下降,最初24 h的能量消耗最快,整个饥饿期间脂类、蛋白质供能比例分别为42.71%、57.05%。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5月,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对第二次卵巢发育的三疣梭子蟹进行连续采样,系统研究了其第二次卵巢发育期间的卵巢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卵巢外部特征、卵巢发育分期及其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① 三疣梭子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可以分为4期,Ⅰ期卵巢为乳白色或者淡黄色细带状,卵巢中主要为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和内源性卵黄合成前卵母细胞;Ⅱ期为淡黄色或橘黄色,主要为外源性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Ⅲ期卵巢为橘红色,主要为外源性卵黄合成期的卵母细胞和近成熟期的卵母细胞;Ⅳ期卵巢发育基本成熟,肉眼可见卵粒,主要为成熟期的卵母细胞;② 三疣梭子蟹第二次卵巢发育期间,GSI显著增加,HSI变化不显著,GSI和发育天数呈显著正相关性,HSI和GSI的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饥饿胁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6.2 ~28.4℃水温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的形态、行为、存活及体重损失的影响,同时确定了仔Ⅱ的营养饱和储存点(PRS)和不可恢复点(PNR).结果表明:饥饿胁迫下中华绒螯蟹仔Ⅰ、仔Ⅱ、仔Ⅲ的初次死亡时间(T1)分别为8.0、14.0和20.3 d,50%死亡时间(Ts0)分别为11.4、16.0和25.5 d,100%死亡时间(T100)分别为15.0、22.0和32.3 d,耐饥饿能力为仔Ⅲ>仔Ⅱ>仔Ⅰ;饥饿期间中华绒螯蟹体内水分含量持续升高,干重量降低显著,干重损失速率也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先饱食后饥饿的给饵模式中仔Ⅱ蜕皮率随初始饱食时间延长而升高,50%个体完成蜕皮所需饱食时间(PRS50)为2.10d,各处理组仔Ⅱ的蜕皮周期与持续饱食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只有饱食3d以上才能达到持续饱食饲养蟹的增重率;先饥饿后饱食的给饵模式中,仔Ⅱ的蜕皮率随着初始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仔Ⅱ50%不能蜕皮的初始饥饿时间(PNR50)和100%不能蜕皮的初始饥饿时间(PNR100)分别为10 d和14 d,并且蜕皮周期相对延长,延长时间约等于初始饥饿时间,不存在额外的摄食时间来弥补饥饿期间损失的能量,各处理组蜕皮后仔蟹与对照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