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机碳源和氮源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8种有机碳源和4种氮源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具有兼养生长的能力,碳浓度为5mmol/L和50mmol/L时,葡萄糖、果糖、乙酸钠和甘油对其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乳酸钠和乙醇抑制藻细胞生长,半乳糖和柠檬酸钠对其生长随有机碳浓度而异.甘油、葡萄糖和乙酸钠的适宜浓度范围分别为5 -800mmol/L、100 -400mmol/L和50 -300mmol/L.培养液中分别加入50mmol/L甘油、400mmol/L葡萄糖和150mmol/L乙酸钠,培养第14天,三角褐指藻的最大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的1.45倍、1.25倍和1.11倍.甘油兼养生长的最优氮源是尿素,适宜浓度范围为0.88-8.8mmol/L.当尿素浓度为4.4mmol/L时,最高生物量可达1.31g/L.  相似文献   
12.
高等植物的PSⅠ复合物在 77K条件下有 730nm长波发射峰,这个荧光峰是PSⅠ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3.
14.
碳源对粉核油球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碳源类型(CO2、NaHCO3和葡萄糖)及其浓度对粉核油球藻(Pinguiococcus pyrenoidosus CCMP 2078)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培养液中适量添加碳源促进了粉核油球藻的生长,三种碳源的适宜添加浓度分别是0.5% CO2,5mmol/L NaHCO3和20g/L葡萄糖,对数生长末期的细胞密度分别是对照的3.10倍、1.47倍和2.78倍;(2)除了低浓度葡萄糖外,其他碳源类型和浓度均降低了TPUFA和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提高了TSFA的比例,胞内EPA和TSFA含量均下降;(3)低浓度碳源提高了TSFA和EPA产量。通入0.5% CO2培养的EPA和TSFA产量分别是对照的2.30倍和2.69倍,5mmol/L NaHCO3培养的TSFA产量是对照的1.85倍,5g/L和10g/L葡萄糖培养的EPA和TSFA产量最高分别可达对照的2.11倍和1.58倍。因此,通入低浓度CO2最有利于粉核油球藻的生长以及EPA和饱和脂肪酸的生产,EPA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生物量的增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褐藻77 K荧光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裙带菜、叉开网地藻、海带、囊藻、海蒿子、鼠尾藻、萱藻和水云等8种褐藻的77K荧光光谱并同菠菜和红藻条斑紫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红藻和高等植物明显不同,褐藻没有作为PSI特征的730nm荧光峰。按荧光主峰的波长,可以分为二种类型:裙带菜、叉开网地藻、海带和囊藻的荧光主峰位于690nm,海蒿子、萱藻、水云和鼠尾藻的荧光主峰在705~720nm。这种77K荧光特异性预示褐藻同高等植物之间在PSI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褐藻裙带菜色素—蛋白质复合物的分离与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离子去污剂癸基-N-甲基葡萄糖胺为增溶剂,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从褐藻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Harv.)的类囊体膜上分离到8种色素-蛋白质复合物。根据其表观分子量、光谱特性和多肽分析结果,并以高等植物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为对照,按照Anderson命名系统,8种色素-蛋白质复合物分别命名为CPⅠ a、CPⅠ、CPa、LHC1、LHC2、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社会需求,暨南大学于2003年依托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开办了生态学本科专业,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该文从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回顾了办学以来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生态学本科专门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深入思考和探索高等院校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真眼点藻纲是1970年、1971年Hibberd 和 Leedale根据其细胞学和超微结构的特征, 将原黄藻纲中的一些成员重新调整而成立的一个新纲。自该纲成立以来, 由于新种不断被发现, 科、属和种的数量都有所增加, 目前该纲已有1目6科13个属28个种。该纲藻类的主要细胞光合作用色素包括: 叶绿素a、堇菜黄素、无隔藻黄素和-胡萝卜素; 细胞内具有一周生裂叶状的叶绿体或多个盘状的叶绿体, 具一柄状蛋白核或无, 叶绿体内具有三条类囊体为一组的片层, 无环带形的片层, 双层叶绿体膜外有一层叶绿体内质网膜包裹, 它不与核膜相连; 细胞中具有一个相对较大的、近球形的液泡, 其中含有能振动的颗粒物和一个直径在1-3 m的红色球状体; 繁殖方式通常形成2个D形或4个四面体形的似亲孢子, 有时会形成8个或16个的似亲孢子; 大多种类能产生烧瓶状的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具有单根两侧排列管状小茸毛的鞭毛(另一根退化)或另具一根为光滑型的鞭毛。通过18S rDNA和rbcL基因序列的分析, 该纲与异鞭藻门其他各纲藻类的亲缘关系得到确定。脂肪酸分析结果发现该纲的藻类皆含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真眼点藻纲的藻类在淡水、海水和土壤表面等环境中都有分布。该纲的拟微绿球藻属中多个种类被广泛应用于轮虫、卤虫及珍贵海产品幼苗的开口饵料, 亦已成为二十碳五烯酸和重要类胡萝卜素的潜在生产藻株。另外, 研究发现该纲的大多数种类富含油脂, 它们已成为微藻生物燃料开发的备选藻种资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褐藻色素-蛋白质复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色素—蛋白质复合物分离技术、褐藻的光系统Ⅰ、光系统Ⅱ及捕光色素—蛋白质复合物研究进展。并就褐藻色素—蛋白质复合物分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褐藻的特点、褐藻与其它光合生物的色素—蛋白质复合物的同源性以及褐藻PSI复合物77 K荧光发射的特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