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于洁 《生理通讯》2005,24(2):46-46
2005年2月15日,由美籍华人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对膀胱癌的研究,证实了绿茶提取物能有效遏制癌肿瘤发展,同时不损害健康细胞,绿茶提取物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2.
于洁 《生命科学》2005,17(4):374-375
转基因作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和应用的现状,对转基因作物存在的潜在危害及其对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并评价6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的区分效果。【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16S-23S rRNA间区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技术(RAPD),重复基因外回文序列分析技术(rep-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技术(RFLP)对4株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参考菌株进行了区分,并对这6种方法的区分效果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16S-23S rRNA间区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无法区分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而其余4种技术可以实现区分。【结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技术(RAPD)耗时短,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准确稳定,更适合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的快速准确区分。  相似文献   
14.
苜蓿和扁蓿豆萌发期耐盐指标筛选及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L.)Trautv.)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强弱,采用复盐溶液模拟盐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0.3%、0.6%、0.9%、1.2%、1.5%)盐胁迫对5份野生苜蓿和5份野生扁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幼苗干重,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进行了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同指标不同浓度盐溶液和不同材料之间多存在显著差异,各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各指标中与耐盐强弱最相关的指标为幼苗干重,其关联度为0.752,其次为发芽率,关联度为0.745。供试10份材料中来源于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的扁蓿豆和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武川县的扁蓿豆耐盐性较强,其综合耐盐D值和关联度均较高,分别为0.807、0.699和0.793、0.716。总体比较供试苜蓿和扁蓿豆材料,扁蓿豆萌发期耐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3种方法对不同酵母菌的总 DNA 进行提取,经琼脂糖凝胶电泳、ND-1000 型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以及酶切、连接、预扩增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采用改良氯化苄法提取酵母菌的总 DNA 质量最好,基本无 DNA 碎带,蛋白质污染小.通过对野生酵母菌菌株的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采用改良氯化苄法提取的总 DNA 产量稳定、重复性好,可以直接用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试验,完全适于 AFLP 分析及一些其它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分段表达神经纤毛蛋白-1(Nrp1);将纯化的蛋白免疫家兔后获得特异的抗体,并将其应用于检测组织和细胞中Nrp1分子的表达。方法:提取BALB/c胎鼠脑组织总RNA,通过RT-PCR分段扩增获得Nrp1基因片段,将PCR产物插入表达载体pET28a( ),获得含5个Nrp1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蛋白表达并纯化;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针对目的蛋白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利用Nrp1特异性多抗检测胎鼠脑组织和HeLa细胞中Nrp1的表达。结果:在原核系统中分段表达了Nrp1蛋白,通过Ni-NTA纯化了Nrp1蛋白片段;纯化的Nrp1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具有免疫活性的多抗;兔抗小鼠Nrp1特异性多抗可用于检测组织、真核细胞中Nrp1的表达。结论:应用原核系统成功地表达了Nrp1蛋白,兔抗小鼠Nrp1特异性多抗可用于免疫学检测Nrp1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益生乳酸菌干酪乳杆菌Zhang(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和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对全价饲料pH及微生物类群变化的影响。分别将L.casei Zhang、L.plantarum P8单一菌种及复合菌种(11)以6.30 lg cfu/g的接种总量发酵全价饲料,测定25℃10 d发酵期间全价饲料pH和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应用选择培养基测定发酵饲料中的乳酸菌及杂菌(酵母菌、霉菌、大肠菌群、芽胞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的动态变化,应用RT-PCR技术测定试验组中的L.casei Zhang和L.plantarum P8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pH下降显著,发酵10 d时,L.casei Zhang、L.plantarum P8单一菌种和复合菌种发酵饲料的pH分别为4.23、4.24和4.2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casei Zhang、L.plantarum P8单一菌种和复合菌种发酵饲料中的L.casei Zhang、L.plantarum P8活菌数分别为8.91、8.89、6.58和8.69 lg cfu/g。发酵期间,试验组中酵母菌、霉菌、大肠菌群、芽胞杆菌及梭状芽胞杆菌活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L.plantarum P8单一菌种发酵和复合菌种发酵对杂菌抑制效果显著优于L.casei Zhang单一菌种发酵(P0.05)。结果表明,全价饲料经L.casei Zhang、L.plantarum P8发酵可以显著降低其pH,抑制其中杂菌的生长,同时L.casei Zhang、L.plantarum P8在饲料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实数编码导致的交叉操作子代取值区间受限、并行机制丧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模糊编码遗传算法.在双重模糊编码遗传算法中一个连续变量被同时表示成实数编码和由3个码位组成的二进制编码;二进制编码对应变量部分实数区间.双重模糊编码使交叉操作产生的子代取值区间扩展到整个值域,传统遗传算法的并行计算机制得到部分恢复.配合双重模糊编码遗传算法提出的聚焦搜索策略解决了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局部搜索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16S rRNA和recA、groEL基因部分序列用于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和乳脂亚种分类鉴定的效果。【方法】对已鉴定的8株分离自传统发酵乳的乳酸乳球菌, 选取recA和groEL基因片段, 通过PCR扩增、测序, 将测序得到的序列比对后构建系统发育树, 并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分析不同菌株16S rRNA和recA、groEL基因的亲缘关系, recA、groEL基因可以准确地完成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和乳脂亚种的区分和鉴定。【结论】recA和groEL基因序列分析可以实现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和乳脂亚种的区分, 因其具有快速、准确、稳定的特点, 可适合于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和乳脂亚种间的快速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34株不同来源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基因多样性及生境适应性机制,了解该菌株在肠外生境及肠内生境中适应性的异同,为L. reuteri优良菌株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二代测序平台对11株源于发酵食品(酸马奶、酸粥)的L. reuteri进行测序,并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将其与发酵食品、酸面团、食草动物L. reuteri分离株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离自酸马奶、酸粥L. reuteri基因组大小平均为2.14 Mb,GC含量平均为38.77%,且同种来源分离株系统发育关系距离较近。泛-核心基因集分别包含7242个、969个基因家族,其中酸马奶分离株特异性基因最多为459个。功能注释结果显示不同来源菌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相关基因数量及种类差异较大,仅在发酵食品和食草动物株中发现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注释到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中仅出现在发酵食品与食草动物分离株的为GH3 (β-葡萄糖苷酶等)和GH43 (β-木糖苷酶等),特有的分别为AA3 (纤维二糖脱氢酶等)和GH66 (葡萄糖转移酶等)。【结论】不同来源L. reuteri具有广泛的基因多样性,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发酵食品分离株具有部分食草动物肠道菌株特性且具有其独特的环境适应性特征,体现了与宿主有关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加深对食品发酵和肠内环境中细菌生境适应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