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几十年来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详细阐述了种内杂交、远缘杂交、射线辐射、离子束注入、太空搭载、化学诱变及基因转化等不同技术方法在牧草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并对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创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促进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Y病毒(PVY)属病毒大多以经济作物为寄主,是农作物、牧草、园艺和香料作物的主要病害,危害极大。通常,对该属病毒的鉴定和检测使用ELISA法。但由于病毒制备工作繁琐,不易得到很好的抗血清,至使该法不能广泛使用一目前,已有研究表明PVY外壳蛋白具有种属专一性,是该病毒属鉴定和检测的极为有用的指标。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PVY外壳蛋白,可以作为制备该病毒属抗血清的最有效抗体。  相似文献   
13.
张静  赵成章 《生态学杂志》2013,32(2):266-270
密度梯度对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制约影响到混播草地在生态和生产上表现.2010年6-9月采用取代系列实验方法,在石羊河上游建立1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按燕麦(Avena sativa L.)与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的密度比例设置A(8∶2)、B(6∶4)、C(5∶5)、D(4∶6)和E(2∶8)5个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燕麦与毛苕子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随着燕麦相对密度的减小和毛苕子相对密度的增大,燕麦根系生物量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再减小的趋势与毛苕子相反,燕麦和毛苕子茎、叶生物量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牧草的生长,5种混播草地中燕麦和毛苕子茎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增加,叶、根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减少.密度制约下混播牧草资源分配策略发生的调整,证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对光竞争的不对称性和地下部分对资源竞争的对称性,毛苕子攀援生长及其对燕麦茎秆的压力使植物茎秆生物量分配比例较高,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部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夏子  韩国栋  郭春燕 《生态学报》2013,33(13):4146-4155
研究温性典型草原优势牧草生长季与气候因子变化的关系,对于监测草地环境变化及保护利用,评估区域气候变化对优势牧草生长的影响,指导畜牧业生产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内蒙古中部草原3个牧业气象试验站1983-2009年克氏针茅和羊草的物候期、气象资料,对返青、黄枯日期、生长季与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7a间,该区的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春季升温幅度最大,气候倾向率为0.71-0.84℃/10a;各时段降水量变化除春季呈微量增加趋势外,总体呈减少态势.可见,内蒙古中部温性典型草原区暖干化趋势明显.(2)27a间,锡林浩特克氏针茅和羊草返青日期表现为推后趋势,并与4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镶黄旗和察右后旗克氏针茅和羊草返青日期呈提前趋势,并与3-5月气温、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气温每升高1℃、降水量每增加10mm,优势牧草返青日期约提前3.0-5.1d和1.3-2.1d.(3)该区克氏针茅和羊草黄枯日期均呈提前趋势,与8-9月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降水量为正相关,气温每升高1℃,克氏针茅黄枯日期提前1.7-10.7 d,羊草黄枯日期提前3.5-11.3d,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弱.(4)该区克氏针茅生长季延长趋势明显,羊草生长季缩短趋势明显.克氏针茅生长季与4-10月均温正相关系数最大,羊草生长季与水热系数的正相关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5.
记述我国四川甘孜地区牧草蝗属l新种,褐胫牧草蝗Omocestus avellaeusitibia Zheng,Dong et Xu,sp.nov.,首次报道了青海湖牧草蝗Omocestus qinghaihuensis Zheng et Xie,2001的雄性.附有中国牧草蝗属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南疆棉田盲蝽类害虫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李号宾  吴孔明  徐遥  杨秀  姚举  汪飞 《昆虫知识》2007,44(2):219-222
2002 ~2004年研究了南疆地区棉花盲蝽类害虫的发生和种群动态及棉花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危害棉花的盲蝽类害虫有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和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Goeze) ,其中牧草盲蝽为主要为害种类,其数量占盲蝽类害虫的99.93 %。2002,2003和2004年,牧草盲蝽最高密度分别为56.0,105.3和53.7头/百株,而苜蓿盲蝽3年中最高密度<0.1头/百株。对转基因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CpTI杀虫蛋白)和普通棉花泗棉3号、石远321的研究表明2种盲蝽在不同品种上的季节性数量动态没有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呼伦贝尔草原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刈割制度,于2019—2021年在呼伦贝尔草原开展刈割时间(7月31日、8月10日、8月20日、8月30日、9月9日)、留茬高度(3、9、15 cm)及两者交互作用对草原群落特征、牧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较晚时间刈割和低留茬刈割会降低翌年群落高度和盖度;低留茬刈割降低翌年地上部分生物量,但刈割时间对其影响不显著。禾草、莎草相对生物量随刈割时间的延迟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杂类草则与之相反,而豆科植物无明显变化。低留茬刈割在当年能够获得高的干草产量,但翌年的干草产量显著下降;8月30日,留茬3 cm刈割时干草产量达到最高值(469 g·m-2),高于最低值361.5%。牧草品质中粗蛋白含量在8月30日刈割时亦达到峰值,高于最低值约6.5%,且在高留茬刈割下含量更高;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刈割时间延迟逐渐升高,9月9日刈割高于7月31日8.0%、5.9%,并且随留茬高度增加而降低。呼伦贝尔草原刈割制度设置为留茬高度9 cm左右、8月20—30日刈割为最佳,但需更长期的刈割试验观测才能得到更可靠、更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李勋  张艳  宋思梦  周扬  张健 《植物研究》2022,42(2):309-320
为了调整低山丘陵区低效林林分结构,探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的全碳(C)释放规律。本研究以华南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檫木(Sassafras tzumu(Hemsl.) Hemsl)、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 Presl)以及香椿(Toona sinensis(A. Juss.) Roem.)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将这4个树种凋落叶按照不同树种搭配以及混合比例组合为35个处理后进行野外分解实验,探讨C释放最佳的凋落叶树种组合以及混合比例。研究发现:4个单一树种凋落叶之间,香椿凋落叶的C释放最快,檫木和香樟凋落叶次之,马尾松凋落叶最慢。31个混合凋落叶中,C释放的非加和效应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相对于其他季节,凋落叶在秋季的非加和效应有所减弱。一针一阔树种组合中,香樟凋落叶占比≥30%的处理:PC73和PC64的协同效应较强;一针两阔和一针三阔组合中,阔叶占比≥30%且含有香椿凋落叶的处理:PST613和712、PCT631和613、PSCT7111和6121的协同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香格里拉大峡谷藏族神山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香格里拉大峡谷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藏族作为当地最重要的原住民族,他们的文化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神山崇拜对香格里拉大峡谷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应用民族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的分析,对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藏族神山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处于不同保护状态下(神山与非神山)的两个典型植物群落即高山松(Pinus densata)群落和云南黄果冷杉(Abies ernestii var. salouenensis)群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样地面积内(20 m×20 m),神山植物群落在物种数量(20,14)和群落盖度(100%,85%)方面都明显高于非神山植物群落(11,2;70%,60%)。结合入户调查资料,发现广泛分布于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藏族神山构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乡土保护体系,它不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供多种非林产品,实现多种生态功能。文章探讨了发挥乡土保护体系的保护功效及应用传统文化知识以促进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建议应当尊重和保护原住民的传统文化,发掘其中优秀的自然保护知识和经验,引导其发挥更加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使民族传统保护体系成为现代自然保护体系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20.
禾本科牧草在典型草原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2003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通过小区试验,对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21份禾本科牧草进行了物候期、产草量和种子产量的评价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美国和中国的6份材料不仅适应性较强,而且产草量和种子产量也相对较高,可作为该地区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