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戈蕾  黄倢  李琪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0584-0586
鳗弧菌是引起多种海水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其致病机理与各个毒力基因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文中综述了鳗弧菌的主要毒力基因,包括编码外毒素、粘附因子、侵袭因子、细胞表面成分以及铁吸收系统的基因和部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对中国对虾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研究了18~34℃6个不同恒温下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饵料转化率及能量收支。结果表明,中国对虾的体重及能量特定生长率分别变动在1.22%~3.27%和1.33%~1.45%之间,在18~31℃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升高,34℃下则显著下降.对虾的摄食量及对饵料的消化率总体上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在34℃下则有所降低;饵料重量转化率和能量转化率分别在28.99%~53.09%和15.70%~7.24%之间,总体上随温度升高而有所下降.根据拟合的多项式方程推算得到的中国对虾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9.7℃,生长能和呼吸能的变化主导着中国对虾的能量收支模式,随温度升高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呼吸能比例则逐渐升高。本研究表明,对虾在适宜温度下获得的较高生长率主要归因于较高的摄食量和食物消化率。  相似文献   
13.
大菱鲆仔稚幼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是目前欧洲重要的海水养殖良种之一, 在中国北方沿海大菱鲆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戈蕾  黄倢  李琪 《微生物学报》2007,34(3):0584-0586
鳗弧菌是引起多种海水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其致病机理与各个毒力基因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文中综述了鳗弧菌的主要毒力基因,包括编码外毒素、粘附因子、侵袭因子、细胞表面成分以及铁吸收系统的基因和部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实验通过测定草鱼的24h半致死浓度, 鳃的细胞结构以及sod和hsp90的表达模式研究了草鱼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高浓度氨氮暴露的响应。经过半致死实验确定的氨氮24h LC50为243 mg/L试验中草鱼被置于5个浓度的处理组中(50、72、104、151、220 mg/L), 之后取鳃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分析, 取肝脏、肠和鳃来测定sod和hsp90的表达情况。经过高浓度的氨氮暴露处理, 鳃组织的细胞排列和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并且sod和hsp90的表达受到了显著的上调。这些结果表明, 高浓度的氨氮能够损害鳃部的细胞结构并且诱导应激蛋白的表达。这个结果同样显示出, sod和hsp90可以作为评估草鱼氨氮暴露水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酵母葡聚糖是水产养殖中使用最广泛的免疫增强剂之一,但其不溶解性不利于其免疫增强作用的发挥。为了增加酵母葡聚糖的溶解性,研究共制备了8种酵母葡聚糖衍生物,即4种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和磺乙基葡聚糖。将葡聚糖和其8种衍生物分别按照5、25和100 g/mL的浓度分别添加到原代培养凡纳滨对虾血细胞的培养液中。以空白血细胞作为对照。孵育6h、12h和24h后分别取样,测定血细胞的酚氧化酶和呼吸暴发活力。结果表明,在6h时,所有葡聚糖衍生物处理组的酚氧化酶活力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下的未衍生葡聚糖处理组(P0.05)。而25 g/mL酵母葡聚糖衍生物处理组的呼吸暴发活力显著高于同浓度未经衍生葡聚糖处理组(P0.05)。在12h时,所有酵母葡聚糖衍生物处理组的酚氧化酶和呼吸暴发活力均显著高于未衍生葡聚糖处理组(P0.05)。在6h和12h时,同浓度各葡聚糖衍生物处理组的血细胞酚氧化酶和呼吸暴发活力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葡聚糖和磺乙基葡聚糖均比未衍生葡聚糖具有更强的免疫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免疫促进作用在两种衍生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酵母葡聚糖衍生物的免疫促进作用与其使用浓度有关,而与其取代度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田相利  董双林  吴立新  王芳 《生态学报》2005,25(11):2811-2817
对比研究了模拟自然昼夜温度变化节律的4个变温(22±2)、(25±2)、(28±2)和(31±2)℃与相应的恒温22、25、28和31℃下中国对虾(F ennerop enaeus ch inensis O sbeck)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差异。结果表明,对虾在(22±2)℃、(25±2)℃和(28±2)℃变温条件下的生长率显著高于相应的恒温,但(31±2)℃与恒温31℃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与相应的恒温相比,(25±2)℃、(28±2)℃和(31±2)℃变温下对虾的摄食量显著增大,(22±2)℃、(25±2)℃和(28±2)℃变温下对虾的饵料转化率则显著提高。但变温下对虾对食物的消化率与相应的恒温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能量收支研究结果则发现,(22±2)℃、(25±2)℃和(28±2)℃变温下对虾摄食能中,用于生长的能量比例显著增加,而(31±2)℃与31℃相比则未见显著差异。从而表明,变温促长的主要机制可归因于变温下摄食量的增大、饵料转化率的提高及其摄食能中用于生长能比例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脂联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哺乳动物中起到调节糖脂代谢的重要作用, 为探究脂联素在大菱鲆糖脂代谢中是否具有同样的调节作用, 研究利用分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到了大菱鲆脂联素AdipoR1受体和AdipoR2受体的基因全长序列。其中AdipoR1受体的核苷酸序列全长为1125 bp, 共编码375个氨基酸, 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脊椎的同源性都很高。AdipoR2受体的核苷酸序列全长为1940 bp, 共编码380个氨基酸, 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同源性也都很高。蛋白跨膜结构域预测得出大菱鲆AdipoR1和AdipoR2都具有7个明显的跨膜区, 最优拓扑模型为N端在细胞内侧模型, 与其他脊椎动物相同。配制不同糖脂比(1鲶6, 1鲶2, 2鲶1和14鲶1)的饲料养殖大菱鲆9周,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菱鲆肌肉和肝脏中脂联素受体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 在饲料糖脂比为1鲶2的处理组中, 大菱鲆肌肉中AdipoR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糖脂比为1鲶6的处理组(P<0.05), 但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饲料糖脂比的变化对肌肉中AdipoR2和肝脏中这2种受体的表达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 饲料糖脂比的变化可能通过改变脂联素受体的表达量, 从而间接影响大菱鲆体内脂联素的作用。AdipoR1和AdipoR2对饲料糖脂比变化的反应不同步, 而且肌肉和肝脏中脂联素受体对饲料糖脂比变化的反应也存在不同。适量提高饲料糖脂比可以显著下调肌肉中Adipo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借助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方法对采集于中国山东、广东沿海的潮间带、红树林及淡水生境的10种旋唇纲纤毛虫(拉氏伪小双虫Pseudoamphisiella lacazei、四核伪小双虫Pseudoamphisiella quadrinucleata、中华偏全列虫Apoholosticha sinica、维尔伯特泡毛虫Tunicothrix wilberti、海洋后尾柱虫Metaurostylopsis marina、偏澳大利亚速体虫Notohymena apoaustralis、偏寡毛双眉虫Diophrys apoligothrix、寡毛双眉虫Diophrys oligothrix、盾圆双眉虫Diophrys scutum、张氏拟双眉虫Paradiophrys zhangi)进行了活体形态与纤毛图式水平的分类学研究。其中偏澳大利亚速体虫、偏寡毛双眉虫、张氏拟双眉虫为广东地区新记录种。基于新种群, 对张氏拟双眉虫给出了新定义。研究表明, 中华偏全列虫地理分布较广, 可适应从淡水到不同盐度的咸水生境。首次发现, 寡毛双眉虫可在盐度较低的咸水中生存, 显示出其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添加甘草酸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初始体重为(6.80±0.00)g左右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进行8周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甘草酸对刺参生长、免疫及其抗病力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mg/kg的甘草酸,共配制4种实验饲料。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甘草酸对刺参的成活率没有影响,各处理组均为100%。饲料中添加200mg/kg甘草酸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养殖实验结束后,通过注射刺参腐皮综合症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进行刺参攻毒实验,攻毒后14d内对照组与50mg/kg添加组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38.3%和36.7%)显著高于100和200mg/kg添加组(分别为30.0%和26.7%)(P<0.05)。实验可得到以下结论:(1)饲料中添加200mg/kg甘草酸可以提高刺参养殖的产量,同时可以提高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2)在研究中,全周期养殖期间投喂甘草酸不会产生免疫疲劳或其他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